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柿子可食用可入藥,但3類人儘量別碰

霜降節氣就要到了,是秋天在年度的最後一場演出,幕後的冬天已準備登場。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北方氣溫已多在5度以下,南方仍20度以上,溫差較大,但霜降有一個相同的習俗:吃柿子。

柿子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籍”,古代只有帝王貴族能享用,鑑於其藥食兩用,顏色喜人,符合吉祥寓意,被廣泛引種,形成“軟硬通吃”、“方圓兼有”、“紅黃共存”的大家族,有圓柿、雞心黃柿、方柿、磨盤柿、蓮花柿等品種,以及衍生出凍柿、水晶柿、柿餅等食物。

柿子在民間是吉祥之物,從大量諧音字可以看出來:萬“柿”如意、好“柿”成雙、“柿”不可擋等,當然,也有一些警示語,比如“軟柿子”。

中醫對柿子有較多研究,認為柿子“全身都是寶”。從鮮果,到柿餅、柿霜、柿蒂,乃至柿子葉,都有功用,可鎮咳止血、健脾活腸、清熱降火等。

霜降前後,最應景的就是柿子,傳說是柿子曾救過飢寒交迫的明太祖,習俗就流傳下來。從醫學上看,成熟的柿子呈暖色,可在寒冷天氣給心理一個“溫暖”的暗示。在霜降前後,柿子是最佳成熟期,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E、B1、胡蘿蔔素、果糖、果膠、葡萄糖、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和元素。

天氣轉涼,體質也在調整和適應,為禦寒做準備,寒冷最容易引起感冒、面板起皺、嘴唇乾裂。柿子中豐富是維生素族、果糖和礦物元素,維生素充足是抗感冒的利器,果糖被面板吸收,能對付各種乾裂問題,所以“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實際上是柿子起到預防感冒作用,還有“潤膚霜”作用。

除了防感冒、防乾裂,霜降吃柿子,不僅能滿足口腹,還有這幾個好處:

一是能健脾,助運化,《本草綱目》記載柿子屬肺、脾、血分之果,有健脾作用,促進身體運化機能。

二是防止大便乾結、便秘。秋燥上火,或秋末進補,大量食物不能消化,來點柿子促進腸胃蠕動,加快大便排出。

三是潤肺爽喉,秋天乾燥容易乾咳,柿子可以潤肺、鎮咳,有的柿子就是果皮裡裹了一包蜜,吸水一般進入咽喉,非常甜爽,對喉痛咽乾很有用。

四是女人可以補血,柿子中的鐵元素含量較多,可以幫助人體補血,一些貧血的病人可以多吃點柿子。

五是降壓消炎,現代研究表明,柿子或柿餅、柿子葉,可一定程度上降血壓,對軟化血管有好處,還有消炎作用。

民間曾流傳不少食用柿子的注意事項,比如,柿子不能空腹吃;柿子不與高蛋白食物如魚、蝦同食,會形成胃結石;柿子不能與白酒同食,會胸痛胸悶;柿子不能和螃蟹同食,會腹瀉和中毒;柿子不能和紅薯同食,會產生結石,等等。

柿子偏寒,含有較多鞣酸,是被研究證實的,但吃了柿子,還同時吃其他食物,是不是容易出問題?有“不怕死”的人專門試驗過,證明與柿子“相剋”的食物,很多是錯的。如吃螃蟹不能同食柿子,這兩個都是秋末優質食物,試驗發現他們同食沒有任何不妥,說是容易中毒,大機率原因是螃蟹不新鮮,腐爛了引起中毒,結果不幸被柿子背鍋。

但處理不當、有異味的柿子,或未成熟的柿子,以及柿子皮,確實是不能吃的。一下子過量吃,大量柿子堆積在胃腸道,也是不行的,容易出現問題。

柿子不是人人適宜,這3種人最好節制一下:

一是管不住嘴,喜歡胡吃海喝的人,柿子的美味讓人忍不住,但多吃柿子無益,還會滯漲、反酸,每次1個足夠。特別是減肥的人,吃柿子會越吃越增重。

二是糖尿病人,柿子的糖分很容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給病情控制帶來不利影響。

三是有胃病的人,吃了柿子會引起胃部不適,在柿子誘惑面前要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