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小孩子們快樂吧

每年兩會,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教育,例如:年年講教育要改革,可越改革考試的科目卻越多;年年呼籲要清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可越整頓清理校外培訓機構卻越多;年年有人大談特談要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作業不能出校園,可越減學生們的書包卻越重,課外作業卻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關鍵問題還在於教育考核機制。雖然中央明確要求不能單純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考核指標,但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考核學校和對學校的評價主要還是看學生成績和升學率,學校考核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主要也是看學生的主科成績,最終老師又把學生成績好壞壓在家長身上,家長沒有辦法,只好把孩子交給校外各種型別的培訓機構。

如此一來,教育便走向了市場化,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機構、託管班,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有的學校教師自己偷偷校外補課,還有的與校外培訓機構相互勾結,肆無忌憚地掏空學生家長們的口袋。因為對所有學校、老師和家長來說,關心的都是學生的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要說現在的小孩真的是很無奈,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家長們明知這樣對於小孩很殘酷,但又不得不為之,且不敢有絲毫放鬆,因為所有人都這樣,你如果不這樣,就可能輸了,輸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上"。誰都知道這不對,但誰都沒辦法放棄。特別是新的教改方案出爐後,明確規定中考只有百分之五十的的學生才能進入普通高中,進不了普高也就意味著只能去讀職校,競爭就更加激烈和殘酷,如此家長和學生的壓力更大了。

變態的社會競爭必然帶來變態的被動適應。人人都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你如果不讓孩子參加,你可能就是“異類”,就會受到別人(甚至老師)歧視。孩子今後讀不了普高,上不了大學,還會怨恨你一輩子。

近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學校肖姓教師公開諷刺學生家長的影片在網上瘋傳,一句“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會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就會階層下移”很形象的說明了一切,她只不過是戳穿了皇帝的新衣,說出了現實罷了!這樣的教育環境,家長們別無選擇,只得“再窮也不能窮了孩子的教育”,被迫把大把大把的鈔票撒到校外培訓機構,寄託著望子成龍的希望。

這就是現實,中國式應試教育的現實,把小孩當成了學習的機器,無情地偷走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和少年。

老兵耀華 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