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最難的事,是保持情緒平和

豆包上了一年級,我辭職當了全職媽媽,感覺全職媽媽最難的不是一日三餐,不是煩瑣家務,也不是陪寫作業,

而是在那些突如其來的事情面前收不住自己的情緒,又發了脾氣。

比如,昨天上學前,豆包已經在玄關穿鞋了,我出門在臺階下等她,過了好幾分鐘,她還沒出來,我再返回去,看見豆包在生氣的穿鞋,看見我來了,像看見了救星,把鞋拿給我看,說“媽媽快點兒!拉鍊卡住了!”我接過一看,拉鍊頭拉壞了,卡在最上面拉不下去,腳也穿不進去,我扒拉了幾下沒用。頓時來氣,“耽誤了那麼多分鐘,不知道換一雙鞋。”(

潛臺詞就是你怎麼那麼笨呢)

然後我狠狠的丟下這隻鞋,鞋子在地上咕嚕嚕翻了個兒,無辜地歪躺在地上。豆包換了雙鞋出,氣鼓鼓的走在後面,全程難得理我。

還有一次中午午休,休息前乒乒乓乓玩,不早點上床,時間到了不想起,起來後不想穿衣,我拿著外套丟給她,磨蹭著穿上,我在外面收拾著書包準備走了,她卻在裡面喊我抱抱,我的火氣蹭一下上來,怒吼一句:“都要遲到了,走不走?”

(潛臺詞:抱什麼抱?不知道幾點了嗎?還在磨蹭)。

豆包

出來去上衛生間,狠狠的關上了門,帶起一陣風 諷刺地扇在我臉上,出來後自己穿鞋走了,把我晾在後面。

這樣的時刻很多,我都記不清了。等我怒火平息後必定後悔。

我會發現,豆包生氣發脾氣的時候都是和我一模一樣,摔東西摔門,連吼人的語氣語態,都差不多

。豆爸遇到我們倆中的一個在發脾氣,就會溜開,邊溜邊說:惹不起你們娘倆!

而我前幾年回家,發現我發脾氣的模式和我父母一樣,摔東西摔門,語氣語態都一模一樣!科學說:情緒模式是家族世代相傳的結果。

,情緒控制這件事,到了我這裡,還是沒有改變。情緒波動帶來的地震,會延續下去,讓孩子也有樣學樣,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

全職媽媽最難的事,是保持情緒平和

好吧,懊悔歸懊悔,我還是要深切地覺醒自己有著怎樣的矛盾,在感受自己生氣時,怎麼把非理性察覺到,然後馴服它。

孩子的一根筋思維很正常,她鞋子拉鍊拉不下去,她執著於此,只是想解決這件事。平時起床媽媽都會抱抱,她不知道今天時間不夠了,還是想媽媽抱抱,這樣沒有錯。

錯在於我。

我完全可以只描述事實,而不是把她歸因為“錯的”、“笨的”角色。我可以說:“確實壞了,媽媽也暫時無法處理,咱們可以換一雙鞋嗎?”既描述了事實,也給出快遲到前提下的快速解決方案。就不會焦慮了。

鞋子的拉鍊頭壞了,我找了個曲別針掛上去,還跟豆包說了聲:“對不起,早上媽媽不該不懂禮貌,不該發脾氣,更不該摔你的鞋子。”豆包輕輕鬆鬆用曲別針把拉鍊拉下去又拉上去。驚喜的說,“媽媽真有辦法!”

第二件事,

我可以邊抱抱豆包邊說:“今天有些晚了,我們需要快點,你覺得怎麼樣才快?兔子還是貓咪?”然後她會快速的蹦下床,大聲說:“兔子,兔子,兔子最快!”

怎麼樣,我分析錯誤得很到位吧,可是事到臨頭,我可能依然會犯錯,會發脾氣,不過,只要我每次察覺自己情緒一點點,多想一下面對現在的處境“怎麼辦”一點點,我就每次多進步一點點。

改變很難,尤其是“家族繼承”的情緒模式,所以記錄下來,作為前進的鋪路石子,嗝疼了腳,警醒了,就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