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如果新能源汽車頻頻自燃,即便續航數值標得再高、充電效率提升再多,終究無法成為眾望所歸之選。

作者丨劉葳漪

編輯丨大華

出品丨汽車人傳媒

“信徒”死裡逃生

2022年8月5日,是歌手林志穎住院的第15天。他的哥哥林志傑在粉絲群裡為他報平安;其弟林志鑫向媒體透露,轉到普通病房前,林志穎已經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接受了兩次手術。

導致林志穎傷重的直接原因,是7月22日上午的交通事故。林志穎當日駕駛一輛白色特斯拉,突然撞上路中的分隔島,致使車輛嚴重受損並燃燒。當天天氣晴朗,路況很好,前後都沒有車輛,駕駛者無酒駕,且車速正常。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瞭解林志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專業賽車手,曾駕駛自己的法拉利參賽並獲季軍,不存在駕駛初學者的問題。

據救出林志穎父子的彭裕弘先生稱,他全程目擊:車上的人都還沒拉出來,車頭就開始傳出爆炸聲;他趕緊將二人救出來,不到5秒,火勢就蔓延到駕駛座了。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林志穎自稱是“特斯拉信徒”,自從2020年接觸到特斯拉後就無法自拔,除了自燃的這輛特斯拉,林志穎還預定了一輛更新的特斯拉,車還沒有到貨,人就住進了醫院。

“自燃”層出不窮

把時間軸鎖定在近一個月內,關於電動車“自燃”的報道層出不窮——

6月26日,湖北襄陽一輛某品牌電動車在充電樁附近起火燃燒。直到第三天,官方才表示“車輛為區域性受損,正在調查事故原因”。要知道,官方曾宣稱自己的產品可以做到“不冒煙、不起火、不爆炸”這三不原則。

7月5日,上海寶山區,一輛某品牌電動車在路上起火。從當地媒體拍攝的影片來看,起火的位置位於車頭底盤處,最後終成熊熊大火。消防員抵達現場對車輛滅火,起火車輛內外損毀嚴重,已經處於報廢狀態。

同一家上海媒體報道,7月3日,南北高架上一輛電動車起火,現場火勢巨大;7月2日,一輛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充電狀態下發生起火,官方尚未公佈具體原因。

7月26日,一輛某品牌電動車在客戶試車途中發生自燃。這是今年6月交付以來,該車型出現的首例自燃事故。

7月21日與26日,杭州、廣州先後有特斯拉Model 3起火……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是詩人陸游筆下的夏日酷暑。電動車在這個夏天多次起火。

車外溫度高,車輛的散熱效能確實相對減弱。審慎地說,不完全是氣溫高的原因。但是電動車在這個夏天頻頻起火,有目共睹。

根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資料,今年一季度,國內接報的新能源汽車火災達640起,同比增長32%,高於交通工具火災8。8%的平均增幅;平均算下來,每天有超7例火災。這個資料還是蠻驚人的。

標準亟待修訂

化學元素週期表上,鋰是直徑最小也最活潑的金屬。體積小、容量密度高,決定了它可以作為材料行業的當紅角色。在金融領域,它也一直是電池的龍頭股。

鋰的化學特性太活潑,另一方面就意味著極高的危險性。鋰金屬暴露在空氣中時,會與氧氣產生激烈的氧化反應而爆炸。為了提升安全性及電壓,工程師們發明了用石墨及鈷酸鋰等材料來儲存鋰原子。

這些材料的分子結構,形成了奈米級的細小儲存格子。這樣一來,即使是電池外殼破裂,氧氣進入,也會因氧分子太大,無法進入細小的儲存格,使得鋰原子不會與氧氣接觸,從而避免爆炸。

鋰離子電池的這種原理,使得人們在獲得它高容量密度的同時,也達到安全的目的。但是,電芯內部短路及易燃的電解液熱分解會放出氧氣,所以電動汽車著火的火勢很大,撲救難度也比燃油車更大。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表示,電池熱失控是電車起火的主因。

熱失控有三種主要機理,分別為隔膜刺穿導致內短路、快充或過充導致負極析活性鋰,以及正極析釋活性氧時,析氧密度隨著比能量提升不斷下降。因此,電池過充、短路、擠壓、碰撞等情況,都可能引起熱失控。

目前電池產品技術正處於發展階段,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車輛電動化方面的法規要求,將長期處於動態發展完善的狀態。

在全球通訊領域,行業共識是:要達到終端使用安全,安全防護的失敗率必須低於一億分之一。相比手機,汽車和生命更加息息相關。如果新能源汽車頻頻自燃,即便續航數值標得再高、充電效率提升再多,終究無法成為眾望所歸之選。

手機的安全防護失敗率低於一億分之一,汽車的標準是否該更高?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汽車標準化要點》明確提出,要啟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安全相關標準修訂工作,進一步提升動力蓄電池熱失控報警和安全防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