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我國的酒文化傳承了數千年之久,不過在歷史長河中,出現的主角其實是黃酒,而非今天的白酒,哪怕是宮廷御酒也一樣。

相信大家一定都能聽說過武松打虎的故事,故事中的武松海飲之後,還有餘力“手撕猛虎”,但真的要論清楚的話,武松喝的也不過是10-18度的黃酒。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如今作為主流的白酒,是在

元代

引進了

蒸餾技術

之後才有的,真正流行起來也要在明清時期,距今不過數百年的時間。

然而,僅是在這數百年的時間裡,曾經作為上流社會、文人墨客標配的黃酒,卻淪為了廚房佐料,反倒是“年輕”的白酒成為了主流,這是為何?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1.糧食短缺

眾所周知,黃酒的主要釀造原料是米,是人們主要的

食用穀物

之一,而白酒的主要釀造原料是

高粱

民國時期經濟動盪,百姓民不聊生,大米這類穀物自然也成為了

短缺資源

,於是黃酒的釀造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反觀高粱,本身不好吃,做不了主食,但

極易種植

,成本遠低於黃酒,所以便逐漸開始風靡,甚至於蠶食了黃酒市場。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2.沒有飲酒氛圍

黃酒之所以是古代上流人士的標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古時

生活節奏很慢

黃酒度數低、醉得慢,想要得到完整的體驗,就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而上流的富裕之家、文人墨都有足夠的時間品一罈黃酒。

這件事放在

用時間賺錢

的販夫走卒身上,幾乎就是奢望,所以他們更鐘愛“

上勁快

”的高度酒。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在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被快節奏的生活裹挾了,而這也是白酒成為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想要選到合適的白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白酒雖然度數高,能夠滿足人們的

精神、口感需求

,但卻很容易上頭,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所以越來越多的酒友開始喝醬香酒。

木臺厚道酒

就是以“

醉酒慢、醒酒快,喝完不上頭

”的好口碑在貴州爆火的,而這得益於它的好工藝。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首先是採用了和茅臺相同的

12987

的釀造工藝,需要1年才能釀造完成,而在釀造之後,還要有

5年的存放時間

人們都知道酒會

越陳越香

,但對於香氣豐富的醬酒來說,長時間的陳放更多是為了讓酒中含有的

甲醛、雜醇油

等有害物質進行充分揮發,減少對人體帶來的傷害。

除此之外,一個經驗老到的調酒師同樣十分重要。木臺厚道酒的調酒師,是

國家一級品酒師馮小寧

老師,她師承

茅臺老廠長李興發

,勾調的技藝十分紮實。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調出來的酒頗有茅香,但更為重要的是有效做到了

酸鹼平衡

,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度喝酒上頭的可能性,很適合快節奏生活下的酒友飲用。

3.價格昂貴

相比白酒,黃酒的價格其實要更高一些。白酒中當然也有高階的貴价酒,像是茅臺、五糧液之類的,不過

口糧酒

大多很便宜,而且其中不乏品質十分不錯的純糧酒。

但如果想要喝到無新增、品質又不錯的黃酒,那價格一定不會很低,也會比喝白酒的經濟負擔更大,這直接就損失了很大一批的酒友。

傳承千年的黃酒淪為廚房佐料,數百年的白酒卻成為主流,這是為何

所以至今,黃酒的主要消費人群,也都集中在

富庶之地

——江浙滬。

目前來說黃酒在國內的市場並不算大,但是它的出口量卻非常可觀,在日本更是尤其受歡迎,但如果想要黃酒有更遠的未來,首先還是要在國內有更多的擁躉者。

雖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