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瑾說:聰明媽媽這樣買玩具,培養出孩子好性格

此文為三個男孩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和評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普遍對孩子非常寵愛。孩子要的都會滿足,因此孩子們都有非常多的玩具。有一本繪本叫做《玩具太多了》,就講述了一個叫賽賽的男孩,有太多玩具,賽賽媽媽為了扔掉一些玩具而和賽賽討價還價的故事。

李玟瑾說:聰明媽媽這樣買玩具,培養出孩子好性格

這個繪本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相信看過的媽媽會很有共鳴。即使孩子已經有了很多玩具,看到新玩具卻還是想要,這時候作為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作為一名5歲孩子的媽媽,以前我並沒有好辦法處理這個問題,採取的是有求必應原則,只要孩子想要的玩具,即使很貴或者家裡已經有類似的,也不忍心拒絕,都爽快買單,因為現在提倡“富養”,每個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物質匱乏感。但是長期對孩子有求必應,導致孩子有以下問題:

1.對玩具不懂珍惜

因為玩具太多了,注意力被嚴重分散,很多玩具買來只玩幾分鐘就不再玩了,也不愛惜玩具,經常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把玩具拆壞,缺胳膊少腿,缺零件或者弄髒後不清洗。孩子不懂錢的概念,在他看來獲得所有東西都很容易,只要開口就能從爸爸媽媽這裡得到滿足。長此以往,等孩子長大,容易成為不懂感恩,理所當然不斷要求父母付出的“巨嬰”或“啃老族”。

2.缺少幸福感

由於身為父母的我們小時候物質匱乏,很多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因此想在孩子身上進行補償,我們以為對孩子有求必應他會覺得很幸福,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由於要求被滿足的太容易,孩子並不懂得渴望一件東西的感受,缺乏期待和憧憬的感受,也就沒有獲得時的幸福感。

3.養成任性的性格

由於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容易使孩子養成任性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在將來長大後遇到挫折時,很容易被困難擊垮。

我們以為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是對他好,結果卻可能害了孩子。

那麼除了有求必應,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李玟瑾教授在一場關於性格培養的講座中,給媽媽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

李玟瑾教授說,0-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關鍵的時期,這期間家庭教育最重要,因此父母要盡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透過買玩具這件事,就可以讓孩子學會三個重要性格。

孩子看中了商店中的玩具,媽媽要問售貨員“多少錢”,一定讓售貨員當面說出玩具的價格,這樣可以

讓孩子知道,所有東西都不是白來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是爸爸媽媽先要付出辛苦賺錢才能換來。

李玟瑾說:聰明媽媽這樣買玩具,培養出孩子好性格

第二點,也讓孩子知道,玩具確實很好,但是呢,

因為它沒在計劃內,因此不能馬上得到

。這樣可以告訴孩子,

凡事都有計劃,而且讓孩子學會等待,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李玟瑾說:聰明媽媽這樣買玩具,培養出孩子好性格

延遲滿足不僅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努力才能獲得,而且還有一個效果,就是讓孩子心裡惦記著,期待著,這樣也給了媽媽一個除情感之外的,控制他的理由。怎麼來控制呢?這就是教育的智慧,可以給孩子佈置任務,比如讓孩子每天畫一幅畫,做簡單家務等。任務佈置完成後,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就告訴孩子,大人上班任務沒完成就沒有工資,你的任務沒有完成,買玩具計劃也不能實現。

李玟瑾說:聰明媽媽這樣買玩具,培養出孩子好性格

所以透過買玩具這樣一件小事,聰明媽媽可以

使孩子學會凡事需要有計劃,認識到只有努力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也學會了等待,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看完李玟瑾教授的方法,我就在孩子要一輛汽車模型的時候進行了嘗試。由於之前對他有求必應,我第一次和他說不能馬上買,需要等待時,孩子是無法接受的,他認為不馬上買就是不會買了,之前都是馬上買,為什麼這次不行?當他發現哭鬧無果後,我和他說了條件:他學會20個漢語拼音後,我就給他買。孩子雖然哭鬧,但是我堅持沒有動搖,可是由於達成條件比較困難,孩子最終放棄了。我的第一次延遲滿足嘗試,卒。

對於這次失敗,我隊友給我指出了嚴重缺點,就是難度太大時間太長了,沒有給孩子緩衝和過渡,直接從馬上買變為高難度要求後買,孩子心理很難接受,感覺是父母故意刁難不想買,因此很容易導致孩子放棄。在此給媽媽們提醒,第一次嘗試延遲滿足,設定的條件不要太難,時間不要太長,最好是容易達成的,比如一天不看電視,或者做一次家務等。畢竟我們是希望孩子學會等待和努力,而不是感到無望和失望。教育是個長期工程,也需要循序漸進的嘗試。

我是三個男孩的媽媽,歡迎大家和我討論育兒和教育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