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禪當了幾十年帝王,卻從不提替劉備報仇,原來原因在這裡?

在三國中,大家都知道,劉備雖然和曹操沒有辦法相比較,但至少人家曹操的兒子,最起碼還各個都比較聰明,有勇有謀,而劉備只有一個劉禪,卻到最後連整個蜀漢都葬了出去。

還記得我們都說過,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這樣說是有一定原因存在,但劉禪自身也十分厲害,不然怎麼能夠在帝王的位置上幾十年,也算得上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但,這所有的根源都來自於身邊有個孔明這樣有謀有略的人才在,他才能夠一路一帆風順,做什麼事情都能夠順風順水。

想想不管劉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被孔明輔佐的時候,對劉禪那是忠心耿耿一點兒外心都沒有,所以即使再遇到一些問題後,有過放棄這個念頭,但畢竟是孔明輔佐出來的人,自然也是有堅強的意念,在哪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從未放棄過。

為何劉禪當了幾十年帝王,卻從不提替劉備報仇,原來原因在這裡?

話又說回來,為何劉備離世後,卻不提替劉備報仇的事情。

仔細想想便可知,劉禪繼位的時候,也只有十幾歲,當時就把孔明封為相父,並支援他去北伐,後來還支援姜維北伐,但後期蜀漢慢慢走向衰弱,根本原因是過於寵幸皇后,被人攻入都城,劉禪才選擇投降,說明劉禪在位這長達四十年的光陰中,與這三個國家的關係也算得上不錯,可為何一直都沒找機會替劉備報仇,有人說,這和當年劉備的死因以及夷陵之戰的失敗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再者,當時的大權都在孔明的手中,他雖然是帝王,卻沒有一點兒權利,或者說壓根都沒有機會,孔明拿著蜀漢的兵馬都湧去北伐,而最後還都落得失敗而終,在孔明離世之後,朝中的三位大臣分明掌握蜀漢的權利,並且兵馬也是由姜維等人一起統領,但是若在這個時候選擇給劉備報仇的話,一定會得到老臣們的反對。

況且剛經受過北伐給的創傷,還都沒有完全修復,同時

為何劉禪當了幾十年帝王,卻從不提替劉備報仇,原來原因在這裡?

綜合實力也不如其他兩個國家,在這一戰之後,蜀漢已經成最弱小的一個,對此必須要和東吳保持一個聯盟的關係,來一起對抗曹魏,才能保證國家的存在,在蜀吳兩國聯盟的背景上,自然是也不敢向東吳進行開展,否則只會加快蜀漢的滅亡。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當時諸葛亮真的擊敗了司馬懿等人,成功消滅曹魏,那麼對於蜀漢和劉禪來說,或許真的會用為劉備報仇的名義去討伐東吳,成為三國世界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可是他在位四十一年從來沒向吳國發動過一次戰爭,原因很簡單,實力根本和吳國沒辦法比較,再者手裡的兵在孔明離世以後,一些大將也漸漸老去,軍隊中很難找出一個可用的將才,若是貿然行動的話,不僅兩方都損失慘重,魏國定是坐收漁翁之利,成為最後的贏家。

也正是,劉禪在位四十一年中沒有替父親去報仇的原因所在,畢竟他已經沒有勇氣再去承擔那樣的風險,損失代價太大。

為何劉禪當了幾十年帝王,卻從不提替劉備報仇,原來原因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