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3·15 |“兒童廚具”忽走紅,是玩具還是廚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思泳 馬燦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思泳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併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涉及烹飪教學目標。受到政策影響,兒童版烹飪廚具悄然走上市場。

記者走訪發現,“兒童廚具”包裝上沒有註明廚具製作材質,商家不能提供套裝產品的檢測報告,有家長質疑兒童廚具實用性。對此,權威專家表示,除了廚具安全外,家長和學校更需注重培養學生較為全面的食品安全觀念。

走訪:“兒童廚具”材質檢測報告不全

在廣州一德路的國際玩具文具精品城,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店鋪出售塑膠模擬的廚房玩具,個別商鋪有售網路流行的可以煮食“兒童廚具”。

天天3·15 |“兒童廚具”忽走紅,是玩具還是廚具?

“‘兒童廚具’通電使用可以煮食,食物經過它烹煮可以食用,有不少人來了解這款產品。”一玩具店店家向記者推薦了售價分別為120元和150元的“兒童廚具”套裝。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沒有註明“兒童廚具”製作使用的具體材質以及是否透過相關材質認證,該店家迴應稱:“具體情況也不清楚,有可能相關說明在包裝盒內。”

對於可以通電使用的“兒童廚具”是否有售後保障?一店員解釋,“兒童廚具”相當於給小孩子玩的玩具,沒有具體保修期。

“迷你廚房,網紅同款”“兒童廚房,做飯真煮”“寶寶探索烹飪樂趣”……記者在電商平臺上輸入“兒童廚具”等字眼,頁面彈出多個品牌的相關產品,絕大部分產品標註有“廚具”和“玩具”字眼,售價在50-200多元不等。

天天3·15 |“兒童廚具”忽走紅,是玩具還是廚具?

記者在一款月銷量5萬元以上的“兒童廚具”產品發現,商家以“迷你廚房,真煮全套兒童玩具,真實版可做飯廚具”話術作為促銷語,產品引數型別標註為“模擬廚房類”。如果購買一款89元的“萌娃樂廚18件套”,產品包含了電磁爐、不粘鍋、菜板、打蛋器、各式餐盤等。

對於“兒童廚具”產品材質的安全性問題,有商家自稱“有3C認證,無化學作料”並提供了一份“液體加熱器”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有部分商家則只能提供煎鍋和矽膠鍋鏟的檢測合格報告,而套裝中其他餐盤等產品的詳細材料則沒有相關證明是否透過檢測。

家長:安全是選購的首要條件

記者梳理發現,我國目前尚沒有針對“兒童廚具”的統一標準,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廚具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QB/T 2174-2006《不鏽鋼廚具》等標準。

對於“兒童廚具”,家長是否願意“買單”?在網購平臺的商品評價區,有不少家長髮出三連質問:“材質安全嗎,有沒有異味,真能吃嗎?”已經購買的家長則迴應“有異味”“做著玩,不敢吃”“給孩子當玩具的,不常用”。

廣州街坊譚女士家有讀幼兒園和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此前譚女士曾經購買過“兒童廚具”給女兒們體驗。“我認為是‘兒童廚具’是玩具,孩子們也認為是玩具。”譚女士說,當初購買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在玩中模仿做飯過程,培養煮食的認知。

對於如何選購適合孩子玩的玩具,譚女士說,購買此類廚具時會關注安全性和適用性,畢竟孩子的體格與成人是有較大差異的,要看產品設計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10歲,在李女士看來:“煮食涉及洗、切、煮等方面,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家長陪同,不會強求孩子急著學,更不會單獨讓孩子用電、用火煮食。”

專家:注意培養小孩食品安全觀

值得注意的是,從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目前市面上不少“兒童廚具”的長相和功能與真實廚具一致,是披著“玩具馬甲”的廚具。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兒童廚具”從生產原料選取、生產工藝、生產環境都應該嚴格遵循食用廚具的規範,生產廠家不能以“玩具”來搪塞,逃避監管。

“除了廚具安全外,家長和學校更需注重培養小孩較為全面的食品安全觀念。”朱毅說,兒童使用具備廚具功能的“兒童廚具”烹飪,如果當玩具使用,有燙傷等風險,而且烹飪的食物也存在沒熟透、有汙染等食品安全風險。

此外,朱毅還解釋說,玩具和廚具不能混為一談,要麼嚴格遵守廚具規範,要麼僅是孩子的廚房玩具。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 | 鄧偉東

校對 | 謝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