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白雞冠,是巖茶裡大名鼎鼎的白化樹種。

春茶季時,到各處茶地走走逛逛, 白雞冠在眾多茶樹裡,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因為,它的新梢葉片特殊,新葉是鮮黃色。

遠遠看去,只見一叢叢深綠色的樹冠上,密佈著一層鵝黃色的嫩葉。

萬綠叢中一點“嫩黃”,分外扎眼,極易辨認。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前不久,八月同學在文章裡留言——有空說說白雞冠唄,聊聊它的今生前世,製茶工藝之類的。

看到這則留言,麻花一陣苦笑。

哎,老兄,你有所不知。

這事,說來話長。

在現階段的武夷山,要想找到一片白雞冠作為素材,可不容易!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2》

白雞冠的前世,赫赫有名。

當年,道教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祖師,曾經在武夷山修煉很多年。

他最喜歡喝白雞冠,覺得白雞冠能輔助練氣。

在名人效應影響下,一時間,白雞冠作為“道家練氣茶”,風靡一時。

作為道茶出身的白雞冠,備受推崇,被人視為有強身健體的效果。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在古代,武夷山的茶農先民們,大量種植白雞冠。

使得這一名品,流芳百年,留存至今。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遙想當年,借用阿Q的名言,白雞冠在武夷巖茶發展史上是闊過的,在四大名叢裡,曾經最具名氣和地位。

但現如今,白雞冠的江湖地位,早已不如往日。

在武夷山裡,肉桂這個當紅品種,一枝獨秀多年。

在肉桂的龐大市場號召力下,早些年,不少茶農紛紛將自家茶地裡的小眾品種砍了,改種肉桂。

這一滾滾時代洪流下,白雞冠的生存空間,日愈變窄。

在各大正巖山場裡,要想找到成片的白雞冠,極不容易。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

巖茶裡,作為“前浪”的白雞冠,其處境,讓人一聲嗟嘆!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3》

白雞冠的今世,江湖地位尷尬。

論名氣,白雞冠在眾多巖茶品種裡,聲名在外。

但論實際分佈,在正巖各大產區內,白雞冠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近些年到武夷山,曾經見到過最有傳奇色彩的一株白雞冠,在於在鬼洞裡邂逅到的母樹。

繞路來到天心寺的後山,是一處分岔路口。

往左走,是大路,通往倒水坑。

往右向上走,有條不起眼的小路,可以穿過鬼洞。

從內鬼洞往下,四周全是參差不齊,星羅密佈的奇種。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跨過一條縱深極長的水溝後,進入外鬼洞,再繼續行進大約半小時,在路邊,有一棵不起眼的茶樹。

但是,當時帶路的慧苑老友,特意提醒。

“這是白雞冠的母樹,你們看,它身上沒有掛牌標識,但根部特意被圍起來,被人精心照顧著。”

呃,這是白雞冠?話說,它的葉片也不白啊?

後來才知道,我們鬧了一個誤會,彼時是個秋天,茶樹枝梢以老葉居多。

對白雞冠來說,只有春茶季時,茶樹新梢萌發出來的新葉,才是嫩黃偏白的。

其餘時候,光從葉片外觀看,白雞冠的葉片與其它茶樹相比,並無特殊。

當時,在拍下那株珍貴的母樹白雞冠圖片後,心裡在想,其實,全武夷山的白雞冠,作為它的遺脈,應該到這裡來朝朝聖。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鬼洞這處避世的山場,有無數古老的奇種,偏安一隅,得以延續相傳。

與赫赫有名的母樹大紅袍相比,母樹白雞冠的所在地,可以說,顯得有些寒酸。

除了有一圈土堆圍起來外,其餘的地方,半點沒有特別。

再仔細一想,除了白雞冠以外,還不知道有多少巖茶品種的母樹,藏身一隅,籍籍無名。

還有的,在代代的有性繁殖下,消失在茫茫茶海里,再也難覓蹤跡。

歷史上的武夷名叢,名錄眾多。

但今時今日,還能夠被我們找到、看到、以及喝到的,已經為數不多了!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4》

