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國貨永遠都不存在衰落和退潮,他們只不過經歷了時間的篩選。

文 / 巴九靈

01。兩則襯衫廣告

1940年代末,大上海,一名神秘男子斥巨資包下了《申報》和《新聞報》的兩個版面。而他接下去的舉動,震驚了上海工商界。

第一天,他同時在兩份報紙的兩個整版上,只刊登一個巨大的問號和英文字母“S”。隨後幾天每次都登出一個問號和字母“M”“A”“R”“T”,第六天才登出完整的廣告——SMART司麥脫襯衫。這或許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懸念廣告,其創意即使放到1990年代,葉茂中也不得不拍手叫好。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SMART司麥脫襯衫的廣告

這名神秘男子名叫傅良駿,真實身份是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襯衫大王”。1933年,他創辦了星光標準內衣廠,其生產的司麥脫襯衫,雖價格昂貴,但色豔質美,加之宣傳得法,竟大為暢銷,馳名中外。

而在同一時期的美國,也誕生了一則載入史冊的襯衫廣告。1951年,時任奧美廣告創意總監的大衛·奧格威,在菸斗和酒精的碰撞下,創作出《穿著哈撒韋襯衫的男人》:

一名留著小鬍子的中年男子,戴著一隻黑色獨眼罩,身穿哈撒韋襯衫,左手支腰。這一獨特的形象讓人引起遐想:這個神秘男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戴著獨眼罩?他是海盜,還是貴族?他好像有一段故事……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哈撒韋襯衫廣告

高反差的廣告自然發揮出戲劇性的效果。當時哈撒韋襯衫廠只掏出了3萬美元的廣告預算,日後卻在收購案中賺得百倍回報。寂寂無名的奧格威和他的奧美也依靠這位穿襯衫的男人一炮而紅,其創造的“故事訴求”被歐洲各國學習效仿,熱議一時。

中華民族和美利堅民族都在同一時期創作出偉大的襯衫廣告。然而,兩件襯衫各自所處的時代卻天上地下。

02。兩段屈辱史

中國民族工業的起點是紡織業,襯衫又是紡織品類下最大的出口商品。不過在1930年代前的大上海,襯衫幾乎為洋貨壟斷。

見此情景,傅良駿於上海法租界辦廠置業,早期最大的生意是幫葡萄牙商人代生產襯衫,充當洋貨行銷。這反映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縱使民族企業家有國貨之心,但不管是業務模式,還是全中國最暢銷的襯衫依賴於英文商標,都散發出濃濃的“崇洋媚外”之味。

動盪不安的國內局勢更為致命,戰後的經濟危機、官僚資本的壓迫,解放後勞資矛盾的爆發,皆使這個曾熠熠生輝的國貨曇花一現。1950年,傅良駿拋下創辦了17年的工廠,如黃鶴般決絕南下,至今音訊渺茫,他的身後則是一個吃不飽飯、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此後四十多年裡,中國難以再現司麥脫那種石破天驚的襯衫廣告。

反觀美國,戰後出現了一波“嬰兒潮”和商品潮。大衛·奧格威的這則廣告其實反映了一個現象:打造品牌形象意味著商品開始同質化和過剩。商品時代完全轉向消費者時代。除了中美商品供應的極大反差,還有產業和技術的巨大代差。就拿襯衫來說,1950年代,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徵的傳統服裝製造逐步向日本等國轉移。所以日本當年可以憑藉“一美元襯衫”衝擊美國零售業。美國開始下功夫在更有科技含量的服裝研究。

比如美國航天局1956年開始研製的第一代太空服,內部都有尼龍塗層,外部則是鍍鋁尼龍,以保持太空服的內部溫度儘可能穩定。在隨後迭代中,包括氯丁橡膠、戈爾特克斯、滌綸等先進材料多層縫合以隔熱,並用反光外層聚酯薄膜或白色織物覆蓋以反射陽光。這些材料,基本都實現了民用。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1962年身穿第一代太空服的約翰·格林

再後來,等到尼龍製品“的確良”襯衫風靡全中國時,我們對這一材料的研發已落後世界整整40年。儘管改革開放後中國承接了“三手”服裝製造產業鏈,儘管引進了先進工藝、機器和材料,但科技代差對一個國家的改變是不可逆的。“襯衫”一詞更是充滿諷刺味道的歷史意義——八億件襯衫換飛機,這句話一直刺痛著中國製造業。

一件襯衫,勾連了中國兩段屈辱史,一段是民族工業在夾縫中生存的屈辱史,一段是科技全面落後的屈辱史。那麼在今天,襯衫的背後又有什麼內涵?

