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裡一對母女,讓我明白家庭教育真諦

#這才是家庭教育#坐電梯,碰見一對母女 ,真有意思。

剛進電梯,看見媽媽帶著小女兒,粉嫩嫩的棉襖,粉粉的笑臉,小公主一樣。

我忍不住對她微笑了。

小姑娘看著我手裡的日曆畫,問是什麼花,我說是臘梅。

她抬臉對媽媽說“媽媽,我想看臘梅花!”

沒想到,她媽媽立刻來神了,問,為什麼喜歡梅花,梅花哪裡美,知不知道梅花怎麼寫,咱們有沒有背過梅花的古詩……

那一瞬間,我覺得我比那個女孩還要失望。

何必呢?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願望嘛,最多來一句“行,公園裡梅花開了,帶你去看看。”不就得了嘛。

為什麼要來一大串問題,顯得自己多會教育教育孩子,或者展現自己多會抓教育時機嗎?

突然想起魯迅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有一次,大家都去看戲,小小的魯迅也特別興奮,結果,出發前,父親讓他背書,背不會不能去看戲。

後來,魯迅書會背了 ,可看戲的興致也沒了。

多少年過去了,魯迅依舊耿耿於懷,把這種不滿,失望的情愫,淋漓盡致展現在文章中。

你說魯迅的父親為什麼這樣掃興?

站在父母的立場,看這個問題,那時,魯迅父親是為了考考兒子,也有可能想要刁難一下,也是為了讓他多讀書,也是為了兒子著想。

可總的來說,有點不太通情達。

反過來,再看看小女孩,聽了媽媽的連珠炮追問,無精打采,耷拉著腦袋,直到下電梯,也沒有抬起來。

唉,一個美好的早晨,一個美麗的願望,浪費了!

梅花再美,頓時就不美了,也不想去看了。

會不會長大後,這輩子再也不想看到梅花了。

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掃興,這樣的家長絕對不在少數。

包括我自己。

那一天吃飯,小虎興致勃勃,描述著動畫片中一個情節,邊說邊笑,那樣歡暢。

我突兀說一句,這動畫片能寫到作文裡。

頓時,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低著頭,扒拉飯粒,再也沒有說話。

虎爸瞪我一眼, 說我太沒勁 ,吃飯呢,說啥寫作文。

我心裡也很懊惱,這真是多嘴。

是呀,我們做父母的,都太著急了,焦慮了,總覺得孩子多學一點東西,越多越好。

所以,任何事物,任何時候,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以被浪費。

我們甚至覺得,要把所有的感受,都變成一場學習,可量化,可描述。

可孩子的心情呢?那一刻的輕鬆快樂愉悅呢?

竟然是可以被忽略,被忽視,被遺忘的。

不管是梅花,還是看戲,還有這動畫片。

一個又一個父母,竟然做著同樣的事。

父母的教育對不對?沒啥大錯誤。

可為什麼孩子都不高興呢?

因為,我們,只是從經驗層面,對孩子進行說教,說白了,是在凸顯著自己的優越。

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呢?

是的,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能力。

但是,他們最需要是情感上支援和共鳴,是自己的探索和求知。

假如,我們家長的經驗能如金錢一樣,在我們老的時候,直接輸送到他們腦海,那多好呀!

可是,大自然卻選擇,讓每個孩子從頭開始,從零開始。

想想這是為啥?

所以,在孩子還是孩子時,尊重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幼稚可愛,認同他們那一刻小小的喜悅。

不要在他興致高昂時,外力逼迫他接受額外的東西,讓他意興闌珊,興致索然。

畢竟,很多知識,以後可以再學,那一刻的心境,失去後,再也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