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莫名扣你10多元?信用卡賬單上的隱秘

“沒購買過服務,卻收到了銀行的消費賬單。”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自己收到中信銀行簡訊提示,稱自己的信用卡續訂了付費服務,但這項服務是何時訂購、如何訂購的,自己卻毫不知情。

這項扣費服務是如何產生的呢?

賬單上的隱藏消費

“沒買過這個產品,但卻收到了銀行的簡訊通知,也不知道如何取消。”一名消費者告訴中新網,自己的信用卡被中信銀行無故續訂了一項名叫“如意寶A”的增值服務。

對此,

中信銀行客服人員向中新網解釋,消費者可能是在開通訊用卡時勾選了該項服務。如果想要取消該服務,只要持卡人致電客服就可以辦理。

不過這一說法,有消費者並不接受。

每個月莫名扣你10多元?信用卡賬單上的隱秘

消費者收到的銀行簡訊。

看似只要致電客服取消服務,消費者就毫無損失,實際上是這樣嗎?

“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屬於正常業務,銀行可以向保險公司提供客戶資源,並從中賺取3%-5%不等的中間業務費用;而保險公司也可以獲得業績,屬於雙贏。”有業內人士告訴中新網。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業內人士表示,

一旦消費者接受了保險服務,那麼其個人資訊就會被保險公司獲取,此後保險公司可以跳過銀行直接向消費者推銷保險。

也就是說,儘管這筆服務聲稱可隨時取消,但消費者的個人資訊已經被交易。

實際上,上述消費者的遭遇並非個案。除“被訂購”保險服務外,一些消費者還被訂購了銀行自身的增值服務。

有消費者稱,

自己曾拒絕過招商銀行的電話推銷,但信用卡仍被開通了“還款安心保障”付費服務。

“既然銀行要推銷付費服務,就應經過持卡人輸入支付密碼來確認。”她認為,銀行的做法無疑是在強制消費。

中新網注意到,除捆綁收費和電話推銷外,更多的消費者對自己如何訂購了付費服務表示“茫然”。有消費者猜測,自己在櫃檯啟用信用卡時,曾將手機交由工作人員代為操作,可能是在這一過程中被工作人員偷偷開通。

扣費容易退費難

根據《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在發放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資時強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且各項服務必須“明碼標價”,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使客戶明確瞭解服務內容、方式、功能、效果,以及對應的收費標準,確保客戶瞭解充分資訊,自主選擇。

然而對於部分“被訂購”付費服務的消費者來說,自己不僅在訂購上沒有自主選擇權,甚至在產生扣費時也收不到簡訊通知。而由於這些增值服務每月所扣金額較小,部分消費者又無仔細核對每條賬單的習慣,這導致消費者發現不合理扣費時,該服務可能已持續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每個月莫名扣你10多元?信用卡賬單上的隱秘

在某投訴平臺上的關於銀行信用卡亂扣費的投訴。

“未經我同意的情況下,浦發銀行給我開通‘玩轉全球’業務,每月扣我20元,達4年之久。”一名消費者在投訴平臺上反映。而浦發銀行被投訴的隱藏消費中,還包括了“玩轉分期”、“健康管家”、“福袋”等收費專案。

消費者與銀行客服溝通退訂時,儘管多數銀行都會取消服務並退款,但也有銀行表示只能取消服務,已經產生的費用不會退回。這使得一些消費者在與銀行客服溝通未果後,最終只能選擇向消費者服務平臺、消協組織或銀保監會投訴。

金融消費陷阱該如何防範?

無疑,隨著消費金融的迅速發展,信用卡業務成為了銀行角逐零售業務的重要陣地。但與此同時,關於信用卡業務的投訴也隨之增多。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釋出的《關於2021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6273件,同比增長37。2%,佔投訴總量的54。8%。

其中,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位;東亞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外資法人銀行第一。

每個月莫名扣你10多元?信用卡賬單上的隱秘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由於信用卡涉及利益較高,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可能會出現業務違規、虛假營銷等現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中新網表示,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監管力度。

而針對消費者權益維護方面,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翔律師認為,由於金融的專業性質,消費者和銀行之間存在資訊差,消費者可能更易遭受霸王條款而不知情。“銀行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安翔建議,

在涉及金融的問題上,消費者更應該提高警惕,仔細閱讀相關的格式條款。除避免在合同條款中誤選附加服務外,也要注意保護個人資訊。

例如,在櫃檯辦理開卡業務時,不要圖一時方便將手機交與工作人員操作綁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