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掏耳一時爽,安全隱患可不小

住手!掏耳一時爽,安全隱患可不小

無聊時候掏一掏

摸魚時候掏一掏

焦慮時候掏一掏

……

無論是用手指掏,還是洗完澡後棉棒的輕輕觸碰,都讓人有種欲罷不能,說不清道不明的舒服快感。

當我們掏耳朵,或者外出採耳時,使用的工具在清除耳垢的同時,會對

外耳道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

進而,經過

感覺神經末梢,將這種刺激轉化為神經衝動,傳遞給人體的大腦。

讓人在酥癢和緊張之間來回“橫跳”,獲得享受和放鬆。

掏得很爽,下次別掏了

經常掏耳朵,雖然很舒服,但掏得不安全不衛生,可能會對你的聽力造成影響。

我們要知道,我們俗稱的耳屎,又叫耳垢,學名耵聹。是由人體外耳道外端的耵聹腺分泌出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蠟紙分泌物,同時

混有灰塵和皮屑。

雖然看起來很噁心,但它卻是耳朵的天然“護盾”, 一種被名字耽誤的好“東西”:

住手!掏耳一時爽,安全隱患可不小

對耳朵有潤滑保溼、保護耳膜、抗菌防噪和自潔防塵的作用。

尤其是兒童的耳內鼓膜比較脆弱,耳垢能減輕聲波對耳膜的衝擊,保護聽力。

有效阻止小蟲飛入,因為它是一種弱酸性物質,會發出蟲子不喜歡的氣味。

正常情況下,耳垢不會過多堆積在耳朵裡,頭部活動、咳嗽、咀嚼等動作都能幫助舊耳垢順勢滾出耳道,給新耳垢騰出空間。

一般情況下,壓根兒不需要我們親自去掏!!

何況你掏的方式也不對呀

為了掏出耳垢,無所不用其極。你看看這其中有沒有你使用過的道具。

住手!掏耳一時爽,安全隱患可不小

耳朵哭著對你說:要不你還是把我放了吧......

耳朵癢了不掏能咋辦?

1、養成好習慣

外耳道分佈了大量的神經,神經受到觸碰後會產生癢、舒服的感覺。但清潔耳屎的頻率一個月一次就夠了,一來耳屎的生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二來耳屎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養成不掏耳屎就不舒服的壞習慣,千萬不要過度清潔。

2、不使用尖銳物體自行清理耳朵

如果你確實已經習慣了掏耳,一天不掏渾身難受,那建議你最好使用軟質小棉棒,在外耳道口處輕輕旋轉,深度不宜超過1。5釐米。

3、找專業醫生清理

不要小瞧這句話,如果你是溼溼的“油耳朵”,不要隨便拿棉棒、木棍和挖耳勺隨便戳,很容易將耵聹堵在耳道里。如果已經出現了聽不清聲音,耳朵有蒙脹感或者進水後的疼痛感,不要猶豫,及時就醫是關鍵!

以上部分科普資料來源於:中國醫學論壇報

醫學科普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