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汗的故事 文菊心朵

阿拉坦汗的故事 文/菊心朵

一天傍晚,爸爸下班後我們全家一起去逛呼和浩特老城區的“塞上老街”,剛走到大召寺門前的廣場上,遠遠就看見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黑色銅像。這是誰的像?我暗暗猜想:一定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

走近一看,這座銅像高大氣派,一個男人居高臨下端坐在蓮花寶座上,他留著長鬚,面容莊嚴,頭戴一頂頭盔樣式的帽子,身穿長袍,胸前掛著串珠。寶座由四頭裝飾華麗的大象馱著,基座四周環繞著數不清的奔跑的駿馬,基座正面刻有一串蒙文以及四個漢字——“阿拉坦汗”。阿拉坦汗,一個陌生的名字,他是誰?他的銅像為什麼會立在這裡?

銅像前面立有漢、蒙、英三種文字簡介,位於正中央的漢語簡介已經磨損,有些字辨認不清,我讀過以後大致明白了這位阿拉坦汗就是興建呼和浩特的功臣。為了更詳細地瞭解阿拉坦汗,我花了好幾天時間上網查資料、看歷史紀錄片、參觀內蒙古博物院,知道了一些阿拉坦汗的故事。

阿拉坦汗(明朝史書稱他為“俺答汗”)1508年出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17世孫,蒙古“中興之主”達延汗之孫。“阿拉坦”是蒙語“金子”的意思,這位有著尊貴血統的“黃金家族”繼承人15歲就開始騎馬打仗,“驍勇善戰,軍功卓著”,30多歲就成為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領。

當時戰亂不斷,蒙古人生活困難,為了生存,阿拉坦汗多次派使者嚮明朝政府請求“通貢互市”,就是請求雙方用和平的方式做生意,這樣蒙古牧民就可以用牛馬和毛皮換回漢人的糧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但當時的嘉靖皇帝不僅拒絕了阿拉坦汗的請求,還下令殺了蒙古使者。阿拉坦汗一怒之下,在1550年率領騎兵攻破長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與阿拉坦汗同齡的嘉靖皇帝十分震驚,被迫同意在邊境上開放馬市。但是僅僅一年之後,蒙古和明朝又在長城沿線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戰爭。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570年。這時嘉靖皇帝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做了新皇帝——隆慶皇帝。這一年,因為家庭矛盾,阿拉坦汗的一個孫子投奔了明朝,明朝抓住這個機會和阿拉坦汗談判,最終達成了開關互市的協議,明朝還封阿拉坦汗為“順義王”,阿拉坦汗則表示要世世友好,永不相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隆慶和議”。不久,明朝開放了11個邊境市場,後來又封阿拉坦汗的妻子“三娘子”為“忠順夫人”。從此,蒙古和明朝和睦相處了三四十年。

阿拉坦汗很早就認為光靠打仗不行,必須自力更生在土默川建設自己的農業基地。當時有大批漢人從山西、河北一帶來到土默川,阿拉坦汗招募他們開荒種地,土默川出現了大片良田,也出現了蒙漢雜居的村莊,蒙語稱為“板升”。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1572年阿拉坦汗開始實施一個偉大計劃:在土默川修建一座城市!他召集各民族能工巧匠,在北靠大青山、南臨黃河水的地方,模仿元大都,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用青磚修砌城牆,以青瓦覆蓋屋頂,遠遠望去一片青色。這座城市在1575年竣工,並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庫庫和屯”,意思就是“青色的城”,明朝政府為它賜名“歸化城”,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庫庫和屯”建成幾年後,信奉佛教的阿拉坦汗還修建了著名的大召寺,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1582年阿拉坦汗去世了,人們在美岱召北面的大青山上修建了一座藏式喇嘛塔安置他的骨灰……我好幾次坐車路過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總能看見大青山半山腰上有一座白塔特別醒目,那就是阿拉坦汗的安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