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新生兒出生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睡覺和吃奶,於是很多新手媽媽認為,照顧好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

只照顧好新生兒吃喝拉撒睡遠遠還不夠的,

新生兒還需要肌膚接觸!並且肌膚接觸這件事情和母乳一樣重要。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親密的肌膚接觸,對於剛剛來到世界上的小嬰兒,有著非常神奇的作用。

“接觸”多比給嬰兒吃得好更重要

我有一個表弟,是二姥爺家唯一的男孩,舅舅舅媽對他期望很高。

從他剛出生時,舅舅舅媽就對他使用哭聲免疫法,每次他哭的時候,他們家大人都不為所動,不去抱他、不去哄他,一直到表弟自己不哭為止。舅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讓表弟早點獨立、堅強、富有男子漢氣概。

平時舅媽也很少和表弟有親密的面板接觸,比如撫摸、親吻、擁抱這些肌膚的接觸,本是媽媽對孩子最常見的愛意的表達,但是到了表弟這裡卻成了一種奢望,舅媽擔心過多的親密行為讓表弟嬌氣。

慢慢地,表弟越來越乖,也不哭不鬧了,經常和一個毛毛熊形影不離。表弟醒著、睡著、出去玩都要帶著毛毛熊,甚至上幼兒園也要帶著毛毛熊。

舅媽為了改掉表弟的這個“怪毛病”,強行把表弟的破舊的毛毛熊扔了。為此,表弟哭了一天一夜,舅舅舅媽沒有辦法,又把毛毛熊找了回來。

表弟上了小學後,依然離不開毛毛熊,而且表弟很自卑,很敏感,不願意與人交往。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這時候舅媽他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後來他們帶表弟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說表弟的種種表現是因為幼年不良的依戀關係所致,表弟除了缺乏安全感,還患有肌膚飢渴症。

所謂的面板飢渴症是由於長期缺乏撫摸和擁抱等引起的心理問題。

邁阿密大學心理學家菲爾德有一個結論

:面板就像胃一樣,也會產生飢餓感。解除面板飢餓感的方法,就是擁抱和撫摸。

他在一項實驗中觀察到,每天觸控新生兒三次,每次十五分鐘,並幫助伸展四肢,十天後接受撫觸的嬰兒比在保溫箱裡沒有接受撫觸的嬰兒體重增加了47%。

睡眠、警覺性、活動性等多項指標均優於未接受撫觸的嬰兒。

這個試驗證明了面板接觸對嬰兒身體生長及感官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果嬰兒長時間處於“肌膚飢餓”狀態,他們會變得呆板;他們會睡不好吃不香,於是影響智力發展;他們也更容易生病,要知道在人的潛意識裡,生病是可以獲得關心和擁抱的,於是寶寶會經常“主動”生病。

增加母嬰接觸,對嬰兒早期神經發育調節至關重要。

媽媽如何和新生兒面板接觸?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嬰兒對面板接觸的需求是基本的生存本能,對愛撫和擁抱的渴求就如同對乳汁的追尋。

越小的寶寶,對於面板刺激越敏感,撫摸幫助就越大。

媽媽如何和新生兒面板接觸?

1.母乳餵養

世界上最溫馨的事情,莫過於媽媽神情安詳地給寶寶餵奶。

首都兒科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母乳餵養是人類生殖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具有配方奶粉不能替代的很多功能。

母乳餵養時,媽媽溫柔的聲音、溫暖的擁抱、頻繁的肌膚接觸以及有力的心跳、熟悉的味道,都是新生兒安全感的主要來源,也能刺激嬰兒的大腦反射,促進嬰兒早期智力發展、心理發育和外界適應能力的提高。

哺乳時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小手、小臉、小腳,或者輕輕拍拍寶寶的背,透過這些手上的動作,傳達給寶寶“我愛你”的資訊,這會讓寶寶心理上更滿足,心情更愉悅。

2.袋鼠護理

袋鼠護理(Kangaroo Care)這種護理嬰兒的方式,就是像袋鼠媽媽把小袋鼠放在胸前——讓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緊緊地貼在自己身上,胸部和胸部相貼,面板挨著面板。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這種護理方法強調了嬰兒和父母(通常是母親)裸露的面板相互接觸的重要性。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袋鼠基金會兒科專家娜塔莉·查帕克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411名嬰兒展開了長期跟蹤調查研究。

這些孩子包括接受袋鼠式護理的228名嬰兒和沒有接受這種護理的213名嬰兒。

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出生後幾周接受“袋鼠式護理”的嬰兒,長大後通常不會輟學,平均工資相對更高,出現多動症或攻擊行為的風險更低。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嬰兒期接受過“袋鼠式護理”的孩子,成年後其大腦也相對更大。

3.抱抱

泰戈爾曾說:“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擁抱著,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父母用抱抱來傳遞給孩子的愛是最直接最溫暖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抱抱永遠不嫌多。

大家還記得那本經典的低幼繪本《抱抱》嗎?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就是媽媽和抱抱,但是寓意卻深遠,表達出了孩子渴望擁抱的心聲,能讓孩子感受抱抱所傳遞的溫暖。

當寶寶大哭時,媽媽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多給予他抱抱。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一哭,你就要抱起來,讓他感受你的氣息和味道,那就是愛,愛不是空談,否則成年後這樣長期沒有得到及時迴應的人,性格就很急躁。

擁抱,有一種“迷之神秘”的力量,不僅能滿足人類的生理需要,還能填補人類的精神需求。

4.撫觸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在20世紀的美國,孤兒院主張“無菌養育”,護士照顧嬰兒時,被規定戴口罩,不能接觸嬰兒,更不能撫摸嬰兒,結果嬰兒們並沒有遠離疾病,反而帶來了大量的死亡和行為古怪的孩子。

後來當地一些關注孤兒院孩子的心理學家和兒童學家們經過大量努力,建議護士們擁抱安撫嬰兒,才阻止這一悲劇的延續,撫摸嬰兒的養育做法也慢慢被廣泛普及。

其中,嬰兒撫觸是方式之一。

研究人員發現,新生兒經過觸控後,體重平均增加10%左右,並降低患先天性貧血的機率、促進其感官和神經發展,且越早觸控效果越好。

嬰兒撫觸也因此成為較廣泛的嬰兒成長的輔助方式。

撫觸主要是透過撫觸者的雙手對嬰兒的面板進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撫摸。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不會撫觸,所以請專業的撫觸人員來給寶寶撫觸,暫且不說他們是否專業。

撫觸本身不僅僅是面板間的接觸,更是一種愛的傳遞。

因此,給寶寶撫觸,最好由爸爸媽媽來做,爸爸媽媽除了和寶寶有情感的交流和目光的對視,而且媽媽或爸爸的氣味和言語會給寶寶帶來安全和快樂,而陌生人會讓寶寶產生不安全感。

爸爸媽媽不會撫觸,可以在線上線下學習幾天即可。

寫在最後

照顧好新生兒的吃睡還不夠,還要做好這件事情,它和母乳一樣重要

戴安娜 阿克曼在《感覺的自然史》書中所寫:

“所有的動物對於被觸碰、撫摸都有反應,而且沒有觸控,生命本身根本無法進化——也就是說,沒有互相觸控的化學反應,就無法塑造關係。

缺乏觸控和被觸控,不論是什麼年齡的人都會生病,變得渴望被觸控。

所以愛孩子,一定要和孩子有肌膚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