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看到一條讓人匪夷所思的新聞,一個12歲的男孩,竟然還在一天三頓地喝母乳。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孩子兩歲的時候,媽媽開始第一次斷奶,孩子在沒有母乳餵養後就變得精神萎靡,吃不下別的東西,婆婆也說:“再喂一段時間吧,孩子吃母乳會長得更結實。”媽媽本就於心不忍,聽婆婆這麼說也就順水推舟了。

在兒子七歲的時候,媽媽覺得不能再喂下去了,態度強硬地要給孩子斷奶。誰知道剛開始,兒子就撒潑賴皮,非要喝母乳。她沒辦法,

就帶兒子去看醫生,醫生表示這是心理問題,需要媽媽配合才能解決。

但是,每每媽媽看到兒子哭得撕心裂肺,所有的原則就都被拋之腦後了,最後還是選擇繼續喂。轉眼兒子就12歲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媽媽心裡很矛盾也很絕望,不知道該怎麼辦。

媽媽自認是愛兒子的,所以每次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就放棄斷奶,但這樣“畸形”的母愛,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的:“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父母誤以為,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是用來保護孩子的,其實,過分的包庇,過分的保護欲,正在悄悄扼殺孩子的未來

一、你不讓孩子吃苦,他會讓父母吃苦

這個世界會讓孩子很苦,而孩子則會讓父母很苦。

被溺愛的孩子,會長成無數個熊孩子,和無數個白眼狼。

最近幾年,“孩子打父母”的新聞層出不窮。

江蘇一個12歲的小男孩,弄壞了茶館裡的物品,想讓媽媽替他償還,媽媽說了他兩句,孩子當場就對媽媽動起來了,當眾死死掐住媽媽的脖子。

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暴打奶奶,他用腿壓著奶奶的頭,用腳直接踹奶奶的頭和臉,面對路人的指責也是相當不屑,甚至破口大罵。而令人氣憤的是,這個奶奶沒有說一句話,甚至還護著孫子。

在廣州某醫院,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因為被媽媽阻止玩手機,連續抬腳向自己的親媽飛踹,短短的幾秒鐘內連踹了5腳。

這哪裡養的是孩子,分明就是白眼狼!

網上張照片引起網友的極度不適:一位媽媽在公共場合向自己的兒子下跪,原因只是為了勸孩子能夠去上學。可是即使親媽在自己面前跪下,9歲的小男孩也不以為然,反而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舒服地玩著手機。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據瞭解,這位媽媽一直跪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孩子的爸爸也站在一旁,父母倆齊上陣勸兒子回去上學,孩子卻仍舊無動於衷。不僅如此,在親媽下跪期間,這名9歲的男孩還拍照發在了朋友圈,並配文稱:開心每一天。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直到後來男孩的同學看到這一幕,過來將男孩的媽媽拉了起來,這場母子之間的“拉鋸戰”才告一段落。親媽下跪一小時無動於衷,期間還拍照上傳朋友圈,無論哪種,都是十分惡劣的行為。

這不禁引起人深思,表面上暴露的是子女的問題,本質上卻是源於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失敗。而造成這種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溺愛。

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過,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中國式父母一味地溺愛孩子,包辦孩子的一切,縱容孩子的過錯,等於給孩子的未來埋設了定時炸彈。

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一個“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

故事講了一位母親,見孩子偷偷拿別人家的針,不但不制止和教育,反而讚揚孩子“能幹”。

後來這個孩子又偷了別人家的雞,母親還是一頓誇,把偷來的雞燉了雞湯給孩子喝。

結果最後,這個孩子越長越大,也越來越惡劣,偷盜大量金銀財寶,犯了死罪。

臨刑前,他藉口想見母親,見到後,一口咬掉了母親身上的一塊肉。

他說:“如果小時候,我偷針你打我罵我、偷雞你打我罵我,我就不至於有今天,我的死,都是因為你!”

