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心非常像太陽,鮮花毒草他都會照耀,善與不善者皆受其益

選文 |《雪漠詩說老子》

作者:雪漠

人民文學出版社

沒有私心的太陽

[原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意譯]

聖人恆常處於一種無私無我的狀態,安住於大道之心,他的心就像鏡子一樣,總能照出老百姓的心。善良的人他會以善意來對待,不善良的人他也會以善意來對待。因為他的德行已經到了這個層次。對他誠實守信的人他會報之以誠實守信,對他不誠實不守信的人,他仍然會報之以誠實守信,因為誠實守信是他的品質。聖人就像大地一樣,能包容萬物,與萬物同心。百姓總是專注於他們的耳目,各用其聰明,聖人則像孩童一般,保持淳樸。

[導讀]

讓我們來談談“德”吧。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字的源頭和水的源頭一樣,清澈明晰,而隨著流佈漸廣,其中混入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德”字尤其如此。我們今天說的道德,早已不是本初的道德,這“德”字,也是越發難以辨別其本來面目了。

你知道的,我們今天談論的道德,充滿了主觀性,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人們的道德標準並不一樣,你認為無法容忍的,在別處也許視為尋常。

但聖人最初所說的道德,是一種客觀律則。大道自不必說,德,也是一種客觀標準。

何為德?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道生了萬物,而德養育、化育萬物。德,唯一的客觀標準,就是能利益萬物的生長化育。

如此一來,一切都簡單了。再也不必為了道德與不道德的問題,而爭吵不休了。想做一個有德者,方向也無比清晰明確了:你能有益於眾生的成長嗎?能,方向就對了。

看看老子所說的聖人,是不是這樣的有德者?是不是以淳樸之心對待百姓,所作所為,皆是為了促進他們的幸福?

[詩說]

真正的聖人沒有他自己,

沒有私心也沒有貪慾。

他知進知退沒有阻礙,

教化天下如順風揚塵。

他明白活著只是過程,

人無論如何都會逝去。

一切都抓不住正在溜走,

一切都是太陽下的露珠。

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一切都是一點點記憶。

那記憶也像遠去的黃狗,

正被那遺忘一點點吞噬。

聖人隨緣度世毫不勉強,

看星星望月亮好生愜意。

他為百姓的需要而活著,

心中沒有一點點分別。

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

百姓討厭的他也接受。

無論對方是善人惡人,

他都像母親對待嬰兒。

對於守信者他也守信,

對失信者他不棄不離。

聖人的心非常像太陽,

鮮花毒草他都會照耀,

善與不善者皆受其益,

於是百花齊放充滿生機。

雖然人人都能聰明算計,

但聖人讓他們復歸於嬰兒。

他們淳樸的微笑沒半點造作,

就像嬰兒們望著母親。

世上一切於是呈現出美麗,

都是渾然一味生於自然。

個個都收斂了自己的慾望,

心思已全部歸於拙樸。

然而聖人不能強行出世,

條件不備時會潛行於世,

好似雷霆總藏於蒼穹,

也像美玉總藏於石中。

滄浪之水清兮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濯吾足,

一旦時機成熟條件具足,

便可像雷霆震響於天空。

聖人做人精誠於內,

聖人做事德流四方,

內心強大猶如天地,

天下萬物無不覆載。

天包容而養育了萬物,

天德只奉獻而不索取,

日月有正大光明之德,

無盡的光明照耀有緣。

當天覆地載相容相和,

大地就會穩定和安寧。

惠及廣遠長久不衰,

萬物因之得到滋養。

聖人效法天心地德,

無所不容惠及萬民。

聖人憂百姓之憂,

聖人樂百姓之樂,

對天下有利則誨人不倦,

對天下有害則噤若寒蟬。

聖人治世注重防患於未然,

而看輕不可預料的結果。

他們畏因不畏果,

重心亦先於重形。

聖人行事先得百姓之心,

重農先充實國家之倉,

次者理財開源節流,

如綿綿之水不與民爭利。

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

聖人陰陽為綱四時為紀,

聖人做事要相機而動,

沒有超出時代的奢求。

天道沒有給予之心,

是故亦無奪取之意;

天道沒有私德侷限,

就不會仇恨和埋怨。

善於給予者必善於掠奪,

善生讚美者必善於生怨。

若見美譽必隨之大毀,

若圖大利必隨之大害。

利是害的前奏,

福是禍的先鋒,

想無害不必求利,

想無禍不用貪福。

有權威而能合乎大道,

百姓就會樂於跟隨。

想做大事卻道德低下,

會德不配位凶多吉少。

小恩小惠會損傷道心,

過於苛刻無益於行道。

即使是遭遇了一場大火,

觸火者死於烈火之中,

稍遠的石頭已被燻黑,

百步外卻能安然無恙。

同一場火災結果卻不同,

取決於你與災禍的距離。

因此聖者懂得分寸,

不近權威故遠離禍患。

要知道世上有四種怨恨,

往往會導致可怕的禍患:

居高位者必然遭忌,

要淡泊名利禮賢下士;

功高震主者十分危險,

要急流勇退減少私慾;

俸祿厚者必招忌妒,

佈施應該更為廣博;

行高於人人必誹之,

當韜光養晦和光同塵。

要樂於修德而忘記貴賤,

要樂於修道而不怕貧窮,

不追求名利而忘了志向,

不會被利誘而安貧樂道。

當知道人之壽不過百年,

那憂慮之水卻滔滔不絕。

杞人憂天徒勞無益,

要安住當下靜對變化。

若是花開非時反常,

其結果也會相應異化。

對於反常的諸多事物,

處理時一定要謹慎小心。

聖人當效法天道自然,

以虛靜為主善始善終,

過多幹預會折騰百姓,

百姓得不到自主和安定。

勿攪勿擾萬物將自清,

勿驚勿駭百姓將自理,

尊重民意順乎民心,

隨順自然規律絕不強求。

聖人以善示人不故弄玄虛,

不輕易改變故舊的常規,

聖人不穿奇裝異服,

聖人沒有詭異之行,

聖人沒有諛美之語,

聖人不居短命之地,

聖人不行不歸之路。

聖人通達而不華美,

貧窮亦不失尊貴,

榮耀而不賣弄,

隱忍而不可辱,

有特性而不怪誕,

外示土石而內懷寶玉。

聖人拋棄片面和主觀,

聖人遠離自私與貪婪,

聖人順其自然順世而為,

聖人效法天地恆久施惠,

聖人好似日月大公無私,

聖人和合陰陽生養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