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講敦煌文化

作為一個學歷史的人,敦煌莫高窟之於我,就好比曲阜之於儒生,麥加之於穆斯林,耶路撒冷之於基督徒。這些年來,我常跟身邊的人談敦煌“魅力”,尤其是下一代。

女兒8歲了,喜歡畫畫。前不久,我給她買了一套敦煌塗色書,本以為她會喜歡。沒想到,她翻了一次後就再沒碰過,讓我懊惱不已,“這麼好的東西,孩子怎麼就不喜歡呢?”

如何給孩子講敦煌文化

視覺中國 供圖

上週末逛書店,女兒第一次主動找書,找到《斗羅大陸》漫畫版後,她就一個人坐凳子看,2個小時看完了兩本。回家路上,她還津津有味的跟我聊《贅婿》,說什麼郭麒麟穿越了………

看得出,她開始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了,我當然不希望我的孩子光看流行書,但這似乎又是一種“必要的俗套”。一來,小學生流行談這個,誰瞭解更多就佔有更多話語權,“俗套”讓她合群、溫暖;二來,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總是有限的,如果沒有這些“俗套”的看法,“個人就只能陷入純粹感覺的汪洋之中”,無法對現實進行歸類,也就無法理解現實。

兒歌、穿越劇、流行音樂這些“俗套”比較接近認知社會學裡的“範疇性知識”。是兒童把握現實世界的腳手架。據說詩人北島常在聚會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唱《東方紅》音樂舞蹈史詩,還朗誦“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阿城還以為北島在開玩笑,後來發現不是。“他喝酒了,在抒發真的情緒,得唱共和國情感模式的歌才抒得出來。”

儘管如此,我還是耿耿於懷。我們就不能給孩子更好的“俗套”嗎?就不能讓孩子們以“敦煌壁畫”作認知世界的“腳手架”嗎?

如何給孩子講敦煌文化

視覺中國 供圖

最近,我一直在網上搜尋“合適”的敦煌文創,這個過程有驚喜,也有遺憾。比如,有一款“雲遊敦煌”的微信小程式,裡面有取材於《伎樂圖》的動畫劇,時長不到3分鐘,卻透過壁畫的樂手們為誰是“大唐樂隊”的C位爭論不休,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沒有箜篌就少了空靈,沒有橫笛就缺了高音,沒有阮咸便減了醇厚,琵琶彈奏更是樂隊之魂……大唐樂隊裡誰也不能缺。”

這就水到渠成普及了唐朝樂器。動畫劇還可以選一個角色來配音,有參與感,孩子蠻喜歡。可惜這些動畫劇都是小故事,要是能整合起來拍一部類似《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或者開發一款“敦煌盜寶”的遊戲,讓道士王圓籙復活,讓孩子們可以換上各種敦煌道具服裝,ps千姿百態的佛手,豈不更帶勁?

敦煌是民族文化的瑰寶,要給國人帶來知識增量。比如,在小程式“從顏色探索”一欄裡,點開後只有幾張某種顏色的圖,是不是可以增加張大千對《張議潮之女供養像》紅綠對比的分析之類品鑑?“從朝代探索”欄目,也只是羅列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壁畫,是不不可以加入敦煌學家段文傑、趙聲良對壁畫朝代風格演進的分析呢?

陳丹青談到西域壁畫時有段妙論:“中東藝術由西域道中的漢人過一道手,那妖媚繁華變為乾爽神秀,轉成大漢氣象。”漢代以前,中國繪畫向來是重線不重形塊,人體表現很弱。到了魏晉,由於佛教藝術的衝擊,畫家們開始開始吸收消化西方的“形塊”觀念,這在敦煌壁畫的發展史上有清晰表現。

數字時代,倘若“敦煌文創”天女散花般連結相關學術成果,且以“俗套”出之,就能“深入淺出”地走進千家萬戶,時光的詩意方可滋養中華文化的根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