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一個人死了以後,每年這個人的忌日、清明節、中元節等節日,他的親人們都會在他的墳頭上燒點紙錢。對於為何一個人死了以後要燒紙,很多人並不瞭解。只是以前大人這麼做,自己也就跟著做了。如今燒紙成為了民間的一種習俗。

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如果以上所說的節日不給死去的親人燒紙,有的人認為這樣不僅不吉利,還有可能招致厄運。甚至有的人認為這對於已故的老人來說,更是一種不孝的做法。那麼一個人死了以後,如果親人沒有給他燒紙會怎樣?

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燒紙並沒有不吉利一說。有此說法的人,一般擁有著封建思想。他們認為世界上有鬼神之說,如果沒有給親人燒紙,那麼親人地下有知就不保佑這家人,以至於招致厄運。

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其次,對於不孝順的說法有待商定。畢竟,一個人孝順不孝順,並不能完全憑藉人死了以後,親人去做什麼事來找到答案。因為一個人是否孝順,主要體現為老人在世的時候,這個人有沒有做過孝順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在老人在世的時候不孝順,即使是老人去世以後,燒再多的紙錢,也會被認為是不孝順的行為。當然了,對於那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人來說,燒紙確實也是一種孝順的體現。所以綜上兩個方面,燒紙錢並不能完全證明一個人是否孝順。

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那麼一個人死了以後,沒有燒紙到底會怎樣呢?其實要想知道其中的答案。我們還要了解燒紙錢的形成歷史。而在我國的歷史上,關於燒紙的來歷一共有多個版本,其中最讓人信服的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在我國的古代,當一個人去世後,一開始並非燒紙。而是陪葬一些有價值的陪葬品。因為盜墓賊的關係,許多老人的墳墓遭到破壞。因此,古人就把陪葬品換成了燒紙錢。燒紙錢不僅省去了不少的錢,而且還能保留那些有價值的陪葬品。漸漸地燒紙就成為了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來自於一個故事。相傳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以後,發了一筆橫財。蔡倫的哥哥和嫂子看了非常眼饞。於是,就跟著弟弟學習了造紙術。他們學會了以後,就開了一家紙張店。由於技術不精湛,紙張的質量比較差,所以許多的紙張並沒有賣出去。

一個人死後,為何要為他燒紙?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

後來蔡倫的嫂子出了一個主意。她假死於棺材之中,然後讓丈夫一邊痛苦,一邊燒紙。這件事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就在這個時候,蔡倫的嫂子突然從棺材裡坐了起來。然後,她向周圍的人說出了,自己之前下了地獄,後來因為丈夫燒的紙在地府中變成了錢,所以閻王才把她放了回來。於是,很多人紛紛效仿蔡倫的哥哥,都給死去的故人燒紙,從而讓他們在地府裡過得更好。

其實不管那種說法,一個人死後,如果沒有人燒紙並不會怎麼樣。只不過隨著燒紙的逐漸演變,漸漸成為了一種習俗,一種向已故親人表達思念之情的方法。當然了,人們所燒的紙錢,根本不會跑到什麼陰間地府變成大把的金錢。

對於一個人死後燒紙錢,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