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⑪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李美萱 臨沂報道

“我是一個‘書二代’,從小在書堆中長大。”在91年生的杜振曉的心裡,圖書承載著一份傳承,飽含著一份熱情。2015年,杜振曉從父親的實體圖書批發公司著手,將全身心投入圖書事業,用年輕人的新視野、新理念,在“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下,為老舊的書城帶來了新的生機。

直播一場4萬單,從四方書店到網際網路世界

2015年,杜振曉進入到山東鑫欣圖書有限公司少兒部,負責圖書銷售,從那時起做好兒童圖書,就成了杜振曉努力的方向。“當時整個實體書店的行業都不景氣,我也想尋找一些新的出路。”

2019年,各大平臺直播帶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杜振曉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嘗試一下,在快手上開通了“杜白白*圖書繪本”賬號。“一開始家裡人不太支援,就覺得這些平臺更像是一個娛樂平臺,覺得幹這個東西也不太正規,而且大多數人直播,都會選擇買衣服鞋子這一類的東西,圖書基本沒有人做。”

青春之歌⑪

杜振曉是一個膽大、有衝勁的女孩,她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說到,這些顧慮在她眼中不算什麼,拿著一部手機,衝進批發市場,便開始了她的第一場直播,粉絲最高達到了4000多名,銷量達到1000多單,這一場下來就賺了300塊錢。這不僅給了自己一個繼續下去的動力,也讓家人看到了希望。

現在,透過不斷的摸索,杜振曉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規範和規模。直播前一天,杜振曉和團隊要提前準備好選品的介紹稿,直播當天,杜振曉自己也要反覆地翻閱、記憶,為的是不出差錯。直播定在了每天早上9點,一場2到3小時。8點20便開始將一本本圖書擺滿桌子。“這個過程非常讓人激動,有對馬上和粉絲見面的興奮,也很有成就感。”杜振曉每場直播平均能賣出一萬多單,收益可以達到5萬~10萬,有一次最多賣到了四萬多單。

杜振曉的直播間裡不僅銷售兒童圖書,還會延伸到日用品、零食、衣服等產品。“之前很單一,只會賣一些兒童圖書類,現在我就想著買書的大多是孩子的媽媽,然後孩子肯定也需要玩具、衣服,也可能會需要零食,有些學生說不定還需要些文具。只要直播間粉絲有需要,我就回去認真地選品,保證不讓他們失望。”杜振曉把直播做得風生水起。

青春之歌⑪

在之後的不懈堅持下,粉絲從最初的幾十、幾百名,到現在的68。5萬名,圖書銷路越來越好,老舊的店面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50平方米的小房間,到如今初具規模的大廠房,記錄下杜振曉敢想敢為的奮鬥史。

認真對待每一場直播,對粉絲負責是堅持和信仰

“我和粉絲的關係,比起買賣關係,更像是朋友、閨蜜。我現在也是兩個孩子的媽了,我會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跟他們推薦我的孩子都會喜歡的圖書。”杜振曉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自己覺得買賣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有粉絲覺得產品好了,才能成為回頭客。

青春之歌⑪

杜振曉做直播銷售從選品,到直播,再到售後,都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很多電商在監督供應鏈上,根本做不到完全跟蹤,拿了佣金後,並不會在意發貨送貨和處理售後的問題,而杜振曉的團隊不僅包攬下發貨出庫,在退換貨的售後服務上,更加為粉絲客戶考慮。“像牙刷這樣的特殊產品,拆封之後是很難退換的,但我覺得我們粉絲用了有質量,那就應該負責到底,如果不換貨,我們就補發一個,實在不行我們就全額退款。”杜振曉說,雖然體驗感不好,但是團隊售後服務會讓粉絲們感到很暖心。

“我直播帶貨的堅持就是不讓客戶失望。不要把自己想得太聰明,也不要把別人想得太傻,做生意可不能鑽空子。”杜振曉從不會過分誇大產品,產品是怎樣的,自己的體驗是怎樣的便會怎樣說明。她直播前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每樣產品都會寫好整整一頁A4紙的介紹,直到開播都會一遍又一遍地翻看。

“我覺得我和粉絲的尊重是相互的。最初,我直播也選在了晚上,因為晚上粉絲流量大,但我每晚直播,沒時間陪伴孩子,特別對不住他們,我就和家裡人商量白天直播,定在了早上9點,最一開始我怕會沒人看,但我的粉絲很理解我,漸漸的他們也習慣早上來看我的直播。”杜振曉的傾情付出同樣感染著粉絲,她告訴記者,這應該是她前期的用心盡力帶來的回饋。“現在甚至有很多粉絲,我的每一場直播都來,不是為了買東西,就是為了跟我聊天。”

做好直播賣好產品,事業發展了更要平穩紮實

現在的杜振曉依然堅持,做好的產品,做好的影響。即使現在粉絲量已經很多了,她還在堅持最初的做法,那就是從頭至尾做好把控,做到認真負責。“我現在不追求掙得多,而是希望自己過得好。我喜歡和他人交流,真心把粉絲當朋友,就想給她們最好的,而且家人支援我,老公是我的後盾,我就放開手,沒有顧慮,做好我的直播,賣好的產品,這就是我的初心。”

青春之歌⑪

杜振曉每場圖書直播,都會只做一家出版社的專場,目的就是為了給這些出版社做好宣傳。“我們合作的出版社大多是民營的,知道且願意購買他們圖書的人不是很多,只要他們的圖書正規、合法,沒有侵權之類的問題,我們就願意合作。”這樣的做法對杜振曉的圖書事業來說是雙贏,不僅為出版社帶來熱度,也確保了自己的供貨渠道。

“要說對自己有什麼期望,我是覺得我不想爬得太高,過於追名逐利,可能很多東西都會變味兒,反而最後人都會變得麻木。”從小書店到大千世界,一步一個腳印,杜振曉用平穩紮實的態度在青春路上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