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文章的標題是茶友的原話。

下午的時候,一位陌生的茶友來說的。

他說,喝新白茶覺得胃寒,而喝2018年之前的老白茶則不會。喝綠茶也會覺得胃寒。

我問他“胃寒”是種什麼樣的感覺?是胃痛,還是胃部收縮,或者是胃部覺得像吃了冰淇淋一樣冰冰涼?

茶友回答曰,喝了綠茶之後有收縮感,還像吃了冷飲一樣有涼感。

然後我又請他曬了茶具,想知道是如何沖泡的。

發過來的圖片裡是一張紫砂壺的照片。

茶友解釋說,壺裡是2018年的老白茶,他正在喝。

然後我就不言語了。

最後我說,既然身體不喜歡喝新白茶,那就繼續選擇喝老白茶吧。

就這樣結束了對話。

然而,一個下午過去了,諸事紛紜中,與這位茶友的交談卻一直浮現在腦中。

它代表的觀點太深刻了,深刻到,我忍不住要將它寫下來,掰開來,揉碎來,寫一寫。

實在太憋屈了,為新白茶,也為世俗的桎梏。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2》

其實,關於白茶,誤解很多的。

單拎一個出來,就能洋洋灑灑一大篇。

比如,新白茶不如老白茶好,這個觀點就曾經在白茶初露崢嶸於六大茶類之林的時候,成為新白茶通向茶友茶桌最大的阻礙。

彼時大家都想喝老白茶,都覺得老白茶好而新白茶是根草,都覺得白茶裡也就老白茶能喝喝而新白茶完全上不了檯面……

但老白茶哪來那麼多?

尤其在白茶市場剛剛復甦的2015、2016年,那時候正規註冊在案的白茶廠都沒有幾家,市面上哪來的那麼多的老白茶庫存給我們喝?

沒有,根本就沒有。

於是,做舊老白茶應運而生——有百分之一的利潤,就會有百分之百的人鋌而走險。

再於是,當大批的茶友被做舊老白茶洗刷過一輪之後,村姑陳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存新茶,喝老茶。

提倡大家自己買新白茶回來,自己存成老白茶再喝。

這樣,買回來的新白茶是知根知底的,而未來,它存成老白茶之後,亦是年份真實、品質卓絕的,是可以放心大膽、閉著眼睛喝下去的瓊漿玉液。

這樣的老白茶喝起來,豈不比來路不明、黑乎乎咖啡色的做舊老白茶,更加令人放心?

從那時候起,被做舊老白茶騙過的茶友們,痛定思痛,決定自己開始存茶。

悠悠經年過去了,五六七年了,大家當年存下的新白茶,現如今可都是貨真價實的老白茶了,自己親手存的茶,自然喝起來踏實,放心,愜意,好喝。

尤其再對比一下當年購買的價格,以及現如今同等年份的零售價,只覺得,賺翻了!

有這樣的好心情加持,這老白茶喝起來,更加地柔軟貼心了。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3》

多年過去,白茶已經不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懵懂少女。

她已經為人們所熟知,所親睞,所愛重,所珍藏。

但是,關於她的誤解,卻並沒有減少。

比如,今天這位茶友說的,“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新白茶原本就不寒不涼,但一旦被人扣上性寒涼的帽子,創造出這樣的理論,便自然而然地,有人跟進,有人追隨,有人擁護,有人言論加持。

於是乎,大多數人一夜之間就將新白茶拒之了門外。

但其實,我瞭解過許多自稱胃寒的茶友,他們平時並沒有胃痛或者胃脹氣這些不適。

他們只是在喝了綠茶或者新白茶之後,感覺胃不舒服。

感覺,嗯,是的,只是感覺。

只是感覺胃不舒服,但胃並沒有真正的不舒服。

那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呢?

從心而來。

因為市場上關於新白茶不利的言論告訴他,新白茶性寒涼,胃寒的人不能喝新白茶,於是,五心不定的茶友,便自覺把自己劃歸到胃寒的那一個類別去,並且自動遮蔽掉了新白茶,用一種明為保護健康實則盲目抗拒的姿態。

這類茶友的第一個固化認知是,自己胃寒(不是醫生診斷出來的,是自己根據平時的生體狀態判斷的,比較主觀而沒有科學依據)。

這類茶友的第二個固化認知是,新白茶性寒涼(並不是專家學者詳實的科研結果,而是網上的某些公知著文所得,且並沒有論文做依據)。

這類茶友的第三個固化認知是,老白茶喝了身體好(這來自於廣泛的科研結論以及口口相傳,但前提往往被忽略,老白茶好,那得是真正的老白茶,做舊的老白茶難道也對身體好嗎?不不不)。

SO,不懂白茶的新茶友們,便盲目地,固執的,偏執地,把新白茶劃出了他們的茶單,並蓋章永不錄用。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4》

其實,真要論寒涼,綠茶首之,黃茶次之,青茶又次之,接著是黑茶與紅茶,最後,才是白茶。

原因何在?

