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秋分已過,正值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的時候,沏一壺香澀好茶,賞一番驚鴻秋景,可謂秋後最愜意的事了。

無論是碩果累累,還是秋菊明月都給秋天帶來了生機與活力。而當這些元素與紫砂壺相遇的時候,便碰撞出了更絢爛的花火。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碩果累累是道道亮麗的風景。到處瓜果飄香都透著豐收的喜悅,而

當這些瓜果與紫砂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更展現出一種別樣的美感。

石榴

古時人們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象徵著

多子多福

;又因其花朵和果實鮮豔飽滿,亦有

富貴吉祥之意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陳鳴遠 雙石榴水盂

將紫砂壺製成石榴形狀,壺身有凸起,似鮮紅的果肉,壺把和壺流做成樹幹狀,壺身雕刻枝葉,壺蓋鈕做成石榴開花樣式。使得石榴壺造型豐滿,線條柔和,比例得當,是不可多得的紫砂花貨佳品。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蔣蓉 石榴壺

此壺以石榴為形,流和把呈梗枝狀,兩隻幼石榴與把下延伸的枝杈組成三足,嵌式蓋上貼飾枝葉及小石榴為鈕,壺體一側石榴皮裂開露出紅色的石榴籽。

石榴多籽是民間吉祥題材,此作寫意象真,妙合自然,意趣天成。

柿子

柿子壺,是紫砂壺中的經典款式,造型創意源於常見的柿樹果實,

既有寫實的花器之作,又有寫意的光素之作,不管何種形式,在紫砂大師手中皆成華章。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汪寅仙 柿子壺

柿子豐厚圓碩,形如如意,因“柿”與“事”諧音,所以用以寓意“事事如意”。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朱可心 大柿子壺

將柿子“事事如意”的寓意運用於紫砂壺,更是體現了一種田園情趣。嵌蓋設計與壺身渾然一體,壺鈕為柿柄,圓潤飽滿的柿子果實,行雲流水般的神韻縈繞其間,形象逼真,令人垂涎欲滴。

栗子

栗子是中國特產,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為珍貴的果品,是乾果之中的佼佼者。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陳鳴遠 栗子洗、慄杯

當栗子與紫砂器相結合,使人們於細膩的紫砂砂質中,體悟到紫砂製作工藝的精緻。

當手撫摸於器物表面,似乎能握住秋天的碩果累累。

佛手

佛手生長於溫暖溼潤的地區,因含有揮發性的檸檬烯而成為天然的空氣清新劑。在成熟的時候佛手會開裂:從果實的中上部開始,直到尾端,分裂如掌,恰如佛祖之手,彷彿可以指點迷津。這也是佛手名字的由來。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汪寅仙制 小佛手壺

說佛手是“

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

”不為過。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仰慕金華佛手的芳香,金秋來金華北山腳下觀賞佛手,高興之餘詩興大發,欣然揮毫寫下兩副對聯,其中一副為“

沁人詩脾,清流環抱;香分佛果,曲徑通幽。

當佛手這一帶著仙氣的果實物化到紫砂器物中,便使紫砂這一冷冰冰的物體也有了仙氣,有了佛堂清供的味道。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當代 蔣蓉制紫泥佛手壺

佛手壺的來源要從龍門石窟說起,在龍門石窟博物館陳列著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纖如蘭花,作者見此雕塑心中靈感一現,想到了西遊記中的如來佛,正是這隻佛手神通廣大協助唐僧西天取經,為還原西遊記中佛手的原型,作者製作出經典器型佛手壺,而紫砂壺的神韻便如同這佛手造型線條優美,流暢舒展自然。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蔣蓉 段泥雙色佛手壺

後來蔣蓉大師再進行了歸納、提高、再創新,使其結構更加合理

。其明顯的特徵是強化佛手與壺嘴的結合,以及花生做的壺鈕,突出主題,

從而使作品更富於美感,更加利於品茗鑑賞。

荸薺

荸薺,又稱馬蹄。形狀扁圓,略似馬蹄狀,以形為名,人們就形象地稱之為馬蹄了。鄭逸梅的《花果小品》有一個雅緻的比喻,其荸薺篇一開頭就出語不凡:“

荸薺介於果蔬之間,啖之味清而雋,如讀韋蘇州之詩。

”如此聯想妙思,亦可謂清雋了。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蔣蓉 紫砂荸薺壺

荸薺壺,入水根生,泥不染,摹形臨意,渾樸天然。以荸薺為壺型,不僅構思新穎,同時將中國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融入壺中,堪稱精妙。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蔣蓉 荸薺壺

蘊涵童趣的“荸薺壺”,蔣蓉大師在造型上不求形似,而是以藝術誇張的手法,將荸薺的細微之處,以逼真的精雕彰顯出來。尤其是那荸薺芽狀的壺鈕,無疑是此壺的點睛之處,讓人望了會有種想去提一提的衝動。

蔣蓉偏愛荸薺,只因荸薺雖外形醜陋,

出之汙泥,但其內心卻是一派冰清玉潔。故取荸薺之形,塑造紫砂;納清泉陽羨,滌盪心靈塵埃。

平分秋色,一半給了明月,一半給了秋菊。

秋天的魅力除了遍地的瓜果飄香,還有著許多事物同樣令人喜愛。

明月

半月壺是曼生十八式中的經典壺型,細賞半月壺,壺身猶似半個初出的月亮,器型穩重、簡單,同時不失柔和之美。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半月壺

它的線條、裝飾不僅使人聯想到生活中真實的情感,更激發人們對唐詩、宋詞意境的嚮往,那是一種期盼和牽掛。

這期盼來源於心靈上對團圓的渴望,捧此壺在手,不禁又遙想起古人的佳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而“半月壺”正如那天上的明月,或者是落入凡塵的佳品。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半月壺

陳曼生在溧陽為官的時候十分清廉,一年中秋節,親朋好友特意從家鄉趕來與他團聚,在圓月的印照下,大家在宴席上有說有笑,十分熱鬧。

曼生就說,我想取中秋團圓意境,做一把團圓的“滿月壺”。大家卻各自紛紛提起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滿月壺身太圓,有的說壺嘴太長,這讓曼生很是失落。酒宴結束,親朋散去後,陳曼生收拾桌上的殘席,心想

月有陰晴圓缺,萬事萬物都會不是圓滿的,如果創作一把不那麼圓滿的壺,也許才能更如心意。

於是他把“滿月壺”,變成了“半月壺”,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秋菊

百花叢中,菊花向以

“花中君子”、“花中隱士”

的名號享譽天下,菊花尤其為那些不趨世俗、節操高尚的志士仁人、遷客騷人所鍾愛。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筋紋菊蕾壺

菊蕾壺是紫砂“筋紋器”造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器型,壺型以菊的花瓣為型,筋紋手法顯得線條過於繁複,整個器型被諸多筋紋包裹有種密不透風之感。

明月清風,瓜果飄香……細數藏在紫砂壺裡的秋天!

菱花菊蕾壺

壺取自菊瓣之意,以疏離的幾個線條勾勒出菊瓣之形,不僅形神俱備,而且菊之淡雅舒神之效自壺傳來,給人一種舒適、愜意之感。

秋季天氣漸涼,多多飲茶還有消秋燥、解秋乏的功效。

秋風習習,沏一壺好茶,靜心而坐,享受這一份閒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