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文|凝媽

現在的孩子沒有主心骨,承受不住壓力,一點點小困難,都無法克服,令人悲傷的案例不勝列舉,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衣食無憂,只是上個學怎麼就那麼多事?有人說是孩子經歷的挫折太少,如同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有人說孩子內心太脆弱,是效仿不良事件的結果。

孩子經歷的挫折也不在少數,玩玩具會不成功,寫作業不會做,運動太累,這些都是挫折。孩子的資訊也相對閉塞,很多外界的不良事件並沒有塞進孩子的耳朵。

那孩子為什麼會痛苦呢?讀了《為什麼?100位哲學家的哲思故事》,忽然明白,原來孩子被一些問題困惑,卻因為認知能力和思維方法限制,無法理性思考。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如果孩子像哲學家一樣思考,痛苦就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會如影隨形地伴隨他,當他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茫然無措,選擇一條不合理的路,而是啟動智慧思考,理性看待任何問題。

這本書選擇100位哲學家的核心哲學思想,用有趣的故事、貼近孩子生活的案例,啟發孩子用哲學家的思考方式思考問題,以開放的心態尋找更多可能性,建立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下面用4個哲學家的哲思故事,聊聊孩子如何思考,才能擺脫痛苦,獲得更多快樂。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消除恐懼

孩子會有痛苦、有恐懼、害怕失去,這是人之常情,人本來就是有七情六慾的高階動物,說明孩子有正常的情感,是個正常的人。但是沒必要因此惶恐不安,認為天就要塌了一樣,不敢面對現實。

哲學家伊壁鳩魯認為,只要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就能讓痛苦和恐懼遠離我們。當你還活著時,死亡當然不存在,那麼你為什麼要害怕並不存在的事物呢?

從他的解釋,孩子可以領悟到,遇到不良情緒時,就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情,沖淡憂慮。每個孩子都有讓自己開心的事,比如吃零食、玩玩具、到野外瘋跑,選擇一個去做就好了。

孩子有時會設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因此感到害怕。可以用哲學方法思考:

他們根本不存在,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為什麼要害怕呢?

孩子就會充滿“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勇氣,直面困難。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戰勝悲傷

哪個孩子不想快樂呀,可是有時候悲傷會戰勝快樂,孩子無法走出悲傷。計劃和朋友一起去看流星,結果晚上看天氣預報,第二天氣溫非常低,在流星來臨的那個時間,氣溫更低,如果去可能會凍壞,因此取消計劃。孩子這時候就難過了,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想趕走這個悲傷,怎麼也趕不走。

哲學家斯賓諾莎認為,悲傷是一種情緒,是人本身就具有的,要戰勝悲傷,你要明白人為什麼悲傷。

孩子可以這樣思考:不能去看流星,和想不想去沒有關係,而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裡面。人很多時候不能駕馭自己的慾望,想法可以有但是實現需要條件和機會,等到合適的時機,會看到更好的流星。孩子明白了這個問題,就會獲得思考的快樂。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獨立思考

孩子往往沒有自己的思想,常常人云亦云,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想帶偏。認為說的人多了就是真理,認為學習不好就一事無成,認為體育不好就是身體不健康,認為自己不開心就是有心理問題。想的太多,就會掉進一個無法自拔的圈套,陷入自責和痛苦的深淵。

哲學家希帕蒂亞也曾經屈服於大眾想法,但是後來經過研究發現,

眾所周知的普遍“事實”並不是真理,

地球的執行軌跡有兩個焦點,而不是死板地繞著一箇中心兜圈子。所以人也不應該循規蹈矩,要有勇氣打破常規,走出不尋常的人生軌跡。

孩子如果熟知這一哲學思想,就不會被眼前的一點表面現象嚇倒,而是換一種思路思考問題。人人都在說的事情,如果沒有切實根據,就只是“三人成虎”,是誤導言論。360行行行出狀元,此路不同另尋他路。

體育雖然是增強身體素質的一條必由之路,但是成績和刻苦程度、身體條件等很多因素有關係,並不意味著身體不能適應學習和工作之重。不開心的原因有很多,壓力、人際關係、願望暫時沒有實現等等,只是沒有找到突破口,不要自我設限。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把握當下

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吃飽喝足、有人陪、有玩具玩,每天都是開心快樂。即使不開心,大哭一場,馬上有人來哄,立即開心起來,正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因為孩子慾望少,大人對他們的期待少,只要孩子能得到悉心呵護,就沒有什麼痛苦。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認知能力增強,慾望增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加大,孩子的不快樂會變得多起來,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要是永遠留在小時候就好了,或者長成大人就好了。實際上是想錯了,把握當下才最現實。

哲學家奧古斯丁認為,“過去”不存在,因為“已經發生”了。“未來”也不存在,因為“還沒有發生”。你能夠把握的當下,就是現在。時間不是某個具體事物,而是我們內心的延展。

過去只能用來回憶,未來只能用來暢想,唯有現在能夠控制,值得珍惜。當孩子想明白這一點,就不會痴心妄想一些不存在的事物,減少一些不切實際的慾望,狠狠地快樂起來。

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

總的來說,孩子感到痛苦卻不思考為什麼,將很難快樂,學點哲學會大有不同。上面是由

4個哲思故事引發的思考,

還有96個哲思故事,在這裡就不再一一分析了。

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就是,孩子如果能瞭解這些故事,學會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學,更加理性,將來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我是@凝媽悟語,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