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就像分手,分手見人品

離職就像分手,分手見人品

公司不需要的,是這兩類人

首先,什麼樣的人不合適公司,要和他談離職?

第一種,就是價值觀不好的人。

為什麼需要看一個人的價值觀?

如果只看業績,那麼員工們為了達成目標不擇手段怎麼辦?

做出傷害客戶的行為怎麼辦?

只為了自己的業績,不協同其他人怎麼辦?

只看業績,他們就會追求短期利益,然後會做出非常多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的事。

考核價值觀最根本的目的是“對齊”,即人們放下原有的各自的觀念,對齊到新的、共同遵守的價值標準上。

簡言之,也就是讓大家知道公司鼓勵什麼,不鼓勵什麼,什麼是不容侵犯的,有一個共同的標準。

價值觀是需要考核的,很多公司有價值觀,但沒有考核,沒有考核,就意味著就沒有價值觀。

考核的時候價值觀和業務還必須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

比如公司有敬業這一條價值觀,員工每天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就是沒有結果,那麼可以算他敬業嗎?

價值觀肯定不會打高分,因為他沒有拿到結果,如果你去看他的過程,你會發現是經不起考驗的,很可能他是在無實物表演。

所以價值觀必須和業績掛鉤,我們判斷一個人表現如何的時候,也要進行結合。

第二種就是持續拿不到結果的人。

公司請人來工作,是解決問題的。

如果一直拿不到結果,就不是人力資源,變成了人力成本。

結果是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的非常重要的標準。

離職就像分手,分手見人品

留下不合適的員工

是在耽誤他的前途

第一種立即予以開除,毋庸置疑。

但第二種,需要慎重一些。你覺得他能力不行,那麼你讓他離開之前,作為管理者,你要捫心自問,你盡到責任了嗎?

公司給員工開的是兩份工資,除了正常的工資之外,還有一份工資是成長,你是否幫助他成長了?

很多公司是嚴進寬出,人招進來,達不到需求,就讓人離開。根本沒有視人為人,不合格就淘汰,把人當成了機器。

把人招進來了,當員工能力達不到的要求的時候, 我們要輔導他。

如果輔導不成功,可以給他調整KPI,如果還是沒有效果,那麼可以試著調崗。

他可能來到你這家公司,做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他換了一個崗位, 就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最終喚醒了他。

當你這些事情都做了,發現他還是離預期偏差太遠,那麼沒辦法,只好請他離開。

因為管理者的時間是最寶貴的,我們要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事情上。

此時你要相信“大惡乃大善”,倘若員工不適合這家公司,你強留下他,其實你不是在幫助員工,而是在取悅你自己,滿足自己的舞臺感。

他也知道自己能力跟不上,但你還是留下了他,你沉浸在他對你的感激中。

這麼做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你耽誤了他的前途,但還是要幫助他。

奈飛就值得學習,奈飛也會讓不合適的人離開,但也會幫他們介紹更適合他們的工作,一家公司的失敗,很可能在另外一家公司走向成功。通常員工離職後,依然和公司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離職就像分手,分手見人品

如何讓對方心平氣和地接受結果?

當然在請人離開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很多公司員工離職,最後鬧得不愉快。

你溝通的時候,他反而在質問你,你本來是要開掉他,結果卻成了“被開”。

員工跑到各種平臺,說公司的不好,甚至引起輿論。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是因為溝通方式不太對。

在蹲馬步管理工坊中,就告訴過大家溝通的方法分別有“法理情”和“情理法”。

請人離開,要用情理法,要跟他先講感情。我們首先要跟他共情,理解他的委屈,理解他的痛苦。所以要讓他先發洩,發洩以後要去理解他的情感。

這個時候,他會有很多疑問,也有很多情緒,你要跟他講清楚。

因為平時有很多管理案例,都有充分的資料。對工作結果、過程、價值觀等方面也都有公正的評價。

透過這些案例,你能夠證明他不適合這家公司,並不是你故意刁難。透過講道理,讓他認識到自己不適合這家公司,他也就能放下。

以我的經驗,只要你讓他發洩掉了情緒,然後你跟他講道理了,平時你也給他做了輔導,盡到了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99%的人到最後不會跟你鬧。他只是會覺得很遺憾,會很難過。

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非常頑固,不聽你的,那就只能繩之以法。離職跟分手是一樣的,分手你才能看清楚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他的人品不好,也給了你反思的機會,你招來了不合適的人。

如果他是因為價值觀有問題走掉的,他走了之後,還要團隊消毒。什麼叫團隊消毒?

他離開之後,你還要把離職的原委告訴大家,具體違背了哪條價值觀,這樣既能避免員工們私下議論,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最後我想說

,作為管理者,你讓一個人離開,一定是你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而且抱著幫助他成長的心態。如果你只是找藉口開掉他,那麼這樣的管理者,絕對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