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在廣東地區,素來有“無雞不成宴”之說,而這雞指的就是“白切雞”,在很多正式宴席上,幾乎都能見其身影。

雞肉煮熟之後切斬成塊,搭配由

蔥、姜、鹽、紅蔥頭

等食材做成的蘸料,口感甜美,皮爽肉滑。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豐腴白嫩的賣相,甚至還在2018年世界盃期間,被臺灣地區的綜藝節目,用來嘲諷國足的身材,並一度衝上熱搜。

白切雞之白嫩,可見一斑。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回到正題,白切雞這道美食古來就有之,清代學者袁枚在

《隨園食單》

中的‘羽族單’裡,記載了數十種關於雞的烹飪手法,其中第一道就是“白片雞”,也就是如今的白切雞。

肥雞白片,自是太羹、玄酒之味。尤宜於下鄉村、入旅店,烹飪不及之時,最為省便。煮時不可多。

白切雞是用最簡單的配料和烹調方式,來完美地展現了雞肉的原始風味,可以說對食材的鮮味追求到了極致。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怎麼個極致法呢?

白切雞並不是常規的的煮熟,而是

“浸煮熟”

水煮開後關火,將處理好的整雞浸入水中8秒,再提出3秒,這樣是為了讓雞皮定型,也就是經典的

“三提三浸”

,反覆3次之後,便可放入蔥姜,用80°左右的水溫慢慢煮(浸)。

根據雞體型的大小,烹飪時間也各不相同,例如2斤的雞,整個浸煮過程在20分鐘左右,

為了讓溫度保持在80°左右,中途還需要再次開火給水升溫。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這種“簡約”的烹飪過程,是以雞肉為主角的,而在更內部的雞骨,則達不到應有的受熱標準,

所以在出鍋切塊後,往往會發現雞骨頭中帶有血絲。

所謂

“斬開雞骨一線紅”

,也是被廣大吃貨長期詬病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極致的鮮美”。

當然這也是做白切雞的必然條件,

如果雞骨中乾淨無血絲,就說明煮得太熟

,雞肉必定變得柴且難嚼,與其“滑嫩鮮甜”的理念背道而馳。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蘸料的講究

白切雞的口感極佳,但在味道上卻可以用“寡淡無味”來形容,往往吃不了幾塊就會膩,所以蘸料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在廣東各個地區,對於蘸料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的。

例如粵西地區,大都是用沙姜為主要蘸料,而廣州、佛山、順德則是以蔥薑末居多,甚至還有部分地區用的是醬油、紅蔥頭。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所以經常看到廣東的吃貨們,為了白切雞蘸料放不放沙姜而爭論不休:

沙姜的味道太大了,一啲都唔好食

(一點都不好吃)。

當然百人百味,這種定論絕對是非常武斷的,雖然都在爭武學正統,但並不能代表某個地區一定會如何調蘸料,旨在體現各地吃貨對蘸料的獨特口味。

骨中帶血的白切雞,在“以鮮至上”的廣東,為啥毫無違和感?

——輕肥說——

傳統的白切雞一般是選

三黃雞、文昌雞

,養殖時間大都在

100天左右

但如今很多飯店為了降低成本,則是以

速成雞

(15-45天出欄)居多,我見過不少師傅在烹調過程中,常用砂糖來壓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速成雞沒有應有的鮮香。

哪怕骨中帶血,也是一種“鮮”,能成為粵菜經典,其實白切雞與廣東人的口味並不違和

,只不過……賣相有些唬人罷了

·END·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專注美食多年,歡迎關注,帶給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