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藝術教育應該是甜的,野蠻教育不可取……

音樂、繪畫、舞蹈、打球、下棋等這些活動本來是人類的娛樂行為,依兒童的天性是喜歡學習這些東西的。可現在,才藝學習成了苦差事,“興趣班”經常變成“折磨班”。究其原因,最根本是成年人忘記了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有位家長跟我說,她兒子三四歲就表示出喜歡大提琴,很想學。但老師說琴太大了,需要等到孩子6歲才可以學。孩子等得簡直有些迫不及待。終於盼到可以學習的年齡,孩子開始時不知有多興奮。由於媽媽工作忙,學琴主要由爸爸陪著。孩子和爸爸一直相處得非常好,做父親的非常疼愛兒兒,以前父子關係一直很好。自從學琴後,做爸爸的認為要想學好藝,就得嚴格要求,每天很辛苦地陪孩子練琴,發現孩子拉得不好,就用小棍打手。錯第一次打一下,錯第二次打兩下,依此類推,而且在發現孩子不專心時,會發脾氣。

經常弄得孩子一邊拉一邊哭,不但很快產生厭學情緒,不再想學琴,跟爸爸的關係也不親密了。當媽的私下跟老公溝透過多次,認為不該這樣逼孩子。老公生氣地說,學習哪有不吃苦的,並搬出自己從網上看來的郎朗父親發飆的例子為證。

這位家長給我寫信的目的是想求得一個在無法改變老公的情況下,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琴的辦法。我如實相告,沒有這樣的辦法。以痛苦的方式讓孩子有一種“特長愛好”,這幾乎是妄想,孩子最多可以獲得“特長”,不可能獲得“愛好”

我不知這位父親最終是否會改變,如果他這樣一意孤行,天天如此“嚴格要求”孩子,一個天才的大提琴手估計是要被他扼殺,而一個心理障礙者可能就要產生了。

我非常欣賞我國鋼琴家郎朗的演奏,也讚美他給中國人帶來的自豪,但非常不喜歡近年來媒體宣傳中所宣稱的他父親的粗暴。如果想把一個天才變成蠢材或變成一個心理變態者,確實光有大耳光就夠了;但如果說大耳光抽出一個傑出的鋼琴家,如此邏輯,只要稍微動用一下我們的常識和理性,就知道這是多麼可笑。

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郎朗”為什麼鳳毛麟角,因為他的成功,必須是多方面條件協作的一個成果。自身天賦、父母的影響、教師水平、個人努力、經紀人的能力、機遇,等等,缺一不可。在他的整個學藝過程中,郎朗像任何一個孩子一樣,可能有懈怠、痛苦,也有和家長的衝突等這些負面的東西,但這些東西一定不構成他藝術學習生活的主體。至於他父親那句“名言”——練不好琴,要麼跳樓,要麼喝藥去死——假如真這樣說過,這也只是一個偶然事件,絕不可能是父子相處的常態。可能是媒體放大了一個偶然的細節,或者是他本人在品嚐勝利果實時,對過往的某個不愉快細節進行了誇張回憶,誇大了它的影響和意義。

在才藝學習中,如何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孩子品味到才藝的魅力和樂趣,避免錯誤管理導致孩子痛恨才藝學習,這是家長和教師要面對的最大難題。

對難題的解決,並非一定是困難的,美好的教育其實總是簡單的。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是家長要端正藝術教育的態度,不要在“愛”和“好”之上再附加任何其他目的;二是想辦法幫孩子找到一位好教師。可以說,除去孩子天賦,藝術教育的成敗大部分由教師來決定,所以如何選擇教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任何學習都要經歷一個由笨拙到熟練、由粗陋到精湛的過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老師在處理具體教學任時,會有不同的辦法,總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讓孩子有挫敗感,不斷地給孩子以成就感。自信和興趣猶如隱藏在汽車中的發動機,看不到,卻不可或缺。教師若能體恤孩子,注意保護孩子的自信,藝術教育就已成功一半。

教師對待孩子的態度。

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影響到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情感。如果一個孩子很討厭一個老師,那麼他幾乎不可能把這位老師所教的功課學好。

如果教師不能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斷打擊孩子,損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那麼即使教師自己的演奏水平是世界一流,對學生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

凡那些動不動對孩子吹鬍子瞪眼睛、打罵孩子、羞辱孩子的老師都是差老師,他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打碎了孩子的夢想,奪走了孩子對某種藝術的熱愛,甚至損害了他們的自信。

我認可這樣的說法:“嚴師出高徒”這句話恐怕是史上最坑爹、最惡毒的謊言之一,深受其害者可謂不計其數……必須承認,嚴師出高徒是件“可以有”的事兒,古今中外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嚴師毀掉多少高徒?

成年人強加給兒童身心的重負,往往會扼殺他們的熱愛,毀掉他們童年的幸福。即便他們“成功”,這種成功也往往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對態度惡劣的教師,家長要提出自己的見。我相信大多數老師發脾氣,他主觀願望也是好的,是為了學生學得更好。如果他認識到發脾氣只能損壞孩子的學習熱情,無助於學生的學習,是破壞力,他會趕快修正自己的錯誤的。

“藝術教育”不是“藝術技巧教育”,一個人縱使熟練掌握一門技藝,如果不包含熱愛,也不過是個普通匠人。藝術教育原本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讓他活得更高雅,那麼就不要帶著他徑直往匠人的方向奔去。而且,每個人天賦不同,一個孩子擅長或不擅長某種才藝,在某個特長方面表現得強還是弱,這並不影響他的人生觀和幸福感。孩子將來能在某種才藝上有成就,這固然是件好事,但純粹地玩,也不是件壞事,快樂就是最大價值。從目標到手段,藝術教育都不應該是苦的,應該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