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

為什麼建議每個父母都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能夠提醒父母:越貴的並不一定是越好的。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它就存在於父母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交談和每一份互動裡。

它的核心觀點是:早期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父母的語言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辦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達娜•薩斯金德,芝加哥大學的醫學教授。她從孩子的語言能力出發,探究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及學習成績,她發現,早期語言環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因素。

其實在我的產假期間就買了這本書,那時候家裡的育兒書一大堆,但正經讀的就那麼幾本。而真正讀這本書是在孩子快3歲的時候,是因為無意刷到一個影片,是樊登講的一個故事。樊登打車的時候和師傅閒聊,得知師傅家裡也有一個2、3歲的小孩,樊登就給師傅建議:您和家裡人要多和孩子說話呀,孩子都能聽的懂,對孩子成長髮育很好啊! 師傅不以為然的回覆樊登:這麼小的孩子能聽懂啥呀,和他說話都是浪費時間,大了再說。 樊登再給建議,師傅也沒有聽進去。

樊登讀書會專門講了這本書《父母的語言》,就是希望多一些家長能理解語言的意義,這是最珍貴的教育方式,還免費。

我很慶幸,雖然孩子快3歲我才真正開始讀這本書,但和孩子的對話卻從他們在我肚子裡就開始了。到孩子出身以後, 姥姥姥爺都愛說話,一個教唱歌,一個教詩詞,我和孩子爸爸也常常用讀繪本講故事看電影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也常常會自顧自的和他們說話,總是預設他們是可以聽懂的,儘管孩子們不是很愛說話,但是頻繁的語言交流會幫助他們去思考形成屬於自己的語言邏輯,有益。

《父母的語言》-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

以下摘錄一些書中內容,與大家分享。

1、兒童出生後每秒鐘能夠產生700~1000條神經連線,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最好教育資源。3000萬的詞彙差距會極大影響兒童在數學概念、讀寫能力、自我管理、執行力、批判性思維、情商、創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現。

2、豐富的語言環境就像氧氣。父母要多用不同類別的詞彙對孩子說話,全家人要有一起聊天的習慣。

3、是的,社會經濟水平、種族、性別、出生順序都不能成為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不管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困,語言環境都是千差萬別的。因此,

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即,父母應該對孩子說多少話,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會越好,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沒有太大關聯。就這麼簡單。我們得出的研究報告如圖所示。

《父母的語言》-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

來自得到電子書:《父母的語言》

4、

生物學給予了你一個大腦,而生活將其轉化成了思維。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中性》(Middlesex)

我曾聽說兒童在學校學習閱讀的最終目的在於透過閱讀來學習。

三年級是關鍵性的一學年,兒童會在這一年中將書頁上簡單的字母如連珠炮一般脫口而出,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並從這些單詞中積累知識。這是智力思維加工過程的開始,但這僅僅是針對那些能夠有效閱讀的人而言

。對於那些不能進行有效閱讀的人而言,三年級也非常重要,因為據資料記載,在這一年中,知識積累與智力成長會出現明顯的下滑。

心理學家吉斯·斯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將這叫作“馬太效應”,因為它是根據《馬太福音》中“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而命名的。換言之,享受充分教育的人會變得更加富裕,而教育匱乏的人則會更加窮困潦倒。三年級的閱讀也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事實上,這也預言了高中畢業的學業狀況。

5、幼兒很早就表現出了對母語語音的忠誠性,

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一歲結束之前。大腦在妊娠晚期就已經準備好學習母語,但它是如何知道哪些神經連線是永久性的呢?這靠的是統計才能。發育中的嬰兒大腦完全不關心詞彙意義,而是首先量化其一開始聽到的特定語音模式,並計算頻率。大腦保留了占主導地位的語音,並將那些語音變成單個詞彙,最終那些單個詞彙就逐漸變成了母語語言。

6、

卡羅爾·德韋克說:

“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稱讚,它就會變成一種負面力量

,一種讓學生消極且依賴他人觀點的麻醉劑。”德韋克教授的研究為我們指出了一條迥然不同的育兒之路。她將目光轉向我們所追求的內在,也就是發自內心的微笑。

我們想要的是,孩子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管這件事有多困難多費時,都能夠就如何完成這件事而立即做出判斷。當

