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歷史中,明朝擁有十分強勁的實力,但

“物極必反”,正因為政治、經濟的繁榮與昌盛,反抗勢力擁有了更迫切的想要打破現實的想法。同時,社會中滋生出一個新的團體,一種名為“資本主義”的光芒從縫隙中悄然照射入早已腐朽的封建王朝。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由於農業的高度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被長時間壓迫的農民終於有了一個宣洩的出口:農民起義。在明朝中後期,政治的腐敗與與社會的動盪不安使得農民生活窮苦,甚至一度出現全國範圍內的饑荒。因此,農民掀翻了鋤頭,決定翻身做主人。這其中,有一位農民領袖成功坐到了主人的位置。

李自成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自他一出生,上天就已經給他安排好農民的任務。他幼時入寺廟做和尚,並在地主家放羊,年幼的他尚且不懂得如何低聲下氣,但是也與自己的親人一樣能夠感受到生活對自己的不公。很快,身體孱弱的父母都抱著對這世道的怨恨以及對兒子的戀戀不捨撒手人寰,而他從此孤苦伶仃。後來他厭倦了放羊的生活,決定去驛站做一名驛卒。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很快他就發現,這個決定是無比錯誤的。因為他正好趕上了當時的崇禎皇帝改革驛站,崇禎二年(1629年),勵精圖治的崇禎帝繼續施行前人未完成的改革。崇禎改革驛站的首選目標就是他所在的陝西。其實改革驛站本身是一計良策,因為明朝的驛站是油水非常豐富的地方,官府管理人員經常虛報馬糧,實際馬糧中一大部分都是人吃的糧食,因此驛站無疑給農民增加了負擔。

但是崇禎錯在急功近利。他直接裁剪掉了驛站制度,而驛站中絕大部分人群其實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驛卒,他們與農民的角色是相似的,都是被官府壓迫的物件。驛站被撤後,幾乎兩萬驛卒都直接失業,這其中也包括李自成。

李自成頓時陷入非常艱難的局面。他放棄了牧羊的生活,就是為了能在驛站混一口糧食吃,結果現在驛卒也做不成,回到家鄉後還不知能不能再牧羊。且他本來就背了債,牧羊根本就無法負擔起債務。被逼急了的李自成直接將刀指向了債主,他把債主殺害後,終於無後顧之憂地踏上謀反的道路。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李自成起義的口號是“均田免賦”,這一說法從字面上來看非常先進,將全國的土地均分給農民,免除農民的賦稅。然而四個字的背後仍舊是霸權,他沒有改變上層階級的存在,只是將這個階級的物件變成數以萬計的農民。而且他的中心思想也並不是想要毀滅封建主義——這項給農民帶來痛苦的根源,而是維持它的穩定發展,這也是後期李自成失去本心的最根本原因。

在他奪取天下的途中,有許多能人義士加入他的行列,這其中不僅有貧窮的農民,甚至還有富貴人家的子弟。李巖在他成功的道路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明季北略》中形容他“有文武才”,他不是農民出身,而是生於書香門第,他父親曾是山東巡撫、兵部尚書,而他十幾歲時就中舉。這樣一位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少爺,由於父親被貶黜,或是早就預料到明朝的衰敗,也跟隨李自成一起討伐明朝。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李巖剛與李自成結識時,曾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但是李自成一介武夫,出身農民,從小都沒有碰過書,怎麼能聽從。因此,雖然李巖經常獻計獻策,但大多被忽略了。李巖謙虛待人,又足智多謀,在軍營中、鄉村中威望很高,士兵們都追隨他,百姓也擁戴他。

由於李巖看人眼光毒辣,他能精準的看出李自成周圍有哪些人不成氣候,有些人甚至奸邪惡毒,不足以為重任,因此他也經常向李自成諫言。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的話自然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因此行事風格招引人怨恨妒忌,仇敵頗多。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在坐上皇帝的寶座後,李自成便一改往日作風,他得到了榮華富貴,也與統治者做著相同的事情——殺戮。他將那些反抗計程車族和官兵以及其家屬全部斬殺,幾乎所有貴族的家都被洗劫一空。城中的百姓聽到後並未感到高興,他們反而惶恐不安,認為這群粗俗、鄙陋的農民兵早晚有一天也會對自己揮刀相向。

李巖的冒死進諫也並沒有阻止李自成,因為他已經陷入了功名利祿的怪圈無法逃離。李巖在朝廷上仇家很多,被孤立的他很快就被誣陷,李自成聽信小人讒言,將這位為大順建立豐功偉績的良將殺害。被百姓、士兵擁戴的李巖慘死在他的手中,李自成大失人心,軍隊無心應戰,甚至在李自成被村落中的農民誤殺時也只是草率地將其安葬。就此,只有短短一年政權地大順夭折在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九宮山被殺後,數十萬大順軍去了哪為何李自成被草草安葬

歷來成大事者,在獲取勝利的時候依然能夠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擾。李自成的失敗,只能說是他一手造成的,這或許也與他嗜殺、高傲的性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