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 這是第4118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秦老師親自講述,歡迎收聽音訊版】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上期寫了《“做大”的迷局》,幾個月前也寫過《不勞而獲,一種金融迷思的破產》,都是基於我的長期立場,結合新近發生的一些事件有感而發。

中國的市場經濟正越來越呈現出一種“有要求”“有定語”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高質量發展。這對不少企業來說是新的機遇期,對某些企業則是調整期、矯正期,甚至是暴雷期、災難期。

經濟學有一條基本原理,“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這裡的關鍵詞,一是生產,二是能力。

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生產得更好。更加現代化。

以此而論,企業的本分,就是透過生產性活動和生產性創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如果企業對生產性創新不再有興趣,有堅持,而把精力都用於貿易化、套利化、投機化、金融化的非生產性運作,固然能在某些時空賺到錢,甚至賺大錢,卻已偏離正道,註定行而不遠。

可惜不少企業家對做產品、做企業的興趣,遠遠趕不上對“資產依賴型的負債驅動”的沉迷。他們相信,資產價值會沿著一條斜上的曲線一直攀升,所以越早、越多地負債,就越能充分地享受資產升值紅利。“昨天的債,明天的財。”

投資界也很鼓勵這種模式,認為資產市場有點泡沫很正常,就像啤酒,沒有泡沫反而不正常,什麼都一清二楚的經濟是缺乏活力的經濟。

從經濟驅動力的角度,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因為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也是信心經濟。信心強,市場主體就會選擇擴張信用,進而擴大投資和消費,促進繁榮。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後的首次演講中說,“我們唯一應該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我們遇到的問題並不嚴重,要有信心”。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他也是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耶倫的丈夫)和羅伯特·席勒在其合著的《動物精神》一書中指出,信心這個詞指的是那些不能用理性決策涵蓋的行為,它在宏觀經濟學中起著重要作用,信心是最重要的動物精神元素。“當人們有信心時,他們就會買進;缺乏信心時,他們就會退縮,就會賣出。經濟史充滿了這樣信心滿滿與信心消退的迴圈。”

然而,泡沫在何種程度是有益的?信心在多大範圍是正確的?企業家充滿樂觀主義的好故事如何不構成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誤導?理性的繁榮和非理性的繁榮之間,是有一條清晰的界限,還是隻能透過泡沫的破滅來印證?

這些問題也許很難有標準答案,但還是有一些底線,必須堅守,也能幫助企業和企業家不至於脫軌。例如,不編瞎話,不做假賬,對利益相關方誠信履約。

弄虛作假,不誠信履約,是中國商界一直存在的問題,從鋼貿危機到P2P危機,從隱瞞不良資產到轉移優質資產,從網路詐騙到股市造假和惡意的關聯交易,隔不多久,市場就會來一次震盪,並傷及整個經濟和社會。企業本該是問題的解決者,結果卻成了問題的製造者。

我是自由經濟的信徒,但對我來說,“自由不是像其字面似乎意味著的,是從一切束縛中解脫。正相反,自由意味著每一種正當的束縛對自由社會全體成員的最有效運用,不論他們是司法官還是老百姓”。(亞當·弗格森)

自由,是一種共同遵守的秩序。沒有“正當的束縛”,企業的自由就會蛻變為不擇手段,為所欲為。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企業走正道很難嗎?不難。

2017年,我在北京聽日本“長壽企業研究第一人”後藤俊夫的演講,他說長壽企業的秘訣只有四個字:利他之心。

後藤俊夫認為,日本能有如此多的長壽企業,宏觀上是因為,企業具有先進經營管理制度;外部市場持續成長髮展;企業有世代相傳的強烈願望。微觀上則有六個原因:

1、堅持長遠觀點。例如,一位長壽家族企業的經營者說:“短期10年,中期30年,長期100年。”

2、量力經營。不超出能力範疇。“當公司經營非常順利的時候,無論如何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飛速的成長,我們要意識到這種成長會帶來風險。長壽企業要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為目的,拒絕短期的急速增長。”

3、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4、重視利益相關者,處理好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利益相關者是指員工、顧客、供應商、地區社會等。也不是百分之一百、無限制地重視,而是要珍視那些支援和遵守公司經營理念的相關方如員工和顧客。

