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很愛孩子,也很討厭孩子哭,該怎麼辦?

一天晚上,孩子看見媽媽給爸爸的皮鞋打鞋油,打到一半去忙其它事去了。孩子跑過去,把鞋油擠進他爸爸6000多塊錢的皮鞋裡。第二天早晨,吃過早餐,他爸爸上班出門穿鞋時,感覺鞋裡黏黏糊糊,抬腳一看大發雷霆,把孩子嚇哭了。因為趕時間,臨時換了雙襪子和靯起身出門,臨走時大聲批評孩子:“一天到晚沒你不害的”。

爸爸走後,媽媽問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幹?孩子哭著說:爸爸工作很忙,媽媽在家裡每天做很多家務也很辛苦,我想替媽媽分擔一點事情。說完抱著媽媽的脖子又是一陣嚎啕大哭。

父母很愛孩子,也很討厭孩子哭,該怎麼辦?

一.孩子行為的意義

一個孩子咬指甲,大人說不許咬指甲,孩子就哭了。家長為什麼不許孩子咬指甲呢?有些家長認為吃指甲不乾淨、會把指甲吃進肚子裡。家長是否想過孩子為什麼要吃手指?有人會說是缺鋅會引起,那是不是所有吃手指的都是缺鋅呢?至少臨床上也沒完全證實。有些心理諮詢師認為是口欲期沒有滿足,那怎麼去解決呢?

首先,需要觀察孩子是什麼時候咬指甲,什麼時候不咬指甲。臨床上透過觀察發現,當孩子遇到恐懼、壓力、飢餓和委屈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則判斷孩子咬指甲是一種非常快樂,享受的過程,以此行為應對外界刺激帶來的緊張、焦慮、痛苦情緒,用咬指甲這種快感進行自我壓抑。

父母總是不希望孩子在很多人面前哭, 可是,教育孩子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大人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抽菸、喝酒、摔東西、罵人,孩子用什麼來表達情緒呢?多數就會出現咬指甲和哭泣來表達。

父母很愛孩子,也很討厭孩子哭,該怎麼辦?

二. 怎麼處理孩子的哭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錯,就馬上生氣制止他們眼裡的錯誤,想要立刻糾正孩子的行為。那麼,孩子是不是要有錯必改?試想大人的世界裡,犯了錯會經歷怎麼樣的過程,我們該怎麼糾正錯誤呢。孩子犯錯時,幾乎在父母發現的第一時間,哭聲會與你的批評同步。孩子的情緒也要表達,但是,孩子還沒有學會成人的表述能力,無論是知道錯了,還是感到委屈都是用哭來表達。

家長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有機會學會表述出來,是家長要思考的。犯錯時就是最好的練習機會,如果沒有抓住機會當下引導,孩子的情緒被憋回去了,用咬指甲和哭泣代替,孩子就不會順利的渡過這一關,在犯錯中學習到改善和進步。

父母理解為什麼哭以後,就可以嘗試使用可替代活動和孩子一起成長,比如:過關追逐、互動遊戲、一起玩玩具搞一點小破壞,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咬指甲的問題,還能很好的處理孩子哭的問題。

父母很愛孩子,也很討厭孩子哭,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