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臨近,陝北黃米粽,你吃過嗎?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端午將至,又是一年粽飄香。在外許多年,也吃過不少種類的粽子。喧囂的城市裡,肉粽子、豆沙粽子、蛋黃粽、水果粽、香芋粽、香菇粽、蓮子粽子等等隨處可見,但吃來吃去,始終覺得沒有家鄉黃米粽子的味道棒,也許是思念家鄉的緣由吧。端午年年都相似,粽子處處皆不同,從選料到製作都大相徑庭。在大北方地區,最盛行的,是樸素至極的黃米粽。這種粽子只用黃黏米和紅棗,包的時候只用一片粽葉,所以個頭較小。粽子涼著吃,一般蘸白糖,是非常天然質樸的味道。

端午節臨近,陝北黃米粽,你吃過嗎?

在很多北方人的記憶裡,粽子就是樸素的糯米,加之甘甜的紅棗,兩個味道融為一體,算不上霸道濃烈,但自有清新質樸的迷人之處。白糯米的粽子最為常見,而陝北的大黃米搭配起紅棗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呢。黃米棕子,是用本地的大黃米制成的,裡面配有精選的紅棗。這粽子蒸熟之後,黃米的清香和紅棗的甜味仿若渾然天成,吃起來軟糯香甜,多吃也不覺得膩。陝北的黃米粽,又糯又綿軟,又香又甘甜,甘美醇香的陝北大棗更是馳名中外的傳統名優特產,優質黃米和名優大棗,是端午節美食的絕配。

端午節臨近,陝北黃米粽,你吃過嗎?

黃米粽,顧名思義,就是以黃米為主要原料包的粽子。黃米又稱黍,糜子,黃米,夏小米,黃小米,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別,糯質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質黍,稱為穄,以食用為主。原產中國北方,是古代黃河流域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按照新華字典的解釋,黃米就是去了殼的黍 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後很黏。黃米可用於煮粥、做糕、做米飯和釀酒。雖然黃米和小米同樣出產於北方,但是在北方人眼裡,黃米的地位是要高於小米的。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拿它當江米使,有些地方還拿它做糕待客,包括在端午節這樣一個重要節日用它來做粽子。製作黃米粽,黃米要新碾的,黏性適中;紅棗要小粒的,皮薄核不大……新粽葉包好小火慢慢煮,煤泥火要煮上差不多一夜才剛剛好。煮熟的粽子浸在溫開的水中自然放涼(用冷水浸,米會發硬),剝去粽葉,喜甜的加點紅糖,深深咬下去……滿口清香,如果再有一盆這個季節挖的甜苣涼拌了佐菜,不知不覺能吃上好幾只,不為裹腹只為解饞。黃米粽子不僅口感筋軟,黏而不膩,吃下去好長時間齒縫裡都覺得餘香繚繞。

端午節臨近,陝北黃米粽,你吃過嗎?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吃粽子,對於小孩子來說,與其說是一頓美餐,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特別中意那種完全是黃米,沒有餡料的粽子,大概是因為我會在上面撒上厚厚的一層白糖,就這樣用筷子挑著黃米,蘸著白糖吃。回憶那時候的端午節,是黃米粽的味道,是母親的味道,即使過去了很多年,母親做的粽子依然是那麼香, 母親的愛依然是那麼濃。小夥伴們,端午節臨近,陝北黃米粽,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