5、風險管理。企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就是沒有認識到存在風險。

6、強大的意志力,強大的願望。日本從中國儒學中學到了仁者愛人,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從佛教中學到了“和”。加上日本的神道教,這三種思想打造出了日本的長壽企業,造就了日本人強烈的傳承意識。

以上六點有一個共同思想,即利他之心。就像武士有武士道一樣,商人也有商人道,那就是誠實取利、勤儉持業、真誠待客。

衡量企業家有沒有利他之心,主要不是在企業風光時,而是在企業困難時。

最近中國一家巨型房企因為風險頻發,成為市場焦點。建議政府救助者有之,建議金融機構相助者有之,甚至有人建議每個國民捐1000塊錢救助,以防“國外勢力”看笑話。

如果讓我建議,我建議其實際控制人從過去十年自上市公司分紅的數百億元中,以及從購買上市公司高息美元債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無償借給上市公司,以解燃眉。如此,方可真正體現實控人與上市公司同在一條船上的決心,有此決心,才有可能他助。

任何財富的獲得,如果建立在利益相關者利益受損的基礎上,都是不光彩的。

“臨財不苟得,見利不忘義。”這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要求,是本分,是常識,是商道。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中國的市場經濟,確實在進行一些調整,不是改弦更張重回舊路,而是要正本清源,建立正知、正念、正心,自我超越。

我舉三個例子,說明什麼是企業的正心正念。

第一個例子,是前匯添富基金總經理、正心谷創新資本創始人林立軍。

正心谷的名字來源於Loyal to our heart,正心誠意,虛懷若谷。他說:“要做好投資管理,前提是投資人的自我修養。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要實現真正可複製的長期投資成功,必須要虛懷若谷。谷低,正因其低,方可接納各種創新思想,吸收各種優秀人才,成就一個強大的生態體系。”

林立軍在一篇文章中說,“到了四十歲,我才明白,其實郭靖、阿甘和巴菲特都是同一類的人”,就是簡單、正直、沒有私心與堅忍不拔。“真正成功快樂的人都是如此。”

郭靖天資愚笨、不適練武,但俠義熱腸,一身正氣,經過無數的磨難和堅持,終成為一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林宗師。

阿甘身上好像看到了郭靖的影子,宅心仁厚,簡單無私,同時自強不息,堅忍不拔。

巴菲特是一個極簡單的人。他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非常簡單,而且形成之後從來沒有變過。他是性格上的天才,具有無以倫比的獨立思考能力、專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擾的能力。他捐出自己絕大部分財產給蓋茨基金會,甚至連以自己冠名的基金會都沒有成立。

“這些人的成功,絕不是聰明機巧,比其他人更快、更高、更強的結果,相反,是比他人更簡單、更質樸、更堅韌的結果。”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不論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我舉的第二個例子,是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梓木。

1996年,時年43歲、任職國家經貿委綜合司副司長的王梓木辭去公職,下海創業。他向時任副總理朱鎔基彙報和辭行,領導問:“你的股本金從哪來的?”他說,股東都是國有大企業。領導說:“國有企業賺點錢可不容易,你別以為國有企業的錢都是天上掉下來的,你不怕搞丟嗎?”“我就一個希望,別等出了事想起找我。”

從創業第一天,王梓木就想著不能對股東不負責,不能給領導添亂。他注重公司治理建設,堅持股權分散和均衡,認為“制度高於一切,制度好了,沒有人也可以有人,因為制度可以培養人,制度可以選擇人”。

他也從一開始就倡導社會責任。“公司開業那天,來了很多領導,但我們把茶話費節省了下來。當時河北一個縣發大水,我們就放發大水的鏡頭,看到孩子從泥水裡撈破桌椅,領導們都震撼了。那次,我們就把節省的錢捐了出去,建了一所華泰小學。”

創立25年,華泰從一家財產保險公司內生式發展成一家擁有財險、壽險、資產管理和公募基金的金融保險集團,總資產超600億,淨資產160億,管理資產超過5000億,有7000名員工。王梓木非常欣慰,華泰是中國保險企業中唯一一家自成立至今每年盈利和分紅的保險公司。

王梓木說,華泰歷史上有兩次最重要的會議:一次2000年的香山會議,確立“不以保費論英雄,質量效益比高低”的方針;二是2016年的撫仙湖會議,確立了“產品導向轉為客戶導向,利潤導向轉為公司價值成長導向”的理念。當許多保險公司追求“做大做強”時,華泰提出“做好做久”。

