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關係的困境,都源於母嬰關係的重複

幾乎所有關係的困境,都源於母嬰關係的重複

幾乎所有關係的困境,都源於母嬰關係的重複

在心理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

幾乎所有關係的困境,都源於母嬰關係的重複。

例如:

婚姻中

:你感到孤獨,和伴侶情感交流感停滯,得不到迴應;

同事間

:覺得應付關係很累,又無法拒絕同事的無理要求;

朋友間

:面對朋友的熱情,你習慣性迴避,昔日好友漸行漸遠;

這些很可能是你將早年在母親懷裡的感受,

「轉移」到了現在。

武志紅老師也說

“母嬰關係,就是一個煉丹爐,孩子的核心自我,在其中煉成。”

如果母嬰關係良好,他的自我就會像一根

定海神針

,無論外界風浪多大,都能穩住內心。

現實中,很多人不滿意自己現在的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等。

婚姻關係中他們抱怨伴侶,親子關係中他們指責孩子,朋友關係中他們埋怨朋友,同事關係中他們怨恨同事…

總之,關係中的他們永遠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好像全世界都欠他們的。

關係對他們來說不是滋養,倒是一種負擔,在關係中他們總會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

客體關係理論強調母嬰關係對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重要性,認為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源於童年時期的不恰當養育。

他的代表人物之一,精神分析師馬勒在她的

“分離個體化”

理論中分時段強調了母嬰關係的重要性。

她尤其強調嬰幼兒自閉期(0—2個月)、共生期(2—6個月)時母親的及時迴應對孩子成年後關係的影響。

馬勒認為,這些時期養育者的及時迴應是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形成的重要條件。孩子若在此階段被養育者忽視,虐待甚至遺棄就會導致成年後產生很多心理問題。

諸如,安全感缺失,控制慾強,不能獨立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雙向情感、抑鬱症等)。

相反,如果此階段養育者能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孩子成年後就會覺得世界是安全的、可信任的、可以控制的,就會學會如何愛自己,如何愛別人。

根據客體關係理論,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假設,成年後控制慾強、不能獨立、害怕分離等和實際年齡不相符的一系列行為或許是因為兒童時期母嬰關係建立失敗,那個時期該從養育者身上得到的愛嚴重匱乏,以至於他們成年後將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投射成當年的養育者,用“作”來索取早年在養育者身上從未得到的或者得到不足的心理營養,找回曾經缺失的愛、肯定和認可,以便重新修復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

實際上,人際關係不是一個人的單任務,而是兩個人的雙任務。

那我們要講這個主要,就要從我們關係中最原初的,始於出生的母嬰關係的視角來談主體間的互動。

當我們談母嬰關係,或者一個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講親子教育,就比較容易偏向一邊,似乎好像孩子出問題了,一定都是爹媽的錯,都是養育者的問題。

但其實從更客觀的角度上來講,養育過程是兩個主體互相影響,共同營造的狀況。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尤其是養過不止一個孩子的。

你會發現雖然同樣爹媽生的,但不同的孩子先天的氣質,性格的特質,表現的狀況,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你用同樣的方式養一個孩子,把他養好了,但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而不同的孩子也會激發自己不同的感覺。

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我們會說可能父母更偏愛這個,不偏愛那個。

那是因為父母和孩子的性格特質、氣質型別裡面某些東西可能更匹配,或者更不匹配,就犯衝了,導致了不同的家庭中的關係形態。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就知道孩子出生,不是說一張白紙,只是單純地接受,父母給了什麼,心中接收到的就是什麼,不是這麼一一對應的,而是有更多的複雜性,以及他們自己的先天的氣質,如何影響了他們後天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潛力和氣質,我們不能一味地“純方法論”。

所以,不管是希望養育出優秀孩子的父母,還是需要處理來訪者困境的諮詢師,

我們都需要在

讀懂孩子的基礎

上,更深刻地理解這段人生早期的關係——母嬰關係:

哭鬧、乃至母乳餵養等心理層面的含義;如何給予安全滋養的迴應與愛。

幾乎所有關係的困境,都源於母嬰關係的重複

自我成長是走出心理困境的唯一途徑

堅強的背後往往有一顆脆弱的心靈,每個遇到心理困惑的成人都是受過創傷的孩童。

作為助人者,我們能給予他們的除了深深地理解和憐憫,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覺醒,從而走上療愈的旅程。

這裡有幫助關係困惑朋友成長的三步建議:

第一步,自我覺察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像理智遇到衝動,往往是衝動佔上風。所以,你要學會覺察自己的反應,捕捉自己的感受。

當升起想要控制全世界、想要事事依賴、想要求認可,求肯定的念頭時,你可以選擇暫停幾秒(有必要的話可以後退幾步),以便和自動化思維拉開距離,這是走出強迫性重複的重要前提。

第二步,開啟新的起點

我們之所以躲在陳舊的行為模式中不願出來,原因在於它帶給我們的熟悉感。就像一條從未走過的路,雖然這條路上鮮花盛開,但卻因為從未涉足,我們依然會選擇荊棘密佈的老路,因為,雖然痛苦,但卻熟悉。

然而,墨守成規並不能帶來成長,止步不前更不能走出痛苦。所以,當你內心充滿重新來過的勇氣時,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

“想要控制全世界、想要事事依賴、想要求認可,求肯定是因為年幼的我沒有得到媽媽足夠的愛、支援和鼓勵,那是我自己的問題。

現在,時過境遷,別人不是我童年時期的媽媽,我不必把對媽媽的恨轉移到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身上,這對他們並不公平。”

“媽媽的童年未被好好對待,致使她沒有能力用心愛我,但這並不代表我不值得被愛。此刻,我願意收回向外索愛的力量,好好愛自己。”

“我已經成年,不再是童年時弱小無助的嬰孩,我有自我負責的能力,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獲得愛的能量,但當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依然可以依賴別人。”

當我們這樣對自己說時,就寬闊了自己的視野,你會發現,原來你以為的安全其實未必安全,原來你以為的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第三步,鞏固新的成長模式

陳舊的模式猶如頑固的舊疾,並非一下就能剜根祛本,它會在我們身體欠佳、工作繁忙或者意識鬆懈時再度被喚起,所以需要及時敏銳的覺察和持之以恆的堅持。

成長的初期,你可能會因為慣性再次無意識跌入舊的思維旋渦。

此時,請不要自責內疚,給自己肯定和鼓勵,因為相比原來的不知不覺,面對挑戰,你已經可以做到後知後覺,這正是成長的開始。

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你會發現,遇到困擾時,你已經可以開啟從後知後覺到當知當覺再到先知先覺的新格局,你已然從那個到處索愛的成年小孩長成了一個自我負責人,愛滿自溢的成年人。

心理學家用無迴應之地是絕境來形容關係的重要性,我們從小就從重要客體的眼中認識自己。

遺憾的是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

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童年的創傷,都會無意識的破壞成年後的重要關係。

這個破壞本身並不致命,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願意在那些強迫性重複事件發生後保持覺察,是否願意成長。

因為,只有成長才是開往和諧人際關係的直通車。

最後,願你在成長中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