你考慮到這一點時,你才變成了一對父母一直期望的那種穩重且積極上進的成年人。德韋克教授的科學研究向我們展示的是: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加強刻苦學習的決心,而不是依靠天生的能力。我們希望的是孩子們在面對障礙時能夠找到攻克它的辦法,而不是簡單的放棄。我們將這種決心稱為“意志力”。意志力是新的教育口號。它是激勵孩子不斷朝著目標努力學習的一種堅韌不拔的品質。

“聰明”和“堅韌不拔”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

當認為自己天生“聰明”的人無法做某件事時,他們會選擇放棄,原因是他們不夠聰明,或者某些人在背後操縱了那件事,或者是那件事本身不重要。

當“堅韌不拔”的人無法做某件事時,是因為這只是無數次嘗試中的第一次,在沒有進行真正的戰鬥之前他們是不會放棄的。他們相信,只要努力,他們能做成任何事。

智力對於天生的“聰明人”而言是固定不變的。而“堅韌不拔”的人會下定決心要成功,智力於他們而言,只是幫助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已。

我們要鼓勵孩子的堅韌不拔。

7、學習的三大要素:智力、成長性思維模式和意志力都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但此外還有一個關鍵要素: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又被稱為品質軟實力,

指的是監控自身行為的能力,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讓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能保持鎮定,而不是激起我們的自然反應,並加劇這種反應。

沒有人在場的時候,2-7歲的孩子經常不停的說話,那是一種好現象,那證明孩子進行自我調控時的主要心裡工具是與自己對話。學齡前兒童的自言自語,也叫做“自我對話”,實際上預示著社交技能的進步和行為問題的減少。老師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自我調控能力。

會講第二種語言的孩子也具有較高的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

8、沒有天生聰慧的孩子,他們的聰慧源於其善於溝通的父母。

9、如何幫助父母構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3T”原則法:共情關注、充分溝通、輪流談話。

·共情關注(Tune in):共情關注你的孩子在做什麼

三個步驟:觀察、理解、行動。

來看一個例子。

一位慈祥的媽媽或爸爸坐在地板上,手裡拿著一本兒童故事書,可能是羅傑的《巨人有不同的大小》(Giants Come in Different Sizes),家長拍了拍身旁的地毯,並向孩子微微一笑。這個舉動正是家長向孩子發出訊號:這裡很舒服,過來聽故事。可惜,孩子沒有迴應,繼續擺弄著積木,幻想著堆出一座小塔。這時,媽媽或爸爸再次拍打地毯,“坐過來,這兒有本很棒的故事書,讓爸爸(媽媽)念給你聽。”

看上去挺不錯的,不是嗎?有慈愛的爸爸媽媽,再加上一本好故事。孩子還想要什麼呢?

實際上,有一部分爸爸媽媽能夠覺察孩子的興趣,加入到了孩子的隊伍中。彷彿孩子之前也拍了拍地毯,說道:“爸爸媽媽,快過來啊,堆積木可有意思啦。”

換句話說,要共情關注。

父母仔細地關注孩子的興趣,再接著加入的話,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係,透過遊戲中的口頭交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遊戲技巧,從而達到開發孩子大腦的目的。

這一點非常的重要。當父母參與到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時,哪怕孩子的熱度只持續了五分鐘,就轉換了注意力,孩子的大腦也能得到開發。因為大腦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進行焦點轉移。

父母們可以詢問孩子,“想不想聽我讀故事書?”這才是有意義的做法。

更重要的是,父母還得仔細地關注孩子的回答,即使孩子的回答不成語句,或不是父母所期待的答案。就“共情關注”而言,一切的發現都是有價值的。

探索成人和兒童之間的本質差異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

作為成年人,我們隨時被人要求調整方向,以應對不同的任務。我們會自覺把注意力放到下達的任務上,儘管之前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叫成年人的責任感。但是,孩子們沒有那麼強的執行力,他們只願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如果他們沒有興趣,無論多麼好玩的故事對他們來說都是耳旁風,那麼這個故事對於大腦的發育就只有一丁點兒或者完全沒有作用了。記單詞也是一樣。據科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小孩很不情願地參加了某項活動,那麼他就很難學會活動中使用的詞彙。

反之,

數字裝置是“共情關注”原則的剋星。

計算機、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很容易使人上癮,吸引人的注意力。只有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時,大腦發育的關注力才會產生。