所以

,別覺得你給孩子的是愛,有無數被溺愛的孩子,在社會中受了委屈和挫折,就開始說自己的父母有問題、說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問題。

父母聽了肯定會寒心,但這話並沒說錯。

原生家庭的問題遠不只是貧窮、沒文化、吵架、還有對孩子素質的教育和好習慣的培養。

當孩子遇到了挫折,不懂得反思自己,卻責怪父母,這已經是父母教育最大的失敗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委屈和挫折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而父母往往想要打造出一個完美的空間,讓孩子的成長能一帆風順,沒有悲傷痛苦,只有開心快樂。

如果環境不允許,那就竭盡所能創造條件去達成。只是,世上哪有完美,這個父母打造出的桃花源,矇蔽了孩子的雙眼,讓他以後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往往更容易在先生中碰壁。

你想讓他沒有傷心難過,結果卻製造除了更多的失落痛苦。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新聞: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一對夫妻開車帶著孩子逛街,3歲的兒子半路上突然哭鬧不止。

為了安撫鬧脾氣的孩子,父親把孩子放在腿上,讓孩子把控方向盤,自己控制油門和剎車。

坐在副駕駛的妻子,不但不覺得這樣是危險的,反而覺得很有趣,還拍下影片,發了朋友圈炫耀。

繁華街頭,路上車來車往,萬一出了交通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孩子的任何慾望,家長都毫無原則地滿足,看似是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

連嶽說:

絕大多數人,會成為父母,溺愛孩子,幾乎是動物本能,毫無原則地滿足他,替他做一切事,看他滿足的笑容,你有愉悅感,可惜代價太高:你扼殺了他的所有能力,沒有挑戰,沒有壓力,沒有訓練,能力無法生長,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一個標準的弱者,註定要被淘汰。

更不幸的是,你毒害了他的品德,他認為你給他的一切,進而認為所有人給他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他不僅是你的寵兒,也是世界的嬌子,他並不會回報你愛,他對你要得更多,他是你身上的惡性腫瘤。

電視劇《都挺好》曾火得“一塌糊塗”!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裡的三個孩子,是如何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佔盡家庭資源的大哥,無能又偽善;

被溺愛成媽寶的二哥,用盡全力啃著老;

而那個從小被漠視的小妹,卻被迫成為了一個強者。

12歲男孩一天3次母乳”“母親下跪求兒子上學”

(《都挺好》劇照,版權歸屬片方)

電視劇裡蘇家的故事,更是很多家庭的縮影——

那些被寵壞的孩子,往往一事無成,而那些不被愛的孩子,卻早早成熟。

美國學校給父母的備忘錄中有一句話: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的無理要求只是在試探你。

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你都要滿足,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我愛著你,但我絕對不會縱容你。

由於心疼孩子,許多父母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過度保護他們。

為人父母的這種心理不難理解,但是,理性提醒我們,

父母是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的,他遲早要走向社會。

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他經歷風雨,直面磨難,這樣才能激發他自我的潛能,學習和鍛鍊各種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學會讓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苦,這樣孩子才能成器。

最好的愛,是得體的退出。最偉大的愛,是適時的放手。那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1)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

“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家長要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讓他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3歲的孩子可以訓練他自己吃飯、刷牙、洗臉;4歲可以學著自己整理玩具、書包;5歲可以學習洗碗、掃地、擦桌子等。

不要覺得孩子沒做好而去包辦,接納孩子從不好到好有個過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事事包辦,最終只會養成孩子事事依賴的習慣。

(2)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給他足夠的尊重和適當選擇的權力,讓他變得更自信,更有主見一點。

比如小的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可以讓孩子選一兩樣自己愛吃的;

買衣服鞋子,先看看孩子喜歡什麼再買。孩子大點時,學習什麼興趣班,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再決定。

經常跟孩子說“這件事,你來決定” “這取決於你自己,你要想好”“你做的決定,我都支援”,孩子會因為受到信任而感到很高興。透過自主選擇,孩子學會了做決定。

(3)做錯事讓孩子承擔責任

11歲的里根踢足球時,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要求賠償。父親提出幫他賠償的建議,但要求里根一年後還錢,里根同意了。

之後的週末,里根外出打工賺錢,半年內就把錢還給了父親。後來里根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他說父親主動幫他解決問題,教他主動承擔責任的方法,對他日後的成功影響深遠。

當孩子做錯事後,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會有更優秀的品質,才會有更大的天空。

詩人紀伯倫曾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真正的好父母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做一輩子的保護傘,免他吃苦,免他累,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讓他學會吃苦,學會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只有父母努力學會放手,適時退出,他才能離開“父母”這個舒適區,他才能見識更廣闊的天空,他才會有更寬闊的視野、更大的格局。

父母給孩子最大的愛,就是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一切,他才能真正扛住世界。

版權宣告:本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