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蘇嶺”為何變成了“鹿門山”?

曾鞏詩句“不踏蘇嶺石 虛作襄陽行”中“蘇嶺”,為何又稱“鹿門山”?

說來話長,劉秀剿滅秦豐的黎丘之戰,從建武三年(公元27年)打到建武五年,秦豐兵敗,被劉秀斬於洛陽。

襄陽“蘇嶺”為何變成了“鹿門山”?

鹿門層石

這秦豐生為人王,死為鬼雄,人頭落地,陰魂不散,把劉秀攪得坐臥不安,夜寢難眠,連夜做噩夢。劉秀的內侍臣,找來算命的、卜卦的、巫婆、馬腳、端公、陰陽等替他驅鬼安魂,但都無濟於事。

一些方士巫醫專門揣摸皇上心思,東扯西拉,順腿摸虼蚤,啟奏劉秀說,只有到黎丘修廟封神,才能保佑龍體安康。劉秀在襄陽殺了不少老鄉,特別是同窗好友秦豐,本來就疑神疑鬼。經這些人一戳弄,正中下懷,決定親臨黎丘,封神修廟,安慰被斬殺的鬼雄魂靈。

修廟封神,能減輕劉秀在家鄉殺人的自責;但家鄉能否安寧、富足,才是他操的大心。怎樣才能使家鄉太平,百姓富裕呢?他想,最重要的是得在家鄉安排一個好官,這個官既要對朝廷忠誠,又要對百姓盡心。他左思右想,覺得習鬱這人有德行、有才學,熟悉“三綱五常”,不趨炎附勢,又鞍前馬後地跟隨他多年,應該靠得住。

主意一定,劉秀帶領習鬱等文武大臣,從京城來到襄陽。到襄陽後,皇上說要駕幸黎丘,習鬱聽後嚇了一身冷汗。他想,楚黎王秦豐的人馬被劉秀所殺,多少人陰魂不散,黎丘山谷夜裡“鬼火”閃閃。龍體萬一有個啥閃失,我可是頭上戴襪子——挎不下來。

習鬱小心翼翼地奏道:“黎丘山荒嶺野谷,瘴癘肆虐,恐傷聖駕。蘇嶺山跟霸王山一脈相承,實為一山,皇上還是駕幸蘇嶺山為好。”黎丘是當年秦豐據守的山頭,劉秀也犯惡(wù)怵(心裡不安),聽習鬱這麼一奏,再加上文武大臣也懼悚黎丘的陰風邪氣,都進諫不上黎丘,劉秀就改了上黎丘的初衷,一哨人馬浩浩蕩蕩上了蘇嶺山。

上了蘇嶺,只見群山疊翠,煙樹蔥蘢,漢水如帶,崖扉松徑,山澗深幽。劉秀龍顏大悅,心曠神怡,手指南方問:

“那是什麼山?”

“霸王山。”習鬱忙答。

“名從何來?”

“那是秦豐當年佔山為王的地方。老百姓稱秦豐為‘草霸王’,這山就叫霸王山。”

劉秀哼了一聲,指了蘇嶺對面的山。習鬱忙答到:“對面山叫香樟山。”

劉秀說:“叫香爐山吧,讓百姓來燒香,祭祀亡靈,免生災難。”香爐山由此得名。

劉秀又指著緊連著香爐山的一座山問到:“那是什麼山?”

“那是虎頭山。”習鬱答道。

“怎麼叫虎頭山?”

“你看那山自北向南一道嶺,有頭有尾,像只臥虎。傳說是當年給秦豐餵奶的那隻老虎變的……”

“住口!”劉秀不悅,他想,怎能讓秦家一脈相承,雄踞一方呢?略一沉思,說:“改,改叫獅子山!”

劉秀是一朝天子,君子口中無戲言,他剛說罷,那座原來像臥虎的山嶺,一下變了模樣,橫看直看,活像一頭披毛散發的雄獅。

劉秀最後問到進山靠漢江的一座山,習鬱答說:“李家大山”。劉秀隨口說:“就叫李家大山吧,百姓多了,鬼怪自然就不敢橫行了。”

襄陽“蘇嶺”為何變成了“鹿門山”?

鹿門鱷魚石

這一君一臣,一問一答,得意洋洋。眼看太陽當頂,突然霸王山颳起一陣旋風,山上的枯枝爛葉旋到空中,打著轉轉兒,向蘇嶺山刮來。說來也奇怪,這旋風偏偏在劉秀、習鬱頭上盤旋,旋得兩人哈欠連天,不一會兩人就打起盹來。陪駕的文武百官個個躡手躡腳,只怕驚了龍體,打斷了美夢。

午時已過,君臣二人醒來,習鬱向劉秀稟報:“報告皇上,臣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兩隻梅花鹿,飛奔到皇上面前,前來護駕。”劉秀很驚奇地說:“朕也夢見了兩隻梅花鹿,前來朝拜。”習鬱隨後說:“這是皇權神佑。”文武大臣都隨聲附和:“皇權神佑!”劉秀一時高興,誇習鬱有功,當場下旨,封習鬱為襄陽侯,詔示習鬱,在他們打瞌睡的地方修一座神祠,以便祭祀。

皇帝的話習鬱哪敢怠慢?送走劉秀及文武大臣後,他當即令人採購磚、瓦、木料,召集各地能工巧匠,在劉秀君臣二人夢神鹿的地方,修了一座蘇嶺神祠,並雕刻了兩隻梅花鹿,立在祠門兩旁。因祠門兩旁有兩隻梅花鹿,當地老百姓稱祠為鹿門祠,即現今的鹿門寺。鹿門寺所處的蘇嶺山,也改叫了鹿門山。

襄陽“蘇嶺”為何變成了“鹿門山”?

鹿門龜石

【連結】晉代習鑿齒《襄陽耆舊記》卷三《山川》記載:“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習鬱為侍中,時從光武幸黎丘,與帝通夢,見蘇嶺山神,光武嘉之,拜大鴻臚。錄其前後功,封襄陽侯,使立蘇嶺祠。刻二石鹿,夾神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或呼蘇嶺山為鹿門山。”

《後漢書》記載:東漢建武“四年春(公元28年)正月甲申,大赦天下……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義大將軍朱佑率二將軍圍秦豐於黎丘。十二月丙寅,進幸黎丘”。(“宛”即南陽,“黎丘”即今霸王山、宜城一帶。)

(蒐集整理者:王玉 楊立武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