充分溝通(Talk more):與孩子討論時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詞語

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話語,交流的目的是讓孩子充分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他們的使用方式。

當你一邊幹活一邊絮叨手上的活時,成年人是受不了的,以為你瘋了。然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講述是讓其沉浸於語言環境的好方法。講述除了能擴充套件孩子的詞彙量,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彙發音和意義之間的聯絡。即聽到一個詞語,就立馬知道它所指的是什麼東西或事情。洗衣、擰乾尿布等父母再熟悉不過的家務,卻能幫助孩子開發大腦。當父母在孩子面前說出這些單詞,描述起每一項家務時,孩子的大腦同時也在吸納父母的話,這有助於大腦的開發和親子依戀的建立。

“媽媽來給你換尿布啦。看看,都溼透了。聞聞,臭死了!”

“來吧,寶貝我們換片新尿布。”

“你看看,不溼啦。來摸摸,是不是又幹又軟。”

“換了是不是舒服多了?”

“來吧,現在換上你可愛的粉紅小褲子。”

“不管你尿不尿床,寶貝,媽媽都愛你。”

此外,講述還可以讓孩子熟悉日常活動的操作步驟。儘管這些活動大部分都是家長代勞的,但講述最終還是能達到讓孩子獨立單幹的目的。

“到時間刷牙啦,我們誰先來啊?”

“找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爸爸的是綠色的。”

“現在我們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

“來,一點兒一點兒擠。幹得真棒!”

“好,現在準備刷牙啦。開始刷吧,從上到下,從前往後,咱們每個部分都要刷到。最後,還要刷刷我們的舌頭。哈哈,是不是有點兒癢?”

輪流談話:要去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輪流參與談話。

開放式的問題能夠完美實現“輪流談話”的目的。特別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發起或展開一個話題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家長只需將“怎麼辦”和“為什麼”拋給孩子

,就足以讓他們在思維的世界裡天馬行空了。最後,孩子會丟擲一連串的話語、想法和鬼主意來當作問題的迴應。他們絕不會以點頭或伸手指的方式來回應家長的問題。所以,開放式的問題能夠讓孩子開始獨立的思考,最終,孩子會逐漸學會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

10、語言和數學有什麼關係?(這一部分節選自 得到《父母的語言》聽書解讀,解讀人苗煒)

我們可能都背誦過一個歌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小孩子最開始背誦這個兒歌的時候,當然不理解一二三四五是什麼意思,但這些數字就是最早的數學概念。芝加哥大學一位教授,對44個14月大到30個月大的幼兒進行了追蹤研究。在一些長達90分鐘的家庭對話中,有些孩子聽到了4個跟數字有關的詞彙,有些孩子聽到了250個跟數學有關的詞彙。一週時間,有些孩子一共才聽到8個數學詞彙,有些孩子聽到了1799個數學詞彙。這樣來看,一年之內,有些孩子只聽到1500個跟數學有關的詞彙,有些孩子聽到了10萬個。研究發現,到4歲的時候,這些孩子在數學能力上就有差異了。

小孩子對顏色、數字、形狀、空間都有強烈的興趣。我們都會教孩子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這就是空間詞彙。孩子透過這些詞彙,認識大小、長短、高低、前後,理解空間關係。14個月大的時候,那些聽到更多空間詞彙的孩子,也能說出更多的空間詞彙。到四歲半的時候,他們又顯示出更多差異,那些從小就聽到更多空間詞彙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幾何概念,對空間也有更好的認識。

空間能力是科技、工程和數學的基礎能力。小孩子空間能力強,並不是說他長大了就能當科學家,但說明他具備了一項基本素質。數學概念和空間概念,一開始都是透過語言來傳遞的。小孩要更多的冰激凌,就是在比較測量,更願意和熟悉的人玩,而不是和陌生人玩,就是在分析資訊,集合和排列。數學概念是透過語言來傳遞的。

數學概念、空間概念,這其實是語言質量的一個表現。我們說三千萬個詞彙,是數量上的差異。有的父母絮絮叨叨,說的話可不少,但很可能他的表述不清晰、缺乏邏輯、沒什麼數字概念,也沒傳遞什麼空間概念,說話的質量還不夠高。

本文內容節選自《父母的語言》電子書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成為父母最快樂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