現在,在肉桂一家獨大多年後。

許多有遠見的茶農,逐漸意識到,再這麼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

因為,武夷巖茶的特色之一,在於品種眾多,口味豐富。

現在放眼過去,市面上除了肉桂,就是水仙,鮮少有其它品種。

這種尷尬現狀,對巖茶長期發展不利。

另外,肉桂一枝獨大,還暴露出不少陳弊。

比如,在肉桂還沒開採製茶前,自己的工人、茶廠、裝置等,空置在一旁,沒有參與投產,會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費。

又比如,巖茶裡,一茶一味。白雞冠的清苦藥香,水金龜的梅花香,北斗的木質香……

在市場呼喚多元化的當下,如果自家沒有小品種傍身,多少顯得尷尬。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是,按照景區管理部門的規定,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正巖山場內已經不再允許茶地擴建。

只能是,在原有茶地的基礎上補種或者改種。

在正巖山場裡,就算是茶農有心想要再種些小品種,多少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和寸土寸金的正巖山場相比,半巖、乃至於外山,作為一片廣闊天地。

反而是,更好地為武夷巖茶裡的一眾非水仙、非肉桂的品種,保留了一席之地!

這些個性突出的品種,一來,向前“進”一步,可以作為“單品”,豐富巖茶市場。

二來,還能夠“退”一步,當做拼配大紅袍的原料。

為大紅袍的百花齊放,默默貢獻力量!

放眼未來,這些可攻可守的巖茶品種,從市場價值看,它們的潛力不小!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5》

繼續聊回白雞冠。

據資料顯示,茶樹發生白化的原因,相對複雜。

與植物細胞色素的合成與降解、光合系統、葉綠體發育等,密切相關。

和其它巖茶品種不同,白雞冠的葉脈細嫩,柔軟,茶氨酸含量豐富,鮮味突出。

將白雞冠的茶青鮮葉採下,放在一旁,和水仙的茶青一比。

在中大開面的水仙青葉襯托下,白雞冠的鮮葉顯得無比嬌小玲瓏。

像是茶界版的美女與野獸,天然擁有反差萌。

和其它巖茶品種相比,白雞冠的加工流程,中規中矩。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當茶青鮮葉採下後,先攤晾,再做青,再揉捻,炒青等。

等到初制完成,放上一段時間,經過挑梗、揀剔等處理後,才是進一步的精製焙火,得出最終成品。

不過,和其它巖茶品種相比,白雞冠的青葉相對嬌嫩。

正因如此,在四大名叢裡,白雞冠是最不耐焙火的。

大多數的製茶師,在做白雞冠時,一般是焙到中輕火左右,不敢繼續往下焙。

一方面是擔心,白雞冠的嬌嫩青葉,吃不了太多的火。

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保住白雞冠的清鬱藥香,保住白雞冠的鮮爽本味!

關於白雞冠的前世今生,你瞭解多少?這裡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6》

在春茶季時,麻花摸著白雞冠的柔軟葉片,心裡突然間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說,巖茶的傳統工藝是將巖茶焙成重火,將火功焙到極致。

那麼,這要將白雞冠,置於何地?

以白雞冠本身的青葉特點看,將其焙到中火,已屬不易。

要是再焙下去,焙成部分老茶鬼推崇的“傳統火功”,那根本不現實!

想到這,不得不感慨,白雞冠是眾多巖茶裡,是標新立異的存在。

論外形,白雞冠的白化葉片,實屬鶴立雞群。

論風味,白雞冠的清鬱藥香與明顯的鮮爽風味,獨具特色。

論工藝,白雞冠本身的存在,就是對“巖茶傳統歷來都是焙重火”的否定!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