如何給1-2-3歲的孩子選書

1-2-3歲之前這兩年,如果你一直陪伴孩子讀書的話,一旦踏上這趟美妙的旅程中,你一定會驚奇於孩子不斷的進步,收穫無數的快樂與喜悅。

如何給1-2-3歲的孩子選書

孩子1歲之後,逐漸學會走路,對外界的探索慾望越來越強,語言能力也越來越強,到1歲半進入詞彙爆發期,學習新詞彙的速度驚人,同時,對自主感和能力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喜歡嘗試,乃至不字當頭,到3歲時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閱讀方面,你會觀察到1歲左右孩子就有意識的翻書了,有時多翻幾頁,再翻到前面,2歲以後,讀書時跟成人的互動增多了,到2歲半以後,我們的小讀者可以複述圖畫書的內容,或者給小玩偶讀書講故事了!

在圖畫書的形式上,立體書、玩具書等互動性較強的形式,仍然是孩子們所喜愛的。比如《好餓的毛毛蟲》,畫面生動,語言簡單,設計巧妙,圓圓的小洞洞吸引小朋友把小手指伸進去,或者翻過書頁看看自己的手指頭,就足以令他們咯咯的笑一陣了。

在圖畫書的主題上,可以更為豐富廣泛,因為1-2歲的孩子,急切的想認識周圍的世界,喜歡問為什麼,好奇月亮為什麼有時圓圓的像皮球,有時彎彎的像小船,想知道媽媽為什麼帶耳環,也渴望認識自己與外界的關係,渴望找到歸屬感,秋娃兩歲半以後每天都問媽媽還喜歡我嗎?媽媽愛我嗎?所以對於3歲前的孩子,可以選擇以下這些主題:

1)親子與家庭主題,初來乍到的孩子最先與爸爸媽媽建立聯絡,並形成了依戀,心理學認為,建立安全依戀對幼兒特別重要,強有力的安全依戀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對人際關係的感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孩子坐在媽媽爸爸的懷裡,聽著媽媽爸爸的聲音,親子間情感的交流,有趣的互動,都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溫暖。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媽媽》就是很好的選擇,可愛的畫風,獨特的創意,詼諧的幽默,每每令孩子一讀再讀。《猜猜我有多愛你》,大兔子和小兔子睡前對愛丈量比較,到最後一句“又從月亮回到這裡”,讀到這裡,我相信,濃濃的愛意一定盈滿了媽媽和孩子的心。

2)日常生活主題,《小熊寶寶》系列,一共15本,涵蓋了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飯、睡覺、洗澡、尿床、收納等等,佐佐木洋子刻畫的小動物們可愛極了!在秋娃在1歲半入了這套,她非常喜歡,連同《米菲》一起,是2歲半前選擇率最高的幾套書之一。

3)自然認知主題,讀書是一種間接經驗的獲得,但同時也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的書把實物照片串聯起來,有的作者把知識和資訊巧妙的隱藏情節之中,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認識和探索世界,並逐漸認識到實物之間的聯絡,在概念裡進行分類整合。《我的第一套自然認知書》《幼兒認知百科》都是很好的選擇。

4)故事主題,故事書佔了童書的很大比例,甚至有些人把讀書簡化成了讀故事,孩子也常常說:媽媽給我講故事了。我個人並不贊成這種說法,閱讀的材料不限於故事類,也不限於虛構類。誠然故事對孩子有著特殊的吸引力,故事類的圖畫書從兒童的視角用兒童的語言來講述故事,有情節,有趣味,令小讀者跟隨故事角色的腳步,踏入一個多姿多彩令人流連忘返的世界。《拔蘿蔔》《母雞蘿絲去散步》都是很有趣而溫馨的故事。有人可能擔心虛構的故事會不會令小孩分不清現實和幻想?這也是不必的,故事和童話,雖然情節是虛構的,但是邏輯的真實的,孩子自然可以從中感受到。

5)情緒主題,孩子的情緒能力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受到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前額葉的制約,在與外界的互動中逐漸成熟,不是讀書可以解決的。但讀情緒類圖畫書可以幫助孩子識別情緒,學習情緒的命名以及處理方法。比如《菲力的17種情緒》,情感豐富又敏感的小男孩菲力,看到媽媽抱起阿姨家的小寶寶會嫉妒,跟爸爸媽媽去海邊旅行碰上下雨天會失望,這些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一樁樁小小事,引領小讀者去體察各種情緒,並幫助孩子學會辨別、說出這些感受。

圖畫書的主題並不是完全割裂獨立的,可能是重疊交叉的,比如《爺爺肯定有辦法》是講的是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父母們只要對圖畫書的主題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並儘可能給孩子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培養孩子對不同主題的圖書的感受力和品讀能力。

這個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儘量選擇情節簡單、文字量少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