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除溼第一方,不傷體內正氣,從根本上祛除溼氣,用過的都說好

在中醫上講,脾主運化,溼氣重的人大多脾虛,就易出現頭重腳輕、小肚腩大、排便粘稠、下肢水腫、舌苔厚等症狀,具體的10種不適反應我都列舉在了下邊的圖示中了,大家可以對照看一下。

在《黃帝內經》中也指出,諸溼腫皆屬於脾。所以說要想從根本上除溼,關鍵因素就是健脾,要不就是白費力氣不討好。

千古除溼第一方,不傷體內正氣,從根本上祛除溼氣,用過的都說好

早在1800多年前,我國的醫聖張仲景就寫出了一個方子,到如今在中醫界還是廣為流傳,它的名字就叫做苓桂術甘湯,也是公認的除溼祖方,很多除溼的方子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而來。

苓桂術甘湯:白朮和炙甘草各6g,桂枝9g,茯苓12g。

因為此方藥性偏溫,所以說此方最適合寒溼之人,因為寒溼的級別不一樣,所對應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特別是那些舌頭胖大,兩邊有齒痕,且舌苔厚膩發白,又特別容易疲乏無力、犯困的朋友,用它就對了,可以說是非常的適合。

千古除溼第一方,不傷體內正氣,從根本上祛除溼氣,用過的都說好

在此方中的桂枝可以強心陽,起到溫陽化溼的功效,所以說吃過此味藥,你會感覺到身體暖洋洋的。

其次就是白朮可以健脾化溼、固表。

茯苓可以利溼,讓溼氣最後透過小便排出體外。特別是因為溼氣上泛引發的脫髮問題,也都是可以用茯苓來治療的。你可以把茯苓打成粉末,每天拿來一些煮粥吃,可以健脾利溼,溼氣一排掉,我們的頭髮又會重新生長出來。

千古除溼第一方,不傷體內正氣,從根本上祛除溼氣,用過的都說好

因為茯苓不寒不熱、不溫不燥,屬於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在古代的慈禧太后就喜歡在自己的養生食療中,加入一些茯苓。

最後一味藥炙甘草可以固守脾胃。

我們可以總體的來看這個藥方,桂枝可以升發陽氣,白朮可以補氣健脾、除溼,茯苓可以利尿除溼,炙甘草還能固守脾胃。

千古除溼第一方,不傷體內正氣,從根本上祛除溼氣,用過的都說好

所以說醫聖張仲景雖說只用了這4味藥,卻把體內的正氣守住了,同時又把溼氣除掉了,用過的人都說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