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公元907年,長期影響東亞各國曆史發展程序的大唐帝國宣告滅亡。

同年,各地的節度使和軍閥都紛紛在自己的轄區內建立起了大小不一的割據政權。而原本為唐廷立下許多卓越戰功的錢鏐也和其他軍閥一樣也選擇割據一方,做起了“小皇帝”。從這一年開始,吳越國的歷史被拉開了序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吳越國的地理位置好但又不好。

好的地方在於整個國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具備了大力發展商業和漁業的條件。不好的則是整個國家被圍困在沿海一隅,幾乎沒有戰略縱深可言。

但即便如此,吳越國的國祚卻達到了七十多年之久。在當時短命王朝“橫行”的時代,這屬實非常難得了。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早年的錢鏐,只是一個靠販賣鹽巴為生的小商人而已。不過和其他鹽商不同的是,他從小就修習過武藝,並且讀過不少書。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他的這種人生經歷可謂是非常難得了。尤其是他販賣鹽巴期間曾經走過許多地方、見識過不同地區不同的風土民情,瞭解到了當地的民生疾苦,這些經歷都間接影響到了他在建立吳越國之後實行的國策。

公元875年,錢鏐應徵入伍準備幹就一番大視野。好巧不巧,他投奔的部隊正是董昌的部隊。

或許是因為他武藝精湛並且還是個文化人,所以在進入軍中後不久就被任命為偏將。雖然這只是個低階軍職、甚至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可也為他後來能夠在董昌面前好好表現創造了至關重要的條件。如果他一直都是一個小卒,恐怕到死都不會被董昌所注意到。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錢鏐跟隨董昌南征北戰。除了平定了王郢之亂以外,還消滅了在亂世之中不少落草為寇的山賊勢力。幾場戰役下來董昌逐漸看到了錢鏐身上的閃光點,並萌生了重點培養他的念頭。

不僅如此,就連他的上級的上級、也就是唐末名將高駢也得知了他的事蹟,連連稱讚他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高駢很看重錢鏐,除了在朝廷上多次為他美言之外,還成功把他送入了以太子為首的貴族集團當中。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經歷,才讓他對唐廷有了一種複雜的情感。

所以後來當董昌自立為帝之後,他便站到了董昌的對立面、並親手滅掉了這個規模不大但卻動搖了唐皇統治根基的割據政權。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唐末時期,各地的軍政長官們雖然名義上還服從於唐皇,但實際上早就已經不遵行朝廷的號令了。

即便遵行了,也只是因為這些命令對自己有利而已,和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如出一轍。不過董昌是個例外,他不僅十分聽話,還頻頻向唐廷進獻貢品,以此獲得了唐皇的信任。

其實董昌又怎麼會看不清時勢呢?他之所以做出這種與大部分人相反的選擇,只不過就是為了討取唐皇的信任而已,以此來為自己謀求更高的職位和權力。

除此之外,他還利用唐皇賞賜的財寶招兵買馬,為後來割據自立做準備。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公元895年,董昌在如今浙江省紹興市加冕為帝,建國大越羅平。

不過錢鏐對此卻強烈反對,見董昌不為所動之後,他決定親手消滅這個對唐廷不忠之人。同年,錢鏐接到了唐昭宗下達給他的聖旨,並隨即與董昌決裂。

僅僅到了第二年,大越羅平如曇花一現般就此滅亡了。唐昭宗大喜過望,立刻加封錢鏐為中書令,希望他將對唐廷的這份忠心一直保持下去。畢竟在這個亂世,已經很難找到還願意聽從唐皇詔令的人了。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公元907年,唐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李柷還是沒能以一己之力阻擋歷史的車輪向自己和整個帝國滾來,最後還是在朱溫的逼迫下不得不交出了皇位。

至此,曾經在歷史上留下過輝煌且燦爛一頁的大唐王朝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則是由朱溫建立起來的後梁王朝。

實際上自安史之亂過後,唐王朝就已經走上了下坡路。隨著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中央朝廷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對半壁江山的控制權。而真正控制這些地區的,則是當地的節度使和軍閥們。

而唐王朝滅亡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全國各地基本上都脫離了唐廷的控制。即便朱溫沒有把李柷趕下臺,唐王朝也堅持不了多少年了。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朱溫登上帝位後不久,各地的節度使和軍閥們也都效仿他紛紛割據自立,這裡指的是徹底割據自立。畢竟唐廷已經不復存在了,他們自然也就失去了效忠的物件,自己當起了家做起了主。

不過錢鏐並沒有直接稱帝,而是拒絕了臣下的建議、決定向朱溫稱臣,甚至還接受了冊封為吳越國國王。

自從古代中國進入到封建時代後,同樣都為一國之主的皇帝和國王的身份就有了天壤之別。不過即便錢鏐的政治地位低於皇帝,卻依舊可以使用同皇帝一樣的禮制。

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卻能享國七十多年,這是如何做到的!

自北宋王朝崛起之後,吳越國君主就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確實,北宋王朝繼承了後周王朝全部的國力,起點本就比同時期其他割據政權要高很多。再加上趙匡胤一直精心呵護他的國家和子民,使得北宋王朝的發展速度遠超其他割據政權,國力也遙遙領先許多。

基於此,宋帝的野心得到了放大,再也不甘心只是凌駕於其他割據政權,而是要統一全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吳越國君主自降一格、主動向北宋王朝稱臣的方法就已經行不通了。既然宋帝執意要統一全國,那麼吳越國的最後一代君主錢弘俶就順了宋帝的意,主動請求將吳越國併入北宋王朝境內。

對於這樣的請求,宋帝自然沒有理由拒絕,也沒有必要再加害吳越國的君臣。雖然這意味著錢氏先祖打下來的江山自此以後就要拱手送人,可卻保全了全國人的性命,確實堪稱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