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從2020年初開始,汽車行業缺芯情況就開始出現,甚至愈演愈烈,導致眾多不尋常事件的發生。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晶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車市也一反常態,出現了諸如熱銷車型緊缺、終端優惠收縮、新車交付延遲和豪華品牌高價回收二手車等情況。更多非剛需購車消費者轉為觀望狀態,“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不再。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據乘聯會資料顯示,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8。2萬輛,同比下降17。3%;其中,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3。4萬輛,同比增長202。1%,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是的,即使新能源車銷量暴漲,也不能有效帶動整體汽車市場的上漲。

這裡有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全球車企都面臨著缺芯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車銷量好像不受影響似的。難道傳統車企會缺芯,新能源車企就不缺嗎?這個缺芯的現象,外資車企要比自主品牌車企更嚴重,這又是為什麼?

燃油VS新能源,誰更缺芯?

晶片至於汽車產業來說有多重要?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9日,全球範圍內因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減產已達585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減產數量達到了112。2萬輛。假如影響不是如此之大,人們也從不會意識到汽車晶片竟然如此重要。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晶片對於汽車產品來說,其重要性等同於人類大腦般的存在,主導著汽車的各個裝置與系統之間的協同工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有負責算力和處理如發動機MCU,有負責功率轉換如IGBT,還有用於各種雷達等感測類晶片。

隨著汽車的智慧化程度不斷提升,小到一個像頭、大到ECU控制器,都離不開各式各樣晶片的共同加持。不誇張地說,汽車的智慧化就是晶片的智慧化。也就是說,智慧化程度更高的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其需要的晶片數量相對來說要更多。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據長安歐尚工程師介紹,一般傳統燃油車的晶片數量大約在500-600個左右;新能源車、配備了自動駕駛等更高階技術的車型,晶片數量可以達到1000-1200個左右,而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長當中。相對而言,新能源車的晶片需求量會更大。

雙積分策略,更偏向新能源

既然新能源車的晶片需求量更大,在缺芯的大環境下,為何它的產量似乎不受影響?鍾叔駕道從長安歐尚工程師口中得知,這個主要跟各個廠商的晶片的分貨策略有關係。可別忘了,新能源車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推動。

而雙積分政策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有力促進了行業技術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推廣。日漸完善的積分交易機制,更進一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成熟。同時,它也是一個“緊箍咒”,讓車企不得不迅速轉型新能源。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據統計,在正負積分抵消之後,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淨正積分328萬分,平均燃料消耗量淨負積分666萬分,乘用車市場仍然存在負338萬分的“雙積分”缺口。而國內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價格也水漲船高,從2019年的800-1200元/分提升至如今的2000+元/分。

不難看出,“雙積分”既是車企生存的法則,也是一個有形的資產。生產一輛續航達標的純電動車能獲得的積分最高,車企自然會更偏向於優先考慮新能源車的排產,晶片分貨的天平自然也會向新能源車傾斜。

所以說,並不是新能源車不缺芯,只不過是廠商的分貨策略有所偏重罷了。

市場侷限,自主渠道相對更多

至於外資車企缺芯的程度為什麼比自主品牌要嚴重,和它們的體量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像大眾、豐田、本田和日產等跨國巨頭,全球每年的銷量都是百萬輛級別,更大的體量意味著轉身的難度也更高。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自主品牌車企主戰場主要是中國市場,一百多萬的年銷量已經是天花板,晶片供應相對要充足一些。而跨國車企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各個國家的產業鏈又不盡相同,缺芯現象自然更嚴重。

另外,國內車企中的比亞迪、上汽以及不少半導體企業已先後入局車規級晶片領域,透過強化供應鏈優勢,有效化解晶片短缺壓力。而像理想汽車等體量更小的新勢力,則擁有更強的靈活性,全球各地掃貨也是未嘗不可的。

全球缺芯, 新能源車為何不缺?

點選載入圖片

此前,理想汽車被曝出以超出正常價格近800倍的價格收購晶片,但隨後官方予以否認。不過,據汽車供應鏈人士表示,部分主機廠和零部件企業在黑市購買晶片的現象的確存在。個別緊缺晶片漲價十來倍左右算是正常的範圍區間,但也不排除部分新勢力在晶片極為短缺之際,以超出市場價數百倍的價格去入貨。

鍾述

不難看出,要解決晶片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高效協同,採用更多的措施和渠道作為補充,才會達成目標。還是那句老話,“有危才有機”,車企如何抓住這個機會鞏固自身的實力,將更多核心技術實現自研自產,應該是所有品牌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