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2022年7月,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的展覽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受到了海內外廣泛關注和好評。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東方吉金聯合展覽現場

可最近幾天,韓國開始抗議並認為聯合主辦的展覽所展出的韓國古代歷史年表遺漏了高句麗和渤海王朝,這樣強裝義正言辭的態度儼然是又想要把高句麗和渤海王朝這兩個中國古代的邊疆政權據為己有。

鑑於以往,韓國針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如傳統的端午祭、拔河運動、儒學書院、東醫寶鑑、火炕、泡菜、針灸、宮廷禮樂、八卦、水墨丹青、中國節、中醫中藥、二十四節氣、風水、五行、書法等等一系列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的“搶注“和無端覬覦等行為,已經讓中國人民對韓國的好感度大為降低,傳統附屬番邦的邊疆政權在與中原王朝的歷史交流學習引進了宗主國的古老文化,從古至今的中國人民並未有任何異議,也都始終熱衷於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傳統,可到了現代,他們卻要反客為主、意圖鳩佔鵲巢,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是:徒弟學習師傅獨創的技藝,無論學的多麼精到,技藝的源頭始終是師傅的,不能因為學會了、學精了就想顛倒師徒關係,這從傳統倫理上也實屬大逆不道。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中國的傳統斗拱

然而現在看來,韓國不僅盯上了中國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連中國古代邊疆政權的屬性也要掙一掙,這更是孰不可忍。實際上,早在2004年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在吉林省及遼寧省的高句麗古蹟為世界文化遺址,韓國就曾跳出來向中國提出抗議,甚至南北朝韓聯手舉行各種活動,因此我們有必要正本清源的好好梳理一下高句麗這個王朝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中國東北地區邊疆政權——高句麗版圖

首先,從歷史起源上。高句麗作為王朝存在的時間大約有700年,從公元前37年在卒本川(今遼寧省桓仁縣或吉林省通化市境內)建立,稱為卒本扶余,建國後,高句麗迅速擴張,逐步吞併了其周邊的扶余、沃沮、東濊併吞並漢四郡,在朝鮮半島與百濟、新羅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5世紀好太王和長壽王統治期間,高句麗進入全盛時期,之後的1個世紀裡,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對新羅、百濟的壓倒性優勢,控制了今朝鮮半島大部和今中國東北的南部地區。隋唐時期,高句麗不斷與隋唐王朝交戰,國力陷落,668年被唐朝與新羅聯軍所滅。高句麗共存在了705年。

然而在高句麗存在的705年中,其都城大約有接近500年的時間是始終設立在中國東北境內,首先是高句麗建國的公元前37年到公元3年,都城位於卒本川(今遼寧省桓仁縣或吉林省通化市境內),此後在公元3年遷都至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定都於此425年。

公元427年,當時的高句麗長壽王為了強化對於朝鮮半島南方的百濟和新羅兩個小國的擴張和吞併,遷都到平壤,定都於此僅存續200餘年,因此僅僅從高句麗的起源和發展上也可以看出這是典型的中國東北地區邊疆政權。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國內城舊址——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

其次,從文化傳承上。高句麗也始終是中原王朝治下的藩屬政權。中國古代的《三國史記》、《魏書》、《周書》、《北史》、《隋書》等史料對高句麗多有記載。公元12年,王莽強行將高句麗人編入遼西郡進攻匈奴等民族[18]。由於高句麗士卒脫逃,王莽怪罪於高句麗王並改高句麗為“下句麗”。 公元37年,高句麗攻克鴨綠江以南的樂浪郡,漢光武帝劉秀派兵解救樂浪,調停並阻止高句麗的繼續擴張,也可以看出中原王朝始終在參與對這個邊疆政權的治理。隨著中國文字、儒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傳入,學校教育開始在高句麗出現。據《三國史記》記載,高句麗“立太學,教育子弟”。這是朝鮮半島最早的學校教育。

同時從中國流傳至今的許多詩歌典籍甚至演義傳說也不乏對於平定朝鮮半島的很多將領的歌頌,諸如三國時期的出征半島的魏國大將毌丘儉,唐初跟隨太宗征服高句麗的薛仁貴等等,至今依然是中國口口傳頌的傳奇英雄人物,這也印證了自古中原王朝與高句麗在文化上的密切聯絡。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薛仁貴像

最後,從現今考古及歷史研究上。我國學者一系列的研究進一步清晰刻畫了高句麗隸屬中原王朝的歷史脈絡。

中國東北史學家金毓黻在其1941年出版的《東北通史》指出:“高句麗一族本出扶余,為吾中華民族之一部分,立國於東北疆最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多與金毓黻持相同觀點,認為高句麗為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的出版物得到發表。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中國歷史學家范文瀾1978年出版的《中國通史》將高句麗視為朝鮮古代國家。《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中如是寫道:“隋煬帝攻高(句)麗,引起國內民眾大反抗,對中國統治者應該是一個嚴重的教訓……唐太宗滅突厥,高(句)麗愈益表示友好。唐太宗卻滋長了侵略野心,自恃國大兵強,企圖加害弱小鄰國,以為一定能得到勝利,事實和願望恰恰相反,他得到的是悔不可及的失敗。”與范文瀾持相同觀點的出版物有很多,其中包括1968年出版的樸文一等著的《朝鮮簡史》和其後出版的姜孟山主編的《朝鮮通史》。

郭沫若主持的《中國史稿》(第四冊)將公元427年遷都平壤的高句麗作為隋唐時期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處理,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譚其躟在1991年發表的《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曆代疆域》也指出“當它(高句麗)建都鴨綠江北岸今天的集安縣境內,疆域跨有鴨綠江兩岸時,我們把它的全境作為當時中國的疆域處理。

韓國又來搶?那就好好聊聊“高句麗”政權的中國屬性

2001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立項“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簡稱“東北工程”),研究中國東北邊疆歷史,並於2003年6月24日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邊眾的文章《試論高句麗歷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文章根據高句麗“先人的活動範圍在周秦之際就在我國東北地區之內”;高句麗建國“早期都城,當時屬漢玄菟郡管轄範圍”;漢唐“歷代王朝,包括分裂時期的各王朝都認為高句麗是邊疆民族政權”;高句麗“也沒有‘自絕’於中國之外”,自我定位是“中央王朝的邊疆地方政權”;高句麗滅亡後“大部分都融入了漢族人中”等觀點,從歷史研究角度充分證明了“高句麗民族是我國東北歷史上的一個民族,高句麗政權是我國東北歷史上的邊疆民族政權”等。成為“東北工程”傑出的研究成果之一。

然而,即便面對這樣鐵證如山的歷史證據,韓國一些人仍然試圖對本就毫無爭議的歷史事實進行無謂的纏辯,近日我外交部發言人對於這些問題進行了答覆:高句麗問題是一個學術問題,學術問題可在學術領域進行專業性的討論和溝通,沒有必要進行政治性炒作。這一簡單大氣卻又讓人信服的答覆再一次顯示了一個大國的氣度和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