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2019年新國標出臺,截至現在差不多3年,電動車行業也進入了所謂的後國標時代,同時,電動車“合規化”也成為了討論度較高的一個話題,許多權威人士都為電動車“合規化”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電動車面臨的“3大”變化,讓車主上路不再是零門檻。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我國電動車基數很大,據不完全統計已經超過3。5億輛,也就是說每個家庭幾乎都有一輛電動車。而電動車也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其中有“3大”變化就值得廣大車主們的關注!

變化一:地方管理法規加強

電動車在我國發展二十五年,在前二十年一直處於一種“野蠻生長”的狀態,而隨著行業不斷髮展完善,“有法可依”也成為了推動電動車合規化的重要一環。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所以,自從2019年新國標出臺以後,全國多個地方相繼出臺了電動車管理法規,包括但不限於浙江、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河北、海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均出臺了相關地方管理法規,涉及的問題有很多,比如電動車頭盔、上牌問題,電動車闖紅燈、逆行問題,電動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問題等等。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隨著電動車合規化地逐步推進,各地方相關立法工作也陸續完成,為電動車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援,這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個好訊息,能保障利益的同時也能做到有法可依。

變化二:逐步推廣賦碼工作

運用法規加強管理固然重要,但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還是有許多灰暗地帶,所以從去年起更加智慧化、資訊化的“賦碼”管理就登上舞臺,其中浙江的“浙品碼”就是此次改變的排頭兵。

所謂的“賦碼”管理其實很好理解,它就是電動車的一張身份證,在電池或車身打上二維碼,透過“一碼統管、以芯智控”方式,實現了從生產、銷售、登記、騎行、充停、維修、回收全鏈條閉環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只要拿起手機掃碼,就能清晰地知道電動車的前世今生,哪怕以後出事故也是有證據可以查證的。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而今年開始,北京同樣推出了“一車一池一碼”,從而也可以得知,未來將會有更多城市實行電動車“賦碼”管理,切實保障咱們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能加速電動車行業的規範化。

變化三:逐步推行駕駛證

除了上述所說的兩項變化外,其實還有駕駛證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新國標出臺後,電動車有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之分,其中電摩和電輕摩就是屬於機動車,所以總結一句話,電動車中除了電動腳踏車外,其他的車型都是機動車,因此按照交通法規定,都是需要持駕駛證才能合法上路。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

這一項規定雖然存在,但就目前情況來說還沒有在全國推廣,一是因為電動車涉及人群較廣,駕照考取難易程度存在差別;二是因為大眾的心理原因,電動車本就是腳踏車的替代品,很多人潛意識裡認為電動車就不應該要駕照。所以駕照這項工作難以推行。

不過,隨著合規化的逐步完善,電動車駕照也是勢在必行的,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侃侃而談

電動車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規範駕駛電動車也是至關重要的。目前電動車監管開始嚴格起來,車主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提高安全意識,戴頭盔、不闖紅燈,走正確的車道。

電動車迎來“合規化”, 上路有“3大”變化, 從此不再是“0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