看茶多酚的含量。

殺青的茶,茶多酚不再氧化,自然含量較大。唯白茶不殺青,茶多酚每天都在氧化,都在轉化,都在減少。。。

故而,村姑陳敢說白茶是六大茶類裡茶多酚含量最少的茶。

就這樣若還嫌它寒涼,那真真就是沒有茶喝了。

尤其,我們喝茶是為了什麼?

難道僅僅只是用是否寒涼來作為唯一和首要標準麼?非也,非也。

這樣也太偏頗了。

寒不寒,涼不涼,不應該是我們選擇一款茶的標準,真的不是。

因為,決定事物最終表相的,除了內因,還有外因。

這個外因就是:沖泡的

工具

,以及沖泡的

手法

如果工具不對,方法錯誤,那原本不寒不涼的茶,泡出來也會極盡寒涼之能事。

反之,如果工具對了,方法正確,那就算原本寒涼的茶,泡出來也會自動減掉五六分的寒涼之氣。

以新的福鼎白牡丹為例,如果是蓋碗沖泡,有標準的投茶量與標準的水量,且沖泡的手法是快進快出,絕不坐杯悶泡,那泡出來的茶湯裡,會致寒與致涼的物質,就會少掉許多許多。

而如果是用壺來泡,或者是玻璃杯來泡,沒有標準的投茶量與標準的水量,並且,是十分鐘以上的悶泡,那麼,原本寒性與涼性物質並不多的白牡丹,也會搜腸刮肚地,把它細胞內所有的寒涼物質,一股腦兒地傾洩出來,全讓你喝下肚子去。

快進快出,均速釋放;坐杯悶泡,泥沙俱下。

這樣悶泡出來的過濃的茶湯,喝下去又怎麼不會令胃粘膜受到刺激而收縮呢?

所以,有了好茶,還要有好工具與好技法,才可以讓一泡茶,不呈現出寒與涼的物質給我們喝到。

修正一點,不呈現出

過量

的寒性與涼性物質給我們喝到。

均量的寒與涼,是身體需要的,畢竟我們的身體又不是一座火山。

只有過量的寒與涼,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5》

故而,選茶之初,並非首要衡量寒與涼。

先要自查,再來驗茶。

先把自己的泡茶工具與泡茶方式弄對了,再來挑選優質的好茶,買回去之後用最適合的方法來泡它,才能攝入對身體最適合的養分。

如果工具與泡法不對,就算是老白茶,就算是年份真實的老白茶,它也會讓你喝到胃壁收縮,胃裡像裝滿了冷水一樣冰冰涼——悶泡就是一間巨大的汗蒸房,它會壓迫老白茶細胞壁全部開啟,讓所有茶多酚咖啡鹼傾巢而出在這一杯裡,給喝它的人一個當頭棒喝+醍醐貫頂的苦澀麻脹感。

更別論,市面上做舊老白茶多如過江之鯽,誰又能保證自己買到的就一定是年份真實的老白茶呢?

做舊老白茶,它對胃的刺激程度,遠遠強過新白茶數倍。喝做舊老白茶受到的傷害,豈是新白茶區區黃口小兒可以造成?

基於此,大家還要排斥新白茶麼?

畢竟,在做舊老白茶的陰影之下,新白茶對人體的傷害,可以算是微乎其微的。

與其偏執於“新白茶性寒涼”的無根言論,將新白茶丟擲屋外,從而把自己置於買到做舊老白茶的風險之中,還不如好好坐下來,認真學習泡茶,換掉不合適的泡茶工具,努力提升泡茶技術。

只有好器與好技,才能讓一泡白茶綻放出明媚的芳姿,把大量的養分,傾洩於那一杯瓊漿玉液之中。

而所有忽略泡茶工具與泡茶方法,唯老白茶是舉的思想,必定會指引著人,在那條鑽牛角尖的道路上,行行重行行,回還往復,一直試錯,卻到了不終點。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茶友心聲:我胃寒,不能喝新白茶,村姑陳坦言,這兩點才是根源!

《6》

“我不喝新白茶,只喝老白茶。。。。”

“我喝新白茶胃不舒服,只有老白茶好一點。。。”

“我喝新白茶太涼,老白茶性平才好喝。。。。”

“老白茶怎麼會產量少,福鼎每年都有巨大產量的好嗎?”

“我喝新白茶覺得涼,只有老白茶喝起來舒服一點。”

這些話,十有八九出自新茶友之口。

這些話,希望不久的將來,不會再有人提到——一聽就知道是門外漢說的外行話,一言便漏了底,只合被做舊老白茶騙了去。

但凡認真喝白茶一年以上,天天不下5克的茶友,都不會這樣講。

因為新白茶它真的不刺激,不傷胃,不會讓人覺得胃裡冷冰冰的——沸水泡出來的茶湯,趁熱喝,怎麼可能會冷的呢?急喝三五杯都會冒汗的好麼?

這一點,喝過的人都知道,有切身體會。

而沒喝過,只道聽途說的人,才會把這些捕風捉影當成金科玉律,拿來修飾自己白茶知識的缺失。

那些說新白茶喝了胃不舒服的人,一是悶泡式喝茶,二是沒有喝到高山的新白茶,故有此誤會。

而盲聽盲信的人,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白花了錢,喝下了不好的茶,竟然,還沒有買到教訓。

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無法自救。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