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別人家的孩子」?這是讀再多的書都學不會的

我女兒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一年級,班主任在教室裡第一眼看到她,就選了她當班長;

六年級,當了校正大隊長;

七年級,參加軍訓第一天就被教官選出來當標兵,帶領其他同學軍訓。

她是那種就算被淹沒在人群中,閃光點也很容易被老師第一眼發現的人。

如何培養這樣的孩子?

我認為讀再多的書、請教再多的大師,也是沒法學會的,因為育人之道是人人已皆知的,且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教育的一切起源都在於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別人自然會模仿我,從一家模仿,到一國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這就是王者養成的第一性原理。

哪本書、哪個大師還能告訴我們更底層的原理嗎?

你把自身壞毛病修好了,也習起君子之道,孩子沒有壞的習慣可以模仿,只能跟著你“終身學習,知行合一”,那麼時間久了,他還能不優秀嗎?

我們缺的不是理論,而是知行合一。

為什麼給孩子找老師作用不大?

經常有人說,我女兒走路的樣子跟我很像,為什麼不像隔壁老王呢?因為我跟她的關係近,她只會模仿我,沒興趣模仿別人。

你應該從來不會聽說,哪個班主任教了孩子六年,然後孩子走路的姿勢跟班主任很像,因為老師和孩子的關係遠遠沒有近到那個程度。

老師只能解答孩子對某一個具體知識的疑惑,老師只能解決教育中的細碎片段,而決定孩子的人格整體,只能是離他最近的家人。

有天生的「別人家的孩子」嗎?

為什麼有的家長沒錢、沒文化,看起來什麼都不懂,孩子卻優秀得不得了?

比如說,劉強東:

1974年2月14日,劉強東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來龍鎮光明村,家境貧寒,父母以駛船為生,從小將他放在姥姥家,“姥姥不識字,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自己做主”。

1992年,劉強東高中畢業於宿遷中學;同年,劉強東考上中國人民大學。

小時候既沒有父母的陪伴,養大他的姥姥也是個文盲,但是他能考上人大,創辦京東。

如果讓心理學家作預言:這個人年幼缺失母愛,一定缺乏安全感;成長期間父母不在身邊,心理可能還會不健康。

但是在現實中,他能人所不能,在資源不足的環境中,還能脫穎而出。他是生而知之,聞一知十的天才。

高估的天才和低估的榜樣

新聞中常常見到很多天才,像10歲就考上大學的神童就有不少,但是一旦把視角放到全中國,十幾億人口裡,也就那麼區區個別的天才,這是一個極低的比例。

所以,不管我們看到多少個「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中的99%都不是天才。

他們的優秀是來自背後的教育:

他們人生中一定有一個好榜樣,可能是爸爸,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愛因斯坦、莫扎特等偉人,他們模仿了榜樣的勤奮、自律、好學……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天才,大部分優秀的人也不是天才,但是,他們背後一定都站著一個“修身齊家”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