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這次馬屁,他就從史書上消失了

拍完這次馬屁,他就從史書上消失了

日常工作中,人們為了得到領導的肯定,往往會說幾句奉承話,俗稱“溜鬚拍馬”,其典故由來已久。

01

宋真宗時期,大臣丁謂善於迎合皇帝,官至副宰相。

宰相寇準很看不起他。

一次聚餐,寇準的鬍鬚粘上了飯粒,丁謂馬上起身為上司整理,一邊“溜其須”,一邊讚歎寇準的鬍鬚長得好看。

寇準笑著說:“參政,國之大臣,怎麼能為長官拂鬚呢?”。

說得丁謂羞愧難當,此後,丁謂被人戲稱為:“溜鬚宰相”。

拍完這次馬屁,他就從史書上消失了

02

古時候,邊塞牧民以養駿馬為榮。

人們牽馬相遇時,時常拍拍對方馬的身體,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

形成習慣以後,大家也不管對方的馬到底怎麼樣,一味只說“好馬,好馬”。

元朝的官員多是武將出身,馬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讚美自然就是誇他的馬好。

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

要想討得上司歡心,也需要有真才實學。

宋代張才翁在《全宋詞》中只留下了一首《雨中花》。

正是為了討好上司張公癢所作,《能改齋漫錄》記載了此事:

張才翁曾在臨邛任職,他才華橫溢,卻性格狂放。

郡守張公癢很不喜歡他,甚至達到了厭惡的程度。

張才翁也想升官,又深知自己不受上司待見,於是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拉近與領導的關係呢?

透過觀察,張才翁知道張公癢喜愛作詩,便收集了許多他的詩作,潛心研究。

終於,機會來了。

某次,張公癢帶著下屬赴白鶴遊玩。

張才翁得知此事,當即找到隨行的官妓楊皎,重金賞賜後說:“張老頭一定會作詩,到時候請你立即把他的新詩送過來。”

果然,張公癢才到白鶴,便賦詩一首:

初眠官柳未成陰,馬上聊為擁鼻吟。

遠宦情懷銷壯志,好花時節負歸心。

別離長恨人南北,會合休辭酒淺深。

欲把春愁閒抖擻,亂山高處一登臨。

張才翁得到此詩,當即施展出平生才學,在原稿上增增減減,改寫出一闋《雨中花》:

萬縷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猶未成陰。

據雕鞍馬上,擁鼻微吟。

遠宦情懷誰問,空嗟壯志銷沈。

正好花時節,山城留滯、忍負歸心。

別離萬里,飄蓬無定,誰念會合難憑。

相聚裡,休辭金盞,酒淺還深。

欲把春愁抖擻,春愁轉更難禁。

亂山高處,憑闌垂袖,聊寄登臨。

內容雖然還是原來的內容,但由詩而詞,十分巧妙。

這首詞送到楊皎手上。

楊皎當眾唱出這闋《雨中花》時,滿座皆驚,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張才翁所作。

張公癢如遇知音。

從此以後,一改之前對張才翁的反感,張才翁成為他最為欣賞的官員。

拍完這次馬屁,他就從史書上消失了

03

如果學藝不精,一知半解的去拍上司馬屁,則是一件危險的事。

南朝梁元帝蕭繹是有名的才子帝王,可惜自幼盲一目。

魏晉時期,最看重人的相貌,長相不好的,大多受到歧視,這也是蕭繹心中永遠的痛。

蕭繹最初被封為湘東王,下屬劉諒很有文才,最受蕭繹看重。

一次,蕭繹帶領屬下去江邊遊山玩水,看到煙波縹緲的美麗景色,劉諒靈感突發,他要在老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於是說道:“今天這情景可謂是‘帝子降於北渚’。”

這是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用來形容蕭繹本來沒有什麼不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誰料想,蕭繹勃然大怒,當即怒斥道:“你是想說‘目眇眇而愁予耶?’吧!”

是呀,帝子降臨,我卻眼睛不好,看不清楚。

蕭繹一生,最恨的就是別人拿他的殘疾說事。

從此以後,史上再沒有關於劉諒的任何記載。

可能,被處死了吧。

看來,還是要多讀書啊。

參考資料:《宋史。寇準傳》《全宋詩》《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續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