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就會變成沒有內心尺度的“空心人”

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就會變成沒有內心尺度的“空心人”

圖源:視覺中國

♪ 作者|芥末堆 一輒

♪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訊 2021年,教育問題依舊熱度不減。教育焦慮不斷升溫,“雞娃”現象層出不窮;教培機構亂象叢生,國家加大整治力度。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該如何應對?家庭教育又該去向何方?

5月11日,以“科技助力,以愛賦能——家庭教育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的研討會在京舉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昱坤提出了教育焦慮容易使孩子長大後患上“空心病”這一觀點。他表示,只有孩子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成年後幸福指數才能提高。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朱永新指出,生活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質。家庭不是第二課堂,孩子也不是考試機器。

教育焦慮使孩子“患病”

會上,趙昱坤教授重提近年來被不斷討論的“空心病”一詞。這個概念最早由北京大學危機干預中心的徐凱文老師提出,“空心病”即人們內在價值感缺失。趙昱坤錶示,如果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後就會變成沒有內心尺度的“空心人”。

他指出,教育焦慮是造成“空心病”的主要原因,在青少年階段過度焦慮會導致成年後對工作無興趣,對生命無熱情,進入“喪”的狀態。《2020年度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11—22歲的青少年中,因學習造成的心理問題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學習壓力、厭學、考試焦慮等。

“我們知道焦慮是來自於不確定性,為什麼不確定?是因為你在跟別人比,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的狀況,你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戰勝別人,所以別人捲了,你卷不卷,你只能跟在後面卷。假如一個壞事確定會發生,我們不會焦慮,我們只會恐懼。但如果它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我們就會焦慮,這是引發教育焦慮最主要的原因。”趙昱坤講到,一個人總在和別人比是因為他過於注重外在目標。假使家長看到得是孩子的內在目標和基本心理需求,不再是考了多少分、能上什麼大學,那麼孩子就是在跟自己比。一個人只有注重自我,才能有自主感、勝任感和連線感。

他表示,據最近做的社會調查研究報告,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其成年後的學習、工作、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有著較強的相關關係。只有滿足中小學學生的自主感、連線感、勝任感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他們在成年後才會更願意學習、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以及更可能擁有穩定的親密關係。

生活教育才是家庭教育

“我們都在說好好愛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愛。但有時,愛得太多會把孩子給愛殘了。那麼我們該怎麼愛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羅靜在會上提問道。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引用了陶行知的教育觀點回應: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就是壞的教育。他表示,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附庸。家庭以生活為依託,學校以教學為依託,兩者必不可少。

朱永新線上發言時也表示,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家庭教育不該被學校化、知識化,家庭不是第二課堂,孩子也不是“考試機器”。他說,“我一直認為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的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人腦的發育、成長在0到7歲這個階段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等到孩子上學時,他的認知風格、行為習慣、個性特徵都已基本形成。我們經常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針對家長如何進行生活教育,家庭成員之間如何相處這一問題,羅靜提供了一種方法。她表示,家長要允許孩子打鬧。不過,要提前設定規則,比如第一不能打腦袋、打頭上的東西,第二不能踢褲襠,第三不能拿武器。她說:“我們家女兒和兒子經常會打架,兒子和爸爸也會打架。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好的,他們釋放出去很多能量,所以不會把能量憋起來,放到網路世界裡。在這個與身邊親密的人打鬧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在一個真實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寄託和價值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宏豔指出“勞動教育”是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表示,現在的孩子很多都不會幹家務,家長也從來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後果就是孩子不懂怎樣生活,也沒有機會跟自己的父母進行生活中的交流,導致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離。

孫宏豔說道,家庭不是學校,生活不能只剩下學習。

科技應用是好是壞?

“我女兒的一個同學特別愛玩手機,學校老師把手機收了,家長把手機收了,她會省下早餐錢再買一個手機,上課時偷偷在課桌下面玩。放學後,就把手機鎖在學校的書櫃裡,老師不知道這一情況,家長也不知道。”

孫宏豔指出,近年來資料顯示,沉迷於網路以及視力下降孩子的數量逐年上升。她特別提到,親子關係惡劣、家長專制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於網路,因為他們總感覺到受控以及缺乏自由。

她講道:“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其實技術的滲透很早就開始了,它在孩子很低齡的時候就已經滲透進去了。有一次,我問一個家長你的孩子什麼時候接觸手機的?這個家長想了一下說,孩子一出生他就給他用手機放一些音樂。孩子還不到一歲時,他就開始拿手機給孩子看影片。所以我們說未成年人在接觸網路技術方面,展現出低齡化、大群體的特徵,年齡越來越低、群體越來越大,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上網率。”

孫宏豔表示,科技本身並沒有好壞,而是怎樣才能正確應用科學技術。網路的滲透是無法避免的,社會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網路上好的內容呈現到孩子面前,把不好的內容剔除出去,在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斷力之前,儘量給他營造一個好的網路環境。

大力智慧品牌創始人陽陸育表示,家長既然無法創造出真空的環境,那麼就不要刻意迴避科技產品。如果徹底迴避就會讓孩子走入極端。同時,教育產品的目的是連線家長和孩子,而不是製造隔閡,家長需要主動幫助孩子選擇學習型科技產品。

他還特別強調,教育重在人格的培養以及人與人的連線,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活出自己。

歡迎關注芥末堆看教育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