03。襯衫背後的科技

那就再看兩則中美襯衫廣告吧。

第一則是美國新銳襯衫品牌Untuckit的廣告。它創立於2009年,目前估值高達2億美元。廣告中的襯衫一點都不酷,Untuckit僅僅是做了微創新,透過最佳化版型和裁剪工藝,創造出第一件不必把襯衫下襬塞進褲子裡的“完美襯衫”,修身且舒適。

另一則是國貨品牌紅豆襯衫的廣告。它最早誕生於1957年,改革開放後,隨著以鄉鎮企業為代表的“蘇南模式”的崛起,紅豆成為第一批中國馳名商標。而紅豆的品牌名就取自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可謂是老國貨了。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1992年央視主持人穿著紅豆“護士衫”走進演播廳

其實,紅豆襯衫的廣告也不酷,和Untuckit一樣,也強調修身和舒適。

為什麼在70年後的今天,我們要解構這兩則廣告?首先廣告背後的品牌,品牌背後的商業和時代環境已截然不同。

對美國而言,以Untuckit為代表的襯衫品牌褪去1950年代黃金時代下的精英風格,轉而全美休閒化;他們的工廠也不復存在,像Untuckit的高端面料和新型裁剪工藝,來自中國的智慧工廠。而中國的國貨品牌,並沒有和司麥脫一樣陷入外文符號系統的陷阱中,更沒有成為一顆短暫地劃過時代的流星,反而在和平年代,隨著製造能力變革和國貨浪潮,重新煥發了生機。

而一切的一切,歸功於在製造領域出現越來越多的硬科技,以及新的組織模式,中國開始在生產端逐漸掌握了話語權。紅豆襯衫廣告的背後就體現了這一變化。

◎ 首先是生產要素的變革。2017年,紅豆開始打造國內首個紡織服裝工業網際網路平臺,2021年服裝車間經全面改造,升級成5G+紡織服裝工業網際網路智慧柔性工廠,裝置都安裝上了感測器,能夠實時採集資料,改善生產線工序,對工藝、數量和品控做到了更精準和及時的把控。

◎ 其次是大資料、硬科技和新工藝運用到了產品中。東亞人的身型和歐美人是有區別的,中國男士穿著歐美版型的襯衫總是差點意思。於是,紅豆研究了300萬東亞男士的人體資料,透過大資料彙總計算,找到身體引數上的最優解。

紅豆還首創了5項3D立體裁剪,就是把一塊布料直接裹在模特身上,透過分割、摺疊、抽縮等技術裁剪出半成品,然後再從模特身上取下裁好的布樣進行平面修正。而紅豆就從領形、袖籠、後背、肚圍、袖襟等方面進行裁剪適配。這種運用在高階時裝上的工藝能做出合身且舒適的布樣,配合10處高定工藝和阿瑪尼前設計副總裁的聯合設計,總共要經過102道工序,才能打磨出一件適合中國男士體型的襯衫。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紅豆襯衫裁剪設計圖

但我們可能會問,同一件產品如何滿足個體的差異性?除了柔性化定製,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直接在材料上進行創新。這一次,紅豆男裝開創新一代舒適襯衫,打造了“紅豆0感舒適襯衫”。

對於一件襯衫,材料是設計的源頭。除了3種奢侈品級的常規輔料,紅豆研究了幾百種高端面料,研製出“中奧兩國功能纖維混紡”面料,擁有輕盈、柔軟、彈性、透氣等特性,不同體型的人穿著都會感到貼身。

更令人驚訝的是,紅豆在襯衫中加入了HeiQ高分子。據瞭解,這種材料能讓襯衫感知體表溫度和出汗程度,實現“熱的時候低2℃,冷的時候高2℃”的效果。所以紅豆也把這件科技襯衫稱為“0感襯衫”,即0壓、0皺、0摩擦、0束縛。

我們發現,在這兩年能抵禦得住大環境衝擊的中國製造業領域的標杆工廠,基本都實現了全要素的數字化改造,大規模柔性化定製、智慧生產車間、物聯網、新型材料成為了基本盤。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紅豆5G智慧工廠(圖源:澎湃新聞)

在消費觀念改變、商業模式創新走向瓶頸的今天,企業會思考到底什麼是“護城河”。積累幾十年、幾百年的口碑,理念植入消費者心智成為“Top of mind”品牌,是護城河。而另一條護城河就是硬科技,它已經延伸到快消品製造領域,成為全球競爭的關鍵要素。

04。科技時代的新國貨

事實上,中國只不過在走日本的老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要“脫亞入歐”,洋襯衫充斥著日本市場,到1950年代末“1美元襯衫”的出現,是因為戰後經濟的繁榮。最後在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騰飛期,誕生三宅一生、無印良品等知名服裝品牌。歸根結底,國貨品牌的價值建立在不斷髮展的強盛國力之上。

經濟話語權的提升和一個利於企業發展的時代,才能孕育出改變行業的科技,激發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審美上的自信。我們在思考什麼才是符合中國人審美、身體、生活方式的商品,怎樣才能突破歐美企業在高階產品裡的話語權。正如日本企業家和藝術家花了幾代人的時間不斷思考:到底什麼是日本,什麼是國貨。

從兩則橫跨70年的襯衫廣告中,我們看到了其背後的時代沉浮,企業和個人命運的悲歡,同時它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眼界和創造力,但前提是建立在一個國家的實力之上。好在有一批像紅豆一樣的優秀的新國貨企業,用先進的生產力創造出更懂中國人的產品,解釋了到底什麼是中國。國貨永遠都不存在衰落和退潮,它們只不過是經歷了時間的篩選。

"襯衫大王"的悲劇:腦洞救不了製造業

本篇作者 | 初見泉 | 當值編輯 | 武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