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久已無家家即在,丈夫原不望生還! ——張同敞·《自警》

永曆四年(公元1650年)潤十一月十七日,桂林城北,南明文淵閣大學士瞿式耜慷慨赴死,與他一同遇難的還有名臣張居正的曾孫、時任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的張同敞。

張同敞,字別山,湖北江陵人,“少超雋,尚忠義”,長於詩賦和書法,善行草及八分書,以文才聞名於當地。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崇禎三年,崇禎皇帝為張居正平反,恢復其長子官職,並授予張同敞中書舍人一職。

崇禎十五年,張同敞奉詔慰問湖廣、四川諸藩王,任務完成後,未等回京城覆命,就傳來北京失陷的訊息,張同敞失聲痛哭,連續數日無法進食,史書上稱“哭踴絕食者數日”。

張同敞認為張家世受國恩,決定終身為明朝守孝,從此“冠白網巾,衣布素,撤音樂”,直到遇害,未及上繳的朝參牙牌,則供奉起來,“每旦必鞠躬脩敬焉”。

弘光政權建立後,張同敞以居喪禮為由,不肯入朝,清軍佔領南京後,前往福建,投奔隆武帝。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張居正劇照

隆武帝追錄張居正邊功,授予張同敞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並派他前往湖南聯絡何騰蛟部。

但隆武政權很快就滅亡了,張同敞只好改投於肇慶稱帝的桂王朱由榔(即永曆帝),被授予翰林院侍讀學士。

但正氣凜然的張同敞遭到馬吉翔、郭承昊等弄權小人的排擠,也遭到跋扈軍閥劉承胤的嫉恨,鬱郁不得志。

永曆三年,張同敞在老師瞿式耜(時任文淵閣大學士、吏、兵兩部尚書)的推薦下,被永曆帝任命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總督諸路軍務。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張同敞雖是文人,但“有文武材,意氣慷慨”,每次出兵,總是一馬當先,每當失利時,他總是端坐不動,穩定了軍心,將士們回身作戰,取得勝利。

他還經常以忠君愛國鼓勵部下,說道動情處,涕淚齊流,“諸將翕然欽感之”,最終得到廣大將士的信任和擁護。

全身心投入抗清事業中的張同敞,“身無餘衣,廚無兼肉”,但永曆政權朝堂內鬥不斷,各領兵將領也互相傾軋,使一度好轉的抗清形勢付諸東流。

張同敞亦為軍閥部隊所裹挾,“莫能自行其志,每午夜,秉燭起,欷歔悲吟以寄意”。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有一次,張同敞到桂林郊外虞山散心,寫下一首《己丑客灕江遊虞山次韻》,表達自己對抗清前景的擔憂。

詩曰:

六年不見舊長安,帶甲彌天憶羽幹。

古徑無人松子老,野雲有路石頭寒。

遙追五月車衡禮,留得先朝忠靖冠。

幾處河山猶故物,九嶷時在坐中看 。

永曆四年,定南王孔有德率領清軍進攻廣西,攻佔龍虎關和嚴關,桂林守軍聞訊,要麼主動出城投降,要麼收拾細軟跑路,桂林成為一座空城。

同樣遭到排擠失去兵權的瞿式耜,留在城內,端坐於府中,準備與桂林共存亡!

在靈川督軍的張同敞聞訊,立即趕回桂林,準備與老師一起赴難。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瞿式耜不忍學生與己一起赴死,說道:“我是桂林留守,守土有責,當與桂林共存亡,你並非留守,為何要回來呢?”

張同敞昂然答道:“同敞不死於陣者,為不欲曖昧自斃耳。願與先生同死城中!”,瞿式耜聞言不再相勸,兩人在府衙大堂整衣肅冠,秉燭行酒,各賦絕命詩。

清軍入城後,衝入留守府衙,將兩人押送到孔有德面前。

張同敞瞋目戟手指向孔有德,冷笑道:“你當年跟隨毛文龍將軍鎮守皮島,被朝廷封為三品武將,如今國家將亡,我以為你早就為國盡忠了,誰知道竟然還活著?難道我見到的是鬼?”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孔有德聞言暴跳如雷,派部下壯漢將張同敞按在地上捶打,當場打斷了他一條手臂,打瞎了一隻眼睛。

張同敞大呼道:“叛國賊,速殺我!國士不可辱也!”

孔有德打算招降二人,但屢次勸降都被拒絕,瞿式耜說道:“四世受國恩,為朝廷大臣,但祈一死,必無降義!”

不死心的孔有德又勸二人出家為僧,同樣遭拒。

瞿式耜寫密信給大將焦璉,告知城內清軍情形,請他立即帶兵反攻桂林,隨後託一個老兵前去送信,遺憾的是,老兵出城時信被搜出來。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孔有德看到這封信,惱羞成怒,決定處死二人。

十一月十七日,瞿式耜與張同敞從容就義,臨刑前 , 各寫下一首下絕命詞。

張同敞《自訣詩》:

“一月悲歌待此時,成仁取義有天知;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

破碎山河休塟骨,顛連君父未舒眉。

魂兮懶指歸鄉路,直往諸陵拜舊碑。”

二公遇難後,天降大雪,史書記載:“桂林不見雪者十五年矣,同敞臨刑之日,雪霰雜下,林岫皆白,雷電交作。”

二公遺體為吳江義士楊藝與棲霞寺僧渾融具棺以殮葬。

張居正後人誓不降清,鮮血寫就的大明忠魂,萬古流芳

張同敞有一子,尚在襁褓中,不知所蹤。

張同敞在民族危亡之際不顧自身安危,奮起抗擊清軍入侵,並最終為國赴難,顯示出崇高的民族氣節,這種浩然正氣將會永存於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