“華泰不是要進入世界500強,也不是成為千億級的上市公司,而是成為一家美好企業,努力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平衡。在關注企業經濟收益的同時,追求企業社會價值的最大化,讓客戶青睞,員工喜愛,股東滿意,社會尊重。”

我舉的第三個例子,是最近在看的一本書《量子領導力》的作者之一、華人企業家、萬邦泛亞集團主席曹慰德。沒見過面,但見書如晤。

曹慰德是源於上海的一個家族企業的第四代傳人。20世紀初,他的曾祖父曹華章買了一條小木船,在黃浦江上做接送外輪水手的小本生意。有一次,一個外國船長喝醉了酒,把裝有提貨單的錢袋忘在船上,他登岸找到船長,物歸原主。船長為了謝他,出了一筆錢,助他壯大生意,他的木船逐漸多起來,業務也由接送水手改成接運貨物,終於有了自己的碼頭、儲運倉庫和卡車,併成立了運輸公司“曹寶記”。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繼承家業併發揚光大的過程中,曹慰德見證了“亞洲經濟奇蹟般的興衰”,也看到了“毫無責任感的經濟增長給社會帶來的損害”。這促使他重新思考商業的角色、目的以及商業運作的方式。

“後來我明白了,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人類福祉服務的。商業是人類的一種構想,只有當它是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服務時,它才有價值——它必須為了追求與社會目標相關的目的而執行。”

這樣的醒悟,也使他從老子、耶穌、孔子、佛陀和其他偉大的聖人那裡尋找養分。他也在家族企業之外,創造了“音昱”這一學習、修行的品牌,並建立了蘇州的音昱水中天、上海的音昱聽堂,等等。

曹慰德認為,意識覺悟是所有資本之母、所有財富的源泉,正念則是意識覺悟的工具。透過正念練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意識和認知,進而改變世界觀。“量子領導力”是多種看似獨立的元素融合構造而成的產物:家庭和生意、財富和福祉、學術和實踐、西方科學和東方哲學。旨在指導那些“僅為利潤而奮鬥”的企業,轉變為“更全面、以生活為中心的企業”。

“量子領導者是繁榮創造的管理者,不能僅關注短期利益。他們要關注整體的幸福,不能僅滿足於物質需求。他們致力於創造可再生的自然環境,而不僅僅是減少傷害。”

“在由商業主導全球繁榮的未來,企業領導者內心需要向整體性和關聯性轉型,外部行為需要向可持續發展價值觀轉型。”

曹氏家族企業,已經跨越了三代。曹慰德有一句名言:“恐龍死了,蟑螂還活著,大而不當,就會死。”這個當,就是正當性、合理性。他說,家門興衰,自有因果。真正的傳承,要和愛連在一起,“它是智慧的,潔淨的,不摻雜任何勉強與恐懼”。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無論是林利軍的“正心誠意,虛懷若谷”,還是王梓木的“做好做久”,以及曹慰德的“要和愛連在一起”,都是正道,至簡大道。而像巴菲特所說的“商業失敗ABC”,即傲慢(Arrogance)、官僚作風(Bureaucracy)和自滿(Complacency),則是正道的偏離,不可能成就長青企業。

正道如氣味,是聞得出的。中國有很多堅持生產性創新、守正道、有正氣的企業家。甚至可以說,每一家優秀企業背後,都有正知、正念的支撐。

前一段我到宿遷的洋河集團調研,之前就知道洋河渠道做的好,管理做的好,但和洋河董事長王耀先生交流後,才明白,還是文化和價值觀在起作用。

王董說:“洋河堅持‘五度五米’戰略思想,即‘寬度一毫米的專注、深度一千米的極致、高度一萬米的堅守、長度萬萬米的創新、溫度立方米的熱愛’,‘五度五米’是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產品創新、渠道創新背後的真正引擎,為企業發展積蓄起強大的勢能。”

品牌是一種勢能,正心正念能帶來更大、更長久的勢能。

正心正念做企業,腳踏實地做企業,精益求精做企業,矢志創新做企業。倘能如此,中國經濟何患沒有高質量發展?!我們又何須只是豔羨德日那樣的精工與匠心、隱形冠軍與長壽企業?!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

「 圖片 | 視覺中國 」

正心正念做企業 || 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