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果很嚴重!頻繁打斷孩子的講話,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很多媽媽在與寶寶的相處當中

無意間會打斷寶寶的講話

或者沒有耐心聽完,敷衍了事

大人們不會在意的舉動

卻悄悄地傷害著寶寶幼小的心靈。。。。。

後果很嚴重!頻繁打斷孩子的講話,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媽媽:沒耐心聽完寶寶的話

寶寶:媽媽不考慮我的願望

鏡頭一

“昨天濛濛梳了兩個小鬏鬏,像哪吒,特別好看。媽媽,我也想……”涵涵停住正在穿襪子的手,興致勃勃地對媽媽說起昨天的事。

媽媽一邊麻利地幫她套上裙子,一邊不耐煩地打斷她:“好了好了,快把衣服穿上吧,上幼兒園又要遲到了,你怎麼不著急?!”涵涵一臉的興奮立刻變成一臉的掃興。

到了幼兒園門口,涵涵看到路邊有賣糖人的,旁邊圍著不少小朋友。涵涵想去看看,最好能買一個,舉著糖人進教室。於是,她拔腿就往賣糖人的攤位跑。

媽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別去,沒時間了!”“我就看……”“一眼”兩個字還沒說出口,媽媽已經用力握著涵涵的手,把她拉進了幼兒園。

分析:

孩子說話總被打斷,日久天長就會失去說話的興趣,變得沉默寡言。

因為她覺得說了也是白說,媽媽根本不聽。

這不僅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還會削弱孩子的表達慾望和表達能力。 

對策:

當孩子想和媽媽說一些事情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有耐心,給她表達的機會,讓她說完。當孩子欲言又止的時候,媽媽應該鼓勵她說出心裡的想法、不滿或者委屈,讓她充分地表達自己。

其實,

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也是媽媽瞭解孩子的過程。

媽媽:

不給寶寶申辯的機會

寶寶:

放棄為自己辯解的權利

鏡頭二

泛泛和表弟玩賽車遊戲時發生了爭執。表弟把軌道弄翻,還在泛泛最喜歡的一輛玩具賽車上用力踩了幾腳。泛泛氣得打了表弟一拳,正好被媽媽看到,結果遭到媽媽的批評。

泛泛很不服氣:“我打弟弟,是因為……”

“住嘴!你打人還有理了?”媽媽不滿地訓斥道。

泛泛發怒了,把幾個賽車一股腦兒地都踩踩。

“你瘋了!”媽媽再次訓斥他。泛泛眼含熱淚,覺得自己太委屈了,是表弟有錯在先,他才被迫動手的,沒想到媽媽卻冤枉他。

分析:

泛泛媽的態度給泛泛傳遞了這樣一個資訊:

如果你做錯了事,只有挨批受罰的份兒,沒什麼可解釋的!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媽媽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或者根本不相信孩子的解釋,一味訓斥,讓孩子蒙受冤屈,那麼孩子就會漸漸放棄為自己辯解的權利,

把憤怒、不滿放在心裡。而負面情緒積攢多了,很可能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對策: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媽媽一定要允許孩子申辯,然後再問問當事孩子是不是這回事,兩相對照,還原事情的真相,

公平地指出孩子們的對錯,之後再酌情處理,讓雙方心服口服。

媽媽:

只顧忙自己的,沒有關注孩子

寶寶:

用“沒有了”敷衍媽媽

鏡頭三

照照正在客廳玩積木,媽媽問他:“寶貝,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說著就進廚房開始準備晚飯。

照照抬起頭看著媽媽的背影說:“老師誇我畫的畫好……”照照希望媽媽轉回身,繼續跟自己說話,但是媽媽沒有,而是忙著淘米,對照照的話也沒做出反應。

於是,照照低頭又開始玩積木,不再說話。

媽媽把米蒸上後終於有了空閒,又問:“然後呢?”

這次照照沒抬頭,含糊地說:“沒有了。”

不再搭理媽媽。

分析:

一邊問寶寶話,一邊忙自己的事,很容易讓寶寶以為:

媽媽真正關心的是她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我。

這無疑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於是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回答媽媽的問題時也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對策:

其實,寶寶最關心媽媽對自己的態度,他希望得到媽媽一心一意的關注。如果媽媽很忙,不妨先忙完手裡的活,再找寶寶聊天。

媽媽閒時和寶寶聊天,可以更專注些,坐下來,看著他,仔細聽,並給予適當迴應,用實際行動告訴寶寶:

我對你很有興趣,正在專心聽你講話。

END

作者:流螢

編輯: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