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或“地窯”,是我國獨特的“地下四合院”,其存在的歷史已經超過了4000年。

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資料上稱,河南三門峽陝縣、山西運城、甘肅隴東的慶陽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均有大量的地坑院分佈,其實,資料上的記載是非常不全面的。因為在歷史上,河南鞏義市西村鎮的西村村、東村村以及芝田鎮的許多村莊也有大量的地坑院分佈,但資料上並沒有提及,所以,資料上的記載並不完整。

不過,也不能完全怪罪資料的整理者不細心,由於鞏義市的鄉鎮企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非常興盛,農民腰包鼓起來的時間較早,因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已經將許多地坑院平掉了,資料的整理者未必能夠看到鞏義市的地坑院,所以,也就沒法記述鞏義市的地坑院了。

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據稱,現在保持比較完好的地坑院位於河南三門峽境內的陝縣,在陝縣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這三個高臺平原地帶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呢!希望有時間去看看。

有人說,地坑院的建造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實,地坑院的建造是勞動人民的無奈。在過去,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許多家庭都非常貧窮,沒有能力建造瓦房,為了解決居住問題,有土崖的地方,勞動人民能夠利用土崖挖一個窯洞居住,而沒有土崖的地方,勞動人民只好在地上開挖一個大坑,人工“創造”一個土崖,用以開挖窯洞,以便解決自己居住的問題。

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據稱,開挖地坑院是一項艱鉅的工程,地坑院的深度約有7米左右,長和寬一般都在12-15米之間,而且,還需要在地坑院中開挖窯洞,開挖的土方量就已經超過了2000立方。由此可見,開挖一個地坑院的難度究竟有多大。沒有三兩年的工夫,恐怕是很難挖出一個地坑院的。

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地坑院屬於露天的地下院落,而露天的地下院落必然會遇到下雨的天氣,地坑院是如何排水的呢?

其實,勞動人民在開挖地坑院之前就已經想到了地坑院的排水問題。他們將地坑院開挖好之後,會特意在地坑院的一個角落裡挖一個幾米深的“滲坑”,用以排出雨水。

滲坑,也叫滲井,類似於農村的紅薯窖,其坑壁多用磚或石塊堆砌,在坑頂上加一個蓋子,當遭遇下雨天時,雨水便會流入到坑內,並逐漸滲入到地層當中。

不過,由於滲坑的容積有限,是盛放不了多少雨水的,況且,雨水滲入到地層中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並不是流進滲坑中的雨水立即就會滲完的。

那麼,如果是下小雨倒還罷了,如果是遇到暴雨傾盆的天氣,流進滲坑中的雨水又不能立即滲完,地坑院豈不就被雨水淹掉了嗎?

據介紹,滲坑是非常神奇的,其滲水的速度是能夠“人為”調節的。據住過地坑院的農戶稱,只要他們在滲坑中丟入麥麩之類的東西進行攪拌,並邊攪拌邊口中唸唸有詞,那麼,滲坑滲水的速度會非常快,縱然是下三天三夜的暴雨,滲坑裡也能夠盛下雨水,同時,滲坑裡的雨水也不會溢位。在這種情況下,地坑院就不會被雨水淹掉了。

揭秘: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

其實,這就是地坑院中的“滲坑”只有幾米深,為啥永遠存不滿水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