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是廣東省老牌名校,享有嶺南“北大、清華”美譽。廣東考生歷來戀土(近年有所改善),輕易不願離家出省,所以中大、華工在省內招生從來就不是問題,今年與往年也大致持平。起落較大的是中大的外省生源,據悉今年全線走低,甚至出現在陝西489的低分投檔,還不如濟南大學的493、揚州大學的505、寧波大學的532等大學的投檔分,在寧夏更低至431分,可謂慘遭“滑鐵盧”。相反,華工的招生卻取得“開門紅”,總體報考數是計劃數的2089%,甚至在江蘇竟然達到4350%。中大招生的“基本盤”在廣東,今年報考狀況尚屬正常。省外投檔分歷年有起有落也並非意外,想想名校吉林大學在廣東招生也曾多年見低,況且從“填報心理學”的角度看,報考人數“大小年”也是常有之事,對此本來無需過度解讀。今年驚動坊間的是,中大實行“大類招生”,華工試行“綜合評價招生”,都在進行招生改革,遭遇卻是冰火兩重天。

這番“熱鬧”當中,究竟有何“門道”?“事後諸葛亮”略有所悟——

一是“大類招生”的改革是否必要?

高校的專業設定及其課程安排,各國不盡相同,我國也前後有別。70年前,我國高校教育主要循清華、燕京課程而來,強調“博雅教育”,大學招生以學院歸類,學院內的系及專業去向,考生在入學之初尚未可確定,待一兩年之後,學生專業興趣及所長逐漸顯露且穩定,才坐實專修方向,甚至還可跨院選擇專業。1951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參照“蘇式教育”,高校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標,專業越具體越好,課程越實用越好,迄今仍是我國高校辦學的基本模式。如今在高教改革的大背景下,綜合性“大學”與職業專修“學院”的界別漸漸釐清,一些大學將招生的專業設定改為“大類招生”,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而教,一二年級強化基礎,再作雙向選擇專業分流。是否當中也有將冷門與熱門專業打包,錄入後再逐步勻開的動機,也不可排除。大學教育博雅與專修孰優孰劣,我們可待實踐檢驗。

二是社會對“大類招生”是否瞭解和接受?

高校專業設定專門化,學子直奔“專門人才”而去,這種模式已為大眾所熟悉,久而久之似乎這才是天經地義的大學。實際上如今多數發達國家的大學本科、尤其是本科低年級,都在實行“大類”的博雅教育,我國也並非中大第一個“吃螃蟹”,不過此前似乎未聞發生如此“招生事故”。潮流要求高校革新辦學、改革招生,我國此前的高校教育也確實不改不行。中大在積累多年“博雅學院”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實行“大類招生”,改革無可厚非。問題在於老百姓只是看到“一鍋燴”,並不知道如此改革的來龍去脈,更不瞭解其中緣由,認識必然有個過程,接受尚需時日。尚且高考作為青年學子人生去向的重要關口,面臨何去何從,“大類招生”專業分流的不確定性,容易令人望而生畏,考生填報志願自然慎之又慎。加上一些“工作人員”的奇葩說明,被老百姓認為純屬強詞奪理,且擔心學校借改革之機,夾帶解決冷門專業招生“私貨”,顧慮之心油然而生。因此,招生遭遇低分投檔,在一些省甚至斷檔,就在所難免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看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法寶還是不能丟。

三是高校招生改革的宣傳普及如何跟上?

高考改革舉世關注,因為“考什麼教什麼”,所以歷來關注重點都在於“怎樣考”,尤其是其中的科目設定、試卷內容、考試方式等;然後關注到的“怎樣招”,也重於投檔分類、劃線、批次等,這些在高考招生資料中都會有較詳盡的解釋說明。但是對高校的專業設定與招生的關係卻歷來關注不足,重視不夠,宣傳不力。高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高校的專業設定——或者說“招生模組”設定,然後才是決定怎樣招生;評價考生可以統一考試,也可以個別化綜合評價;確定了要考,才是討論考什麼、怎樣考……這是由頂層而細末的改革思考。而社會的關注恰恰是本末倒置,老百姓最關心的是考什麼。有關管理機構如何向大眾解釋說明,輿論宣傳如何準確傳情,務求通達民意,都還需下一番工夫,讓考生和家長明明白白。華工今年進行綜合評價招生嘗試,改革動作比中大的“大類招生”更大,結果卻是“大熱”,考生報名踴躍,生源質量上乘,考生供你二十挑一,乃至四五十挑一,何愁沒有好苗子!華工紮紮實實地把招生改革的好事做好了,除專業匹配考務管理做足功夫之外,輿論宣傳對輿情的有效領航也功不可沒。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大類招生”的“滑鐵盧”,華工“綜合評價招生”的“開門紅”,遭遇冰火兩重天,業已經成為歷史經驗,箇中因果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

華南理工大學2021年本科招生錄取統計(截至2021年7月25日)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

同是招生改革,中大、華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