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我不造車,但會與三家車企深度合作

2021年4月12日,華為在深圳舉辦華為分析師大會HAS 2021,本屆大會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為主題,邀請了400多名行業分析師、財經分析師、各行業意見領袖及媒體現場參會。

會上不僅提到了通訊網路、智慧基建、ICT賦能等主業務,還罕見地提及了關於“華為造不造車”的問題,但是比較遺憾的是,華為的答案依舊是“華為不會造車”。

似乎大家覺得華為應該造車,因為它有這個技術能力和資本體量,畢竟,連小米都宣佈要造車了。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造車的問題經過了多年慎重的討論。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有跟車相關的技術研究,當時成立了一個車聯網實驗室。

這些年來,電動車不斷進化,從簡單地電力驅動變成複雜的智慧汽車,原來只需要做三電系統,但是後來華為發現,最終的目標應該是要做個“駕駛員”(自動駕駛),隨著華為的技術智慧汽車的應用面越來越廣,華為的ICT目標就直接指向了“駕駛員”。

徐直軍表示,華為高層和中日德的車企高管都有過接觸,深思熟慮之下,華為明白汽車產業界更需要華為ICT的能力,而不是需要華為這個品牌的車。

其實,大家糾結的“華為造車”的問題,早在2018年的三亞高管會議上就已經立下最終決定:華為不造車,只幫車企造好車。這個目標至此都沒有改變過。

那麼面對日益增長的智慧汽車市場,華為有什麼佈局和企劃呢?華為方面強調,將以自動駕駛軟體方面為重點,強力投資,推動整個汽車行業和全社會ICT的連線,堅持做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重點放在怎麼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

當然,作為一個ICT企業,華為也希望能夠開創一些新的盈利模式,華為會透過華為INSIDE模式,和三個車企進行深度合作(包括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之後先後推出全棧搭載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的子品牌(車企的子品牌)的智慧汽車,車身上會有HI(Huawei Inside)Logo。

簡單來說,看到這個銘牌,就是與華為深度合作的產品。據徐直軍表示,大家最快可以在今年4月在上海看到華為合作的車輛上路測試。

汽車作為一項前期投入巨大,回報週期很長的規模性產業,華為在腹背受敵的同時,要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與其燒錢造車,不如成為增量供應商,從多個角度來看,華為的決策還是很穩健的。

(圖/文/攝:皆電 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