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兒童所有的活動都是他整體生活和人格的外顯

「兒童教育」兒童所有的活動都是他整體生活和人格的外顯

兒童的心理活動是非常奇妙的。兒童心理生活的任何一方面,都能引人入勝,讓人著迷。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兒童的某一特定行為,就必須先了解其整體的生活史。兒童的所有活動都是他整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外顯,不瞭解行為中隱含的生活背景就無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人格的統一性。

人格統一性的發展就是行動及其手段相協調成為一個單一模式的過程。這種發展從童年就開始了。生活迫使兒童整合並統一自己的反應,而他對不同情境的統一的反應方式不僅構成了他的性格,也使他所有的行動個性化,從而與其他兒童區別開來。

絕大多數的心理學派通常都忽視了人格的統一性,即使沒有全部忽視,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這些心理學理論或精神病學實踐常常把一個特定的表達孤立起來,似乎它們是獨立存在的。有時,這種表達或手勢被稱作一種情結, 認為它們可以在與個體的其他活動中相互隔離。這樣的做法就像從一個完整的旋律中心抽出一個音符,然後試圖拋開其他音符來理解這個音符的意義。這種做法很明顯是不妥當的,但是卻又普遍存在。

個體心理學認為自己應該站出來反對這種普遍的錯誤做法。特別是這種錯誤的做法一旦涉及兒童教育,將會產生不小的危害。這在關於兒童懲罰的理論中表現更加突出,如果兒童做了招致懲罰的事情,人們常常會考慮兒童人格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不過,懲罰對於兒童來說一般是弊大於利。因為如果這個兒童經常犯這種錯誤,教師或家長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屢教不改。如果這個兒童在其他方面表現良好,那麼,人們通常會因為這種總體的好印象而不會那麼嚴厲地懲罰他。但是,這兩種情況都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即沒有在全面理解兒童人格統一性的基礎上來探討這種錯誤是怎樣產生的。這點與脫離整個旋律來理解某個單一音符類似。

如果我們問一個兒童他為什麼懶惰,那麼就別期望他能夠意識到我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同樣,我們也不要期望一個兒童會告訴我們他為什麼撒謊。幾千年來,深諳人性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話一直縈繞在耳邊:“認識自己是多麼地困難!”同樣,我們如何能期望一個孩子能夠回答如此複雜的問題呢??甚至對心理學家來說,回答這些問題也是勉為其難。瞭解個體某一行為所表達的意義的前提是,我們要有某種方法來認識他的整體人格。這個方法不是要描述他做了什麼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他在面臨任務時所採取的態度。

下面這個例子將會闡釋兒童整體生活背景的重要性。

一個13歲的男孩有兩個妹妹。 5歲前,他的生活快樂美好,因為當時妹妹還沒有出生,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周圍每個人都樂於滿足他的任何要求。他的爸爸是個軍官,經常不在家。他的媽媽是一個聰明善良的女人,非常寵愛他,總是努力滿足這個依賴性強又周執的兒子每一個心血來潮的要求。不過, 當這個兒子表現出沒有教養或者脅迫性的態度和動作時,媽也會很生氣。母子關係就開始緊張。這首先表現在他的兒子總是試圖支配他的母親,對她發號施令,也就是說他總是隨時隨地以各種無禮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

雖然這個孩子給媽媽帶來了很多麻煩,但他的本性並不壞。媽媽還是寬容他無禮的態度和行為,仍然幫他整理衣服,輔導功課。這個孩子相信媽媽總會幫他解決任何困難。顯然,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也像其他兒童-一樣受到良好的教育。 直到8歲,他在小學的成績都相當不錯。但這時候他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讓他的父母難以忍受。他自暴自棄,毫不用心,懶散拖沓。一旦媽媽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揪媽媽的頭髮,擰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不讓她有片刻安寧。他拒絕改正自己的行為方式。隨著妹妹的長大,他愈加固守自己的行為模式。小妹妹很快就成為他捉弄的目標。雖然他還不至於傷害妹妹,但是他的嫉妒心是非常明顯的。他的種種惡劣行為緣於妹妹的出生,因為從那時起,妹林成了家人新的關注集點。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當一個孩子的行為開始變壞,或出現了新的令人不快的現象時,我們不僅應當注意這種行為開始出現的時間、還應當注意它產生的原因。這裡使用“原因”一詞時應該小心,因為我們一般不會意識到是妹妹的出生而導致哥哥成為問題兒童,但這種情況卻經常發生。原因在於這個哥哥對妹妹出生這件事所持有的態度不正確。當然,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物理學因果關係,因為我們絕不能宣稱,一個孩子的行為之所以變壞與另一個孩子的出生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我們可以說,落向地面的石頭必然會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下落。而個體心理學所做的研究使我們有權宣佈,在心理“下落”方面,嚴格意義上的因果關係並不起作用,而那些不時產生的大大小小的錯誤卻在發揮作用。這些錯誤還會影響個體的未來成長。

「兒童教育」兒童所有的活動都是他整體生活和人格的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