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熟”的有趣案例

教培從業七年以來,接觸過大約1000個左右的諮詢案例,其中9-15歲年齡段的孩子佔到絕大多數。在諮詢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庭父母雖然和孩子朝夕相處,生活在同一片屋簷下;但是對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卻缺乏足夠的觀察和客觀的認識,或者說很容易帶入成年人視角去形成想當然的固化認知。這之中包含著太多鮮活的案例,想來覺得有趣,今天圍繞就“早熟”這個主題和大家做下趣味分享。文中的年級和故事均是“原汁原味”的真實案例,專門選擇相近年級沒有刻意加工,力求把這個年齡段孩子最真實的一面呈現給大家。

案例一:男孩,四升五暑假諮詢。媽媽屬於高知人群,強勢且具備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對孩子的管理剛性有餘而柔性不足。在她的認知裡,孩子馬上五年級了,可一點都不懂事;同齡的女孩又聽話又乖巧,對學習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概念和時間規劃能力。在她的眼中孩子就是晚熟冥頑不靈的代表,於是乎,封建家長式的計劃和命令成為了家庭教育的絕對主導。哪天如果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就不要睡覺,媽媽也會陪著孩子一起獨坐到天亮,家庭氛圍低落到了冰點。經過系統諮詢,我發現其實情況和媽媽認知的完全相反,他家的孩子根本不是晚熟,相反是有點“早熟”。她不分青紅皂白,脫離實際情況,用管理小朋友的方式去和一個已經自我意識覺醒的“早熟”孩子溝通,結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我的分析依據如下:在諮詢中媽媽講到一個案例,孩子三年級時在學校上體育課,打鬧過程中羽毛球拍不慎脫手,正巧砸中同學的嘴巴。導致同學半顆牙齒脫落且伴有微量出血。按照常理,三年級的孩子造成了“流血”事件,會在圍觀同學的驚慌中手足無措,找老師解決。可是他家孩子的表現卻顯得十分“異常”:

(1)他鎮定自若的上前檢查了同學的傷勢覺得問題不大

(2)他冷靜的給出了自己的處理方案,讓同學選擇“公了還是私了”,勸說同學達成“私了”協定

(3)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又找人湊了一點合計58元,最終擺平此事,受傷的同學最終沒有告訴老師和家長

我們先不討論這種處理方式的對與錯,但從這個小小的事件中可以明顯提煉出以下幾個資訊:這個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具備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心態比同齡人穩定且具備了自己處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雛形。我們的家長習慣性的把孩子當做沒有思考和鑑別能力的小小孩在對待,其實沒有真正的從細節中觀察到孩子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也沒有站在與孩子平視的角度上去溝通。其實只要換個視角,我們就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發現。

案例二:女孩,三年級。從孩子的體態上觀察,就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感覺,第二性徵明顯比同齡人突出。小朋友在家幾乎不和父母溝通,在父母面前永遠展現出一張生無可戀的“死魚臉”,呈現出很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特徵。當我們支開父母后,發現孩子立馬變成另外一個人,眼神中充滿著靈動的色彩,甚至是有些表演的慾望。她告訴我們她二年級開始在班上做“代購”,每年可以賺10000多零花錢。我驚訝的調侃她,你是做“日代”還是“韓代”;她微微一笑,故作神秘的告訴我都不是。她們班上的小朋友這個年齡階段都沒有手機(都是電話手錶),但是零花錢卻普遍比較充裕,於是她敏銳的捕捉到了商機:用自己的一部手機,幫助同學們透過淘寶購買一些平時想買但小商店裡沒有的玩具和商品,下單後用PS軟體把價格P高几塊錢,然後找到同學現金結算。同齡二三年級的小朋友相對比較簡單,沒有發現這些貓膩,於是乎她靠著人工製造的差價,每年從同學身上賺取1萬多元的零花錢。聽完不由驚歎,這個小朋友的觀察力和機會的把握能力,商業模式的構建能力,讓很多成年人感到汗顏。

案例三:女孩,小學四年級。爸爸是一傢俬營企業的老闆,家裡經營著一家制造企業;家裡還有個哥哥,年齡差較大,已婚。小朋友畫著精緻的淡妝,眼神不像同齡小朋友一樣天真爛漫,反而有一種看透人情世故的精明。

小朋友的家庭比較複雜,她和哥哥是同父同母的原配所生,但是爸爸已經結了兩次婚又離了兩次婚,最近又有了新的女朋友。小朋友最近在家拼命的作鬧,千方百計的阻止爸爸和第三任的發展。由於孩子是在讀,平時感受不到太多家庭溫暖,反而和我們的班主任比較親近,她毫不保留的告訴我們:她的作和鬧,不是在表達情緒的不滿,而是因為爸爸離過兩次婚,每離婚一次都會分走一半的財產。她觀察到她哥哥結婚時,爸爸已經沒有太多實力提供物質上的支援了,如果再結一次婚,等到她長大以後,可以分給她的資產就更少了。所以她要拼命組織爸爸再婚,主動捍衛屬於自己以後的利益。聽完這個理由,我們倒吸了一口涼氣,不同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真的具備很大的差異性。作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有時候反而是我們比較“單純“,想當然的把孩子看做沒有太多思考能力,殊不知在這樣一個網路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接觸到高密度的資訊量,再疊加對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真的不容忽視。

寫下這些案例,一來覺得有趣,二來希望啟發各位家長和我們一起思考,用更加平視的角度觀察並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做到因材施教和合理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