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寫詩詞:格律詩中的絕句有哪些特點?請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寫作精講》課程的第九章內容。

上一章我們主要講解了對仗與對偶的區別以及對仗在格律詩中的運用;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講一講絕句及其創作。

教你寫詩詞:格律詩中的絕句有哪些特點?請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一、絕句之起源與發展

我們講過,格律詩是唐文化發展的巔峰產物,那麼理所當然,絕句作為格律詩中的一種,它當然也是形成於唐朝(注意,我們這裡所說的絕句指的是律絕)。

最早的絕句(古絕)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後來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絕句在格律方面也是逐漸趨向成熟,越來越多的詩人開始注重格律在詩中的作用;直到進入唐朝後,格律詩正式成型,絕句也就自然而生了。

注意:

我們這裡說格律詩形成於唐朝,並不是說唐朝所有詩人的所有作品都是格律詩;唐文化也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形成了格律詩,而唐朝的詩人在格律詩形成之後才開始大量創作格律詩。

按照字數來劃分,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兩類,我們簡稱它們為五絕和七絕。

二、關於律絕與古絕

透過剛才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律絕與古絕之間的區別。

古絕:不太講究格律,對於平仄方面沒有特別苛刻的要求。

例如李白的《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李白的這首詩就是典型的古絕,根據所標的平仄,可以看出它完全不符合律絕的格律規則。

再來看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詩就完全符合格律詩的替、對、粘原則,而且押韻也是遵循了一韻到底、只押平聲的規律,是一首實實在在的律絕。

所以,關於律絕的要